僥幸逃過一劫的太平軍重要将領中,洪秀全的義妹,西王妃洪宣嬌是最為有名的了。
很多學者認為,洪宣嬌不是洪秀全的胞妹,而是楊秀清的胞妹。洪宣嬌原名楊雲嬌,是洪秀全為了拜上帝會内團結,認了楊雲嬌為義妹。
說起來很多人都不信,洪秀全的“拜上帝會”之是以被廣大教衆深信不疑,主要歸功于洪宣嬌。

洪秀全剛開始在紫荊山傳教時,很多人不信他這一套,都認為洪秀全在說胡話。是以幾個月過去了,洪秀全的教衆還不滿百人。就在這時,洪宣嬌聲稱做夢有人告訴她"有人來此教人拜上帝,汝當遵從",她的這個夢是真是假先不論,但對洪秀全的傳教有極大幫助。洪宣嬌也是以成為拜上帝會的核心人物,特别是在女信徒中影響很大。
洪宣嬌是一位武藝高強、能量十足的女強人,是當之無愧的天國女一号。
金田起義後,在永安封王時,洪秀全自稱天王,封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而洪宣嬌雖然沒有封王,但她是東王之妹,天王義妹,西王妃,自然是天國核心上司層中的一員。
洪宣嬌與蕭朝貴的婚事,在《李秀成自述》裡有記載。李秀成親筆寫的供狀裡有“天王妹子嫁其(蕭朝貴)為妻”的句子,足以證明洪宣嬌的西王妃身份。
據滿清的許多文人筆記中寫道,洪宣嬌在蕭朝貴死後,于天國許多上層人物都有點意思,這明顯是那些文人有意污蔑這位女英雄,沒有絲毫證據可以證明洪宣嬌是個這樣的女子。
洪秀全進入南京後,大搞“男歸男行,女歸女行”,男女隔絕了好幾年,洪宣嬌見男人面都不容易。
在太平天國的上司層中,馮雲山和洪宣嬌兩個口碑很好,天國中有“男學馮雲山,女學洪宣嬌”之語,足見洪宣嬌的人格魅力。
"天京事變"中,殺紅了眼的韋昌輝本來想連石達開都要殺,是洪宣嬌派人給石達開報信,石達開才逃過一劫。而且在韋昌輝亂殺人的過程中,洪宣嬌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救下了不少兄弟,這也是她受愛戴的原因之一。
洪宣嬌雖然是位女将,但英勇善戰,威震三軍,軍中稱她為蕭王娘。據清人王韫《甕牖雜談·賊中悍酋記》記載:
“蕭王娘及女兵皆廣西産,深奉秀全教,每戰先拜天帝。淡妝出陣,揮雙刀,鋒凜凜落皓雪。乘绛馬,鞍腰籠白氍毹,長身白皙,衣裙間青皓色。臨風揚素腕,指揮女軍,衫佩聲雜沓,望之以為天人。女兵皆錦旗銀盾。戰酣,蕭王娘解衣縱馬,出入滿清軍。内服裹杏黃綢,刀術妙速,衣色隐幻,一軍駭目。"
由于後期洪秀全實在是沉迷酒色,不理政事,天國棟梁一個個的倒下。英王陳玉成死後,洪宣嬌知道天國敗亡已成定局,她心急如焚,可是無計可施,因為這時的洪秀全,根本就不信任任何一個老兄弟了。
天京淪陷後,洪宣嬌在國舅賴漢英的保護下,拼死殺出南京,經海上逃往香港,她的兒子蕭有和在突圍中和她失散,後來死于湖州。
到了香港的洪宣嬌,在南洋華僑林某的資助下,漂洋過海,來到了美國,在舊金山唐人街開了家醫館,為海外華人行醫問疾。
洪宣嬌在美國生活了近十年,但一直沒有再婚。她的心中一定是忘記不了天國的英雄蕭朝貴。
1872年左右,洪宣嬌在舊金山去世,是當地華僑資助她買下一塊墓地,長眠異國它鄉。
一百多年過去了,這位天國女傑的墓地早已不知所蹤,她的故事也和太平天國的英雄人物一起,流傳在民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