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開電視叫出租,怎麼用?好用嗎?

家住臨汾路街道的68歲李奶奶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有時外出需要打車,隻能通過傳統的“揚招”方式,遇到刮風下雨苦等許久都不一定打到車。街道和上海電信合作,在街道獨居老人等家中電視機上的IPTV更新了“電視出行”功能,老人們隻需在家打開電視按幾下遙控器,即可呼叫到計程車,友善出行。今天上午,“電視出行”一鍵叫車服務,在臨汾路街道試點試運作,李奶奶開心地說:“裝好‘一鍵叫車’,就再也不用在冷風裡等車了!”率先牽手上海電信IPTV試點開展“電視出行”服務,是臨汾路街道“數字新社群”打造“數字新社群”的第一個服務新體驗。

打開電視叫出租,怎麼用?好用嗎?

家中打車友善快捷

一早,記者來到街道設在陽曲路391弄小區的家庭養老院樣闆間。68歲和李奶奶一起體驗“電視出行”一鍵叫車服務。在上海電信網際網路部産品經理金錦雷的指導下,李奶奶打開電視機,在IPTV首頁選擇“一鍵叫車”,通過自動搜尋,螢幕上就會出現機頂盒所在的附近可上車的位址選項,李奶奶選擇離家最近的上車位址後,按下按鍵,然後根據螢幕上緊接着出現的下車地點,再按鍵選擇下車地點。此時,螢幕左側會顯示機頂盒綁定的預設手機号,也可以在螢幕右側輸入實際需要發給駕駛員便于聯系的手機号。再點選“确認呼叫”,在确認螢幕上顯示的資訊無誤後,最後點選“立即叫車”。背景會第一時間發送一個計程車資訊的短信到李奶奶的手機上,上面有接單駕駛員的姓名和車牌号,以及車輛到達的時間,李奶奶便可按時上車了。整個叫車過程隻花了一分鐘不到。

打開電視叫出租,怎麼用?好用嗎?

李奶奶在社群樣闆間體驗“電視出行”一鍵叫車服務

對記者提出的“駕駛員如果嫌營運路途近,不願意接單怎麼辦”的疑問,街道從業人員表示,背景已制定相關機制,確定駕駛員及時接單。

臨汾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陳黛靜介紹,現在已開始組織老人到樣本間體驗這項服務,如果老人願意,就會到老人家中進行安裝。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街道與上海信投、天翼數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北區電信局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定活動中,記者還了解到,街道把生活數字化轉型與居民體驗緊密結合,為居民群衆特别是老年群體提供更有“溫度”的社群服務。

“數字小屋”年中無休

不少上班族反映,“社群的服務和活動很豐富,但是晚上不開門”,對此,臨汾路街道自去年以來,着力打造了“臨小二”線上服務平台,各類社群服務都可以通過平台預約,内容包括約服務、約空間、約走訪、物業報修等10多項便民服務。臨汾路375弄試點小區的居民紛紛表示,最直覺的感受就是實作了居民活動室24小時開放。居民前往居委會門口的“臨小二”系統,隻需按指引操作,便可預約活動場所,到時間自行按密碼打開活動室即可。以往居民前往活動室,都需要先找到居委會從業人員為其開門,智能化後,則享受到了“全自助”“全時段”服務,居民對“臨小二”贊不絕口。

根據居民需求,街道還在星城花苑小區率先打造了滬上第一個社群不打烊服務區——“數字小屋”,約15平方米的空間裡,添置了“一網通辦”自助機、AI“一分鐘診所”、水電煤繳費一體機、網上圖書館以及共享列印機,面向居民24小時開放。居民李先生頗有感觸地告訴記者:“共享列印機太實用了!以前家裡小朋友時常需要列印作業,大晚上的,我們到處找列印店,别提多着急了!現在不出小區就能随時列印,真是太友善了!”

“養老機器人”成“助手”

最近,星城花苑小區居委會為社群老人們引入了一台“養老數字夥伴”智能機器人,配有液晶顯示屏和語音,為老人們提供定時提醒、上傳各類體檢資料等功能,是老人們日常生活的“小助手”。星城花苑的孫老太一人在家獨居多年,子女都在國外定居。随着年紀的增長,各種慢性病纏身,有高血壓、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除了治療慢性病的各類藥物,孫老太的孩子們還為她買了鈣片、維生素片等各類保健品。由于服用的藥物種類繁多,服用方式不同,孫老太時常會錯服和漏服,這也讓在國外工作的子女擔心不已。

打開電視叫出租,怎麼用?好用嗎?

“養老數字夥伴”機器人能幫老人測血氧、測血壓

居委會向老人推薦了這款“養老數字夥伴”智能機器人。經從業人員幫助調試完成後,機器人每天定期語音提醒老人吃藥,還會亮燈閃爍提示和循環播報,老人跟着語音提示吃藥,吃完後,按一下按鈕就停止提醒,機器人會自動到下一個時間點開啟語音提醒。自從有了機器人,孫老太再也沒有遇到漏服或者錯服情況,國外的子女也安心了,對機器人誇贊不已。

據了解,臨汾路街道還将在明年着力打造“五新”數字社群标杆示範點,圍繞新基建、新空間、新形态、新模式、新體驗,建構家庭、小區、社群互相交融的生活數字化轉型模式,讓每一位臨汾居民都能夠更好地融入數字生活、樂享數字生活。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江躍中

圖檔 | 張龍

編輯 | 顧瑩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