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百團大戰是前期抗日史上正面戰場轉折點,這次戰鬥讓日軍重重受挫,為了扭轉戰局,日本派遣岡村甯次任職華北最高司令長官,在戰術和指揮方面,岡村甯次确實非常厲害,但他站在了侵略的一方面,最終也是以失敗告終。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抗日戰争結束之後,1945年9月9日,岡村甯次簽署投降書,他也被委任為中國戰區日本官兵善後工作總聯絡部長,1955年,心髒病發,死于東京,不過在岡村甯次年輕的時候,教過四個中國學生,至于這段往事,還得慢慢說來。

岡村甯次1884年5月15日出生在日本東京一個沒落的武士家庭,4歲時,岡村甯次的父母每日就嚴格規定他的作息時間和識字進度,除了識字外,他還要刻苦練習劍道,1897年,13歲的岡村甯次就讀東京專門學校(早稻田大學)。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但由于家庭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岡村甯次隻能轉入東京陸軍幼年學校,從此岡村甯次就進入了軍旅生涯,從小就練習劍道和識字的岡村甯次,不管在實戰還是理論方面成績都非常的優秀。

1904年,日俄戰争爆發,剛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岡村甯次被配置設定到步兵第一聯隊,在戰争當中,岡村甯次表現出了驚人的指揮能力還提出一些緻勝的戰術,日本高層也是見識到了岡村甯次潛力。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同年又将岡村甯次調回日本,任職陸軍士官學校的學生隊區軍事教官,而清朝經曆了甲午戰争,洋務運動雖然失敗,但也開啟了近代工業和軍事改革的先河,向日本學習軍事的熱潮依舊不減。

1907到1910年,岡村甯次在陸軍士官學習當中帶了三屆的清國留學生,人數大約在156個,其中較為出名的就是閻錫山、孫傳芳、何應欽和李烈鈞了,此時的岡村甯次也不過才20來歲,為人謙和,深得學生喜歡。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他們四人跟他亦師亦友,“山西王”閻錫山自然是不用多說了,算是抗日名将,孫傳芳也是“北洋三大軍閥”之一,何應欽和李烈鈞也都是響當當的大人物,雖然岡村甯次無心教了這四人,但岡村甯次的教學确實對他們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而岡村甯次作為日軍總司令,早期也是做了很多的功夫,1914年,他就從事間諜活動,他在青島到處收集資料,編寫日德戰争史,同時任職黎元洪日本陸軍中将青木宣純的助手,這一幹就是4年。

岡村甯次教過4個中國學生,個個身份不一般,其中1個是抗日名将

在這4年當中,他學習了很多的中國文化,吸收各種長處,改善日本的短缺,回國之後刺殺中岡艮結束國内腐敗,1931年,策劃九一八事變,正式宣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