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外國商人從中國偷走幾根竹竿,躲過關卡層層查驗,使中國損失千億

絲綢之路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出現了,正式開辟則是在西漢武帝時期,張骞的出使西域。絲綢之路開通了之後,促進了中西的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但也在這次開通中發生了一個嚴重的技術洩密,外國的商人從中國偷走了幾根竹子,導緻損失了上千億。

外國商人從中國偷走幾根竹竿,躲過關卡層層查驗,使中國損失千億

絲綢之路從長安城出發,路過中亞國家、最後以羅馬為最終點。在西漢時,陽關跟玉門關往西就是西域,漢武帝想跟西域溝通,命張骞前去交流,不過張骞被匈奴抓去了十多年,他得到了西域的大量資料。

之後漢武帝派霍去病擊敗匈奴,絲綢之路才開始運作,不過匈奴又命樓蘭跟車師等國家搶奪去西域的車隊,漢武帝無奈,派人去把樓蘭、車師逐個擊破。

元封六年(前105年),西漢與烏孫王聯姻,派人進攻大宛,絲綢之路從這以後就安全了,也正式暢通無阻。

外國商人從中國偷走幾根竹竿,躲過關卡層層查驗,使中國損失千億

在絲綢之路上,會運送很多物資,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絲綢。絲綢在當時是獨有的,在中國傳說是黃帝的妻子嫘祖發明的,早在五千多年前,中國就開始養蠶、取絲、織綢。商代的時候,絲綢技術就已經達到了一定水準。秦漢時期更是得到了大力發展,西漢時期的絲綢生産重心是在黃河中下遊地區。

絲綢的優點太多太多了,穿着很舒适,表面光滑,還可以幫助人體保濕。散熱、保暖性都很好,是以絲綢從絲綢之路上到達西域的時候,就受到了西域各國的喜愛。羅馬帝國對這種穿着舒适又飄飄的東西特别喜愛,不過就是價格昂貴。羅馬帝國要拿寶石、翡翠等珍品來交換,他們當時的上流社會還以穿絲綢制品為榮。

外國商人從中國偷走幾根竹竿,躲過關卡層層查驗,使中國損失千億

這麼貴的東西,他們都不會,中國就處在了一個壟斷的地位。壟斷時間非常的長,嚴密控制絲綢制造業和養蠶技術的流傳,是不允許傳向國外的。這也成為了中國商人對外貿易裡面絕對不能少的一件高等物品,後來慢慢的,南韓與印度逐漸得到技術,羅馬還沒有。

他們對于這種東西的技術都不知道,自己沒有的就想要,更何況當時絲綢的價格非常的貴。羅馬人想要擁有這個技術,隻是中國是壟斷的,禁止向外流傳,他們就派了一群人借着交流貿易的名義來中國調查。很久之後才明白這是一種蟲子吐的絲,蟲子是活物,出去的路上又檢查得非常嚴格。

外國商人從中國偷走幾根竹竿,躲過關卡層層查驗,使中國損失千億

他們思來想去,找到了一個辦法。竹子的中間是空的,他們打一個小小的洞把蠶放進去就能帶出去了,果然,羅馬人最後把蠶成功的帶了出去,也是使中國損失了上千億。他們自己有了技術,中國的絲綢就變得廉價甚至是不需要了。本來每年羅馬人需要大量的絲綢賺的錢也就沒了,羅馬存在的時間完全夠靠絲綢賺個上千億了。

先參考資料:《史記》、《羅馬人的故事》、《漢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