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培根:完美的婚姻能否存在?

關注格命草,閱讀更多經典詩詞文

培根:完美的婚姻能否存在?

結了婚的人可以說已向命運之神投付了自己的賭資,因為家室或多或少都會拖累于事業,使他的諸多夢想難以實作。确實,對公衆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往往是那些較少眷戀家庭安逸之人。是以他們把全付身心轉而投向整個社會。而擁有嬌妻的人恐怕隻在意自己身邊人的幸福與未來。

然而也有些選擇獨身生活的人實在是為着一己私利,不負責任,虛擲青春。自私的已婚者則會将妻子兒女當作讨債鬼,不得不支付的賬單支票。更有某些自作聰明的有錢人甚至以無子嗣為驕傲,那一定是因為他們擔心财産會被瓜分殆盡。

獨身人士,尤其是那些過分自戀而且有些玩世不恭的人選擇這種生活方式大多是因為懼怕束縛。自由對他們如此重要,以至于他們渴望逃避任何一種規約限制,哪怕是一條腰圍或是一根鞋帶。他們會成為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最稱職的上司或下屬,但是獨身的人絕對不會是最好的公民。因為他們太不穩定,幾乎所有的流竄犯都缺乏固守的婚姻關系。

獻身宗教的人适宜過獨身生活,否則家人也許會削弱其對上帝的虔誠與對世人的博愛之心。對地方政要和法官則不必苛求,因為如果他有腐敗行為,那身邊專司獻策的幕僚對其影響要比他妻子的作用大得多。

對于軍人,家庭的責任與榮耀則可能成為其沖鋒陷陣的原動力。正因如此,那些缺乏婚姻與家庭觀念的土耳其士兵打起戰來才顯得那麼沒有鬥志,如同一盤散沙。

誠然,家庭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人的博愛精神,獨身者則可以大方得多,因為身邊畢竟沒有特别親密的人需要他無盡的關愛。然而,遺憾的是,現實中他們往往是心腸更硬,更加冷漠的一群(非常适合做不講情面的問訊官),也許這是因為他們太重自己,已經不習慣表現柔情吧。

良好的社會風氣可以造就生活态度嚴謹的男人,就像荷馬史詩中所描述的那位遠征英雄尤利西斯一樣——他拒絕了美貌仙女的許諾,義無反顧地回到了愛妻的身邊。

有些獨處的女人往往激進而且驕傲,以求其貞節的美德,也許那也是為了平衡是以而付出的代價吧。

如果一個男人能夠通過自己的睿智與能力赢得妻子的敬慕,那他就一定會赢得她的忠貞與順從。相反,喜歡猜忌的男人隻會讓他失望的妻子跑得更遠。

在男人的一生中,可以說妻子是他青年時的情人,中年時的伴侶,老年時的守護。是以任何時候選擇結婚都是有道理的。而持相反觀點的人也有其精辟的理論。希臘哲學家泰勒斯曾說,“年輕時結婚尚早,年老時結婚又沒必要了。”

完美比對的婚姻并不常見。我們發現有些鄙陋的丈夫卻擁有賢惠的妻子。當然她的選擇也許是由于他的善良,也許是由于他的耐心,不過有一點是肯定的——如果那完全出于她自己的判斷,而且是沒有聽從親友的告誡,那她隻有在日後獨自去品嘗這婚姻的滋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