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真實的故事當中,體會“光之城”巴黎的光與影、明與暗

作者:愚蠢的凡人哈哈哈

該如何去描述一個城市的曆史?或許它們經曆過戰火硝煙,是沉重的;或許它們有着悠久的文化,燦爛的文明,是厚重的;又或許,它們有着卓然的地位,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産生重大的影響,是凝重的。

讀過許許多多的城市史,似乎都會寫到它們的“重”,然而英國傳記作家、曆史學家格雷厄姆·羅布的這本《巴黎:光影流動的盛宴》卻讓我看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輕”,它絕非是言之無物的“輕飄飄”,而是盤桓于光與影之上的時空流轉,穿梭于古與今之中的光怪陸離。

可以說,《巴黎:光影流動的盛宴》既是一本城市史,同時也是一本趣味橫生的遊記,一部精彩紛呈的故事集,或許這正應了格雷厄姆的寫作初衷——“但願這本《巴黎》可比拟一部微型的《人間喜劇》,城中居民娓娓道來他們的親身經曆,彙內建巴黎的一段段過往”。

格雷厄姆這位英國曆史學家寫起法國城市史來可謂是無比的駕輕就熟,作為一位專攻法國文學的評論家,格雷厄姆對于法國文化曆史的研究自是頗有心得的,他多次來到巴黎,認真觀察着巴黎的著名建築甚至大街小巷,深入了解着巴黎的文學文化和曆史,反複揣摩着封存于曆史時光中的人物和事件,然後将它們盡數呈現在他所撰寫的“真實故事”當中,讓他筆下的巴黎仿若會反光一般明豔動人,也使得那些光背面暗藏的陰影無所遁藏,明與暗、新與舊的彙聚之中,巴黎就這樣以它最本真的姿态,在斑駁的歲月長河裡綻放出流光溢彩。

從真實的故事當中,體會“光之城”巴黎的光與影、明與暗

格雷厄姆撰寫過許多法國名人傳記地理曆史相關作品,也正是因為他所做出的這諸多與法國和巴黎有關的成就,使得他在2009年時榮獲了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2012年又被授予巴黎市金質獎章,可謂與巴黎結下了不解之緣,那麼此刻,我們不如就跟随着這位對巴黎有着深入了解的英國“旅者”一起,穿越幾百年的時光,“親手”揭開籠罩這座城市的曆史迷霧,感受“光之城”巴黎留在曆史當中的光與影。

格雷厄姆号巴黎旅行專車的起點始于法國大革命前夕,終點落在2010年,二百餘年的風雲變幻随着每一站故事的起承轉合,勾勒出一副獨特的巴黎全景。

波德萊爾曾以“美妙與詩意充盈巴黎人的生活——奇迹包圍着我們;眼不能見,卻呼吸它一入空氣”這樣柔和美妙的句子來描繪夢幻般的巴黎,實際上,巴黎城中有着許許多多冷硬的哥特式建築,混淆錯亂的街區,城市光景也常常會隐藏在蒙蒙雨霧之中,但曾經發生在那些建築裡、街道中的真實故事,卻交錯編織出了一份專屬于巴黎的詩意和浪漫。

從真實的故事當中,體會“光之城”巴黎的光與影、明與暗

巴黎有一處十分特别的地方,那就是皇家宮殿,或許尋常人根本沒有辦法将莊重高貴的“皇家”二字與一種特殊的職業——妓女聯系到一起。在法國大革命前夕的那段動蕩歲月裡,皇家宮殿已然失去了它原有的功能,淪為巴黎妓女最好的落腳點。

曾幾何時,這座宮殿讓無數人豔羨,它是一座夢幻之城,被稱為“巴黎的首都”,各種氣派和奢華在這座宮殿之中都不過是尋常光景,甚至十分誇張地說,囚犯被關押在皇家宮殿都不會想着重獲自由,年邁的騎士逛一圈皇家宮殿都能變成神采奕奕的美少年。

越是鮮明的對比,就越是讓人不勝唏噓,如今來到皇家宮殿的遊客看着眼前的這份清幽閑适,感受着它厚重的曆史,大概不會想到它曾經是拿破侖都難以撼動的“令年輕人泥足深陷之地”。

在讀到格雷西永的時候,我險些以為自己“誤入”了一部懸疑小說的劇情之中,不信你看,“格雷西永仍然是個垃圾遍地卻不會有人多看一眼地方,哪怕偶爾有變了形的人頭從垃圾堆裡冒出來,滴溜溜地打着轉又重新消失了一樣”。

前一秒還十分詩意地描繪着塞納河的水帶走了城中的紛紛擾擾,下一秒鏡頭就轉向這樣可怖的一面,因為當時的格雷西永就是這樣一番場景,即便身在巴黎,卻并沒有能讓人聯想到巴黎的東西,在格雷西永,人們看不到浪漫和詩意,觸目盡是破舊與瘡痍。

然而也正是在這裡,曾出現過一位傳奇人物,他就是做過警察、也蹲過監獄曾越獄潛逃、也曾屢破奇案、曾出過書、也曾接受過巴爾紮克會見的“保安隊長”歐仁-弗朗索瓦·維克多。

傳奇人物必然伴随傳奇事迹,是以格雷厄姆寫起維克多的故事也寫得宛如偵探小說一般精彩紛呈、懸疑疊生,維克多人送外号“難不住”,脾氣堅韌又古怪,傳說中他身懷縮骨絕技,法國沒有一座監獄能夠關住他,他是團飄忽不定的鬼火,也是一條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獵犬,各種謎團到了維克多手裡都可以迎刃而解,他化身神探屢屢立功,僅憑一個黃窗簾就能抓住疑犯……

怎麼樣,關于維克多的傳說是不是神乎其神?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卻也隻能一邊隔着悶酒,一邊感歎着:“真正的天才從來不會被他的時代所認可。”

從真實的故事當中,體會“光之城”巴黎的光與影、明與暗

實際上,維克多為巴黎所做的事情并不隻有“抓壞人”這麼簡單,除了管控良民、改革治安,維克多還曾染指政壇,成為推動政局不可或缺的一環,甚至能讓拉馬丁贊許說“若得維克多一人囊助,足以掌控大局”。

當然,這些傳說未必全然屬實,但可以肯定的是,維克多的離世相較于他生前的種種離奇而言,實在是過于低調,曾經叱咤風雲的傳奇人物,就這樣化為“徘徊于十九世紀巴黎上空的無處不在的鬼影”。

提起法國著名的文學大師普魯斯特,我想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追憶似水年華》,有趣的是,格雷厄姆在《巴黎:光影流動的盛宴》中也講述了普魯斯特的故事,隻是他并未以大名鼎鼎的《追憶似水年華》為主題,而是劍走偏鋒地說起了普魯斯特與地鐵的故事……

巴黎地鐵早在1900年就已經通車,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與人們争相體驗巴黎地鐵的情形全然不同的是,普魯斯特彼時依然靜靜地待在他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之中。巴黎地鐵站的洗手間在炎炎夏日裡散發着絲絲清涼,而普魯斯特也如一尊獅身人面那樣坐在他的洗手間裡,感受着外面的世界。

據普魯斯特自稱,他因為自幼體弱多病,外面的空氣會引發他嚴重的氣喘,是以普魯斯特幾乎不會離開他的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是以那些來自于外部的聲音,成為了他每日不可多得的特殊體驗,轟隆而過的地鐵如此,打錯了的電話也是如此,似乎那些和那些沒有實體的聲音對話,可以短暫地驅散他心中的憂愁與焦慮,直至空襲的警報迫使他不得不離開那裡。

從真實的故事當中,體會“光之城”巴黎的光與影、明與暗

在《巴黎:光影流動的盛宴》,還有許許多多的由建築和人物引出的故事,它們有的聽起來玄乎其玄,有的充滿着晦暗的回憶,有的讓人心痛落淚,也有的讓人心馳神往,譬如被格雷厄姆稱為“所謂的勝利方和戰敗者都是同謀”的巴黎和會,那些胸前配着黃色的星星徽章、被一輛輛白綠相間的公共汽車運送至被稱為“無處之國”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猶太孩子們,以及地獄之路、藏骨堂和地下王國……

格雷厄姆将巴黎洋洋灑灑幾百年曆史盡數凝聚于光影流轉之中,以各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奇制勝”。誠如《紐約時報》的書評家德懷特·加納所評——“他在作品中能言善道,勇往無前,仿佛玩真心話大冒險似的,敢在曆史的車流中逆向行駛,甚至是違章停車。他的書就像現調出來的綠茴香酒那樣帶勁兒,有着純正的巴黎風味”。

巴黎:光影流動的盛宴(讀城系列) ¥10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