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是一個天才的文學大師,運用分身影子法進行人物描寫,是《紅樓夢》的一大文學特色。
賈母的的曆史原型影子,根據專家分析為李煦之女。
據專家考證,書中賈母的原型為曹雪芹的曾祖母,李煦之女李氏當過康熙的奶母,并與之感情很深。康熙曾這樣向人介紹李氏說:此吾家老人也。

《紅樓夢》劇照
加上其子曹寅是他的玩伴與陪讀,是以康熙對孫氏一門很照顧,南巡六次就有四次由曹家接駕。李氏的丈夫曹玺,任江甯織造一職多年,直至1684年于任上病逝。
江甯織造一職,并非一般功勳爵位可以世襲罔替。但曹寅立即被康熙下令繼任父職,曹寅病故後,康熙又恩準其子曹颙繼任江甯織造。可惜曹颙兩年後也死了,康熙就讓他兄弟曹荃的兒子過給繼給李氏,并接任織造一職,應該說算得上非常關照他的奶母了。
根據《紅樓夢》開篇冷子興的演說來看,榮國公賈代善早死,連賈赦賈政哥倆都記不清父親的長相,而皇上對賈家體恤,令長子襲官另賜外放,正是作者對真實曆史的影射:
"代善臨終時遺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即時令長子襲官外,問還有幾子,立刻引見,遂額外賜了這政老一個主事之銜。"
相比書上說賈府因軍功起家,聯系到曹家的初期,其實應該更相似于賴家。
可謂好女旺三代,書中賈母此稱,意指賈府之興榮皆自她而始,可謂用心良苦。
在《紅樓夢》書中,賈母在整個家族在世之人中輩分最高,年齡最長,出于孝道禮教,以其身份最為尊貴外,她還有個特殊的身份,那就是以榮國公妻子名義享有一品诰命夫人封号。
曹翁完全可用極盡尊榮的史太君稱她,但他卻将稱之為"賈母",使她成為全書唯一冠之"賈”姓,并以"母”尊稱的女人。
正如王蒙先生所說,老太太為大地之母,仿佛一棵大樹蔭庇着賈家子孫。既然賈母原型李氏為乳母,是以要找出《紅樓夢》中賈母的影子,其實十分明顯。
賈母老年的影子就賴府初興之母賴嬷嬷。
首先,賈母和賴嬷嬷皆年高而體面。
賴嬷嬷就被賈薔賈蓉叫賴奶奶,賴嬷嬷評說當年兩兄弟也常挨老爺的打,而老大賈赦挨打得很厲害,從小就是瞎折騰的熊孩子。從對甯榮二公評說的口氣來看,她可能是侍奉過甯榮二公母親的人,也可能賈母婆婆身邊類似鴛鴦一樣的管家丫頭。
從賈母和衆人對她的态度也甚為尊敬——不僅能坐着和老太太、太太們說話,而且少主子們也很給她面子。
賈母為鳳姐籌資辦生日之際,賴嬷嬷說應比少奶奶們少些,賈母不許,說老媽媽們個個是财主,地位雖不及少主子們,錢财可不見得少,一樣得照出十二兩才行,這主要針對的也是賴嬷嬷,不論财力還是地位都可與之相提并論。
王熙鳳
其次,二人都是開創性的祖母,能力強大的當家人,具有很高智慧的女性代表。
賴嬷嬷和賈母一樣是智慧之人,很會講話。比如鳳姐過生日的時候,王仁讓周瑞的兒子給她帶來母親送的生日禮物,結果喝酒誤事。鳳姐本來對他很生氣,一定要攆了出去,連他母親親自說情都不行。
但賴嬷嬷替周瑞的兒子說情,接着她講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應該給王夫人面子。實際上鳳姐得給了她面子,最後周家兒子隻罰打了四十闆,被留下來。
再者,賴家花園是大觀園的低配版。
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很巧妙地安排了一次,賈母受賴大家的邀請,帶着一行人參觀賴家花園的半日遊,分明就是賈母帶劉外婆遊大觀園的濫觞。
雖然第四十五回沒有實寫,但借賴嬷嬷自言,表明她家裡也仿建了一個小大觀園“一般也是樓房廈廳”的園子,孫子賴尚榮得了實授知縣,賴家也在花園裡擺酒和唱大戲,整整熱鬧了三天。
賴家是賈府的奴才,賈家是皇帝的奴才,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此排場堪比元妃省親。
此外,二人都有個寶貝孫子,可惜最後都令她們失望。
賈母有賈赦賈政兩個兒子,賴嬷嬷也有賴大賴二兩個兒子,分别是榮甯二府的大管家。并且她們都那麼一個不谙世事的孫子,一個賈寶玉,一個賴尚榮。
賈寶玉是賈母王夫人的心肝寶貝,大觀園的人都圍着他團團轉,自不必說;賴嬷嬷很心疼的孫子賴尚榮,也是“丫頭老婆奶子捧鳳凰似的”,花錢費力地養大,如世家公子寶玉一樣讀了書,還捐了官。
賴嬷嬷一家兩代,對賈府主人畢恭畢敬。不管是孫子當了官,還是平日裡和鳳姐等人閑聊,她态度卑微開口閉口托主子的福,說是主子的恩典,位置擺得非常正,從不倚老賣老如焦大一般顯擺。
而賈府與賈政對元妃一番表白,自己對皇帝盡忠盡責,何其相似。
有道是前人強不如後人強,興衰俱為後人不力之故。她的孫子賴尚榮,到底忘了根本。他不僅不回府請安,後來賈政扶老太太靈柩回金陵,向他借幾百兩銀子都不得了,驕傲自滿,忘恩負義得罪了賈府,終招來禍災。
這與賈母寄予厚望的心肝寶貝寶玉,不學無術,最後卻落得一事無成的失望,并無二緻。
聯系到曹家因為李氏為皇帝乳母而興,就不難了解賈母的影子為賴嬷嬷了。是以,鴛鴦可看作是賴嬷嬷年輕時的影子,可以說鴛鴦是賈母草根年輕版的影子。
但如果抛開曆史背景的考量,性相近的賈探春才是現實中賈母的青春版。
賈探春舉止得體,為人機敏大氣。她所居的秋爽齋陳設,從牆上大幅古畫、大桌放大古鼎,大花瓶,大盤子盛大佛手筆筒插得似樹林,這景象跟賈母屋子要用梯子才開得的大箱子大櫃子,真是有得一拼。
賈母為史侯家的大小姐,少時了淘氣在枕霞亭落水留下"福坑",想必跟大氣大飒爽的探春并無二一樣。
才貌出衆的探春,在大觀園改革雖屬牛刀小試,可見其膽識不輸祖母;鴛鴦抗婚賈母大怒之際,是她挺身解圍……
可惜她是庶出的千金小姐,終不能得償其如男子打拼天下的遺憾,在大觀園螺絲殼裡做道場,蹬打不開手腳。假如她是個孫子,一枝獨秀也或能挽賈家衰敗之危勢,起碼可以再支撐上一代人的。
正如賈母雖然看上去威嚴,也隻能對不屑子孫略加誡勉,而不能以父親一樣來個雷霆出手整治,有心有力無機會,眼睜睜看着繁華落幕,實在太可悲了。
此外,人情練達的劉外婆,似乎也可以看做賈母一般性情的草根老年版影子。畢竟女婿王狗兒一家也是靠她老将出馬,往榮國府打秋風得到豐厚的饋贈而興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