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據《重修王陽明先生墓碑記》記載:王陽明,名守仁,字伯安,紹興府餘姚人……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對他一生參拜,然而國人卻可以說根本不認識!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傳奇人物,學說遠播日本

在1988年時,以浙江省的社會科學院作為中介,經日本國九州大學的名譽教授岡田武彥發起,有日本友人共二百八十一名,集資幫王陽明修墓。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自号為陽明子,人稱之為陽明先生,故此得名王陽明。

他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在程朱理學占據着統治地位的時代,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學說——陽明心學。

據《重修王陽明先生墓碑記》記載:先生,少穎悟,博覽經籍,後倡導心學,主張‘知行合一,以緻良知’為旨歸,世稱‘姚江學派’,于明中葉後,影響甚巨,播揚東瀛。

王陽明繼承了宋代陸九淵的“心即理”學說,他提倡“知行合一”以及“緻良知”。

王陽明的主張,為其學生所繼承并發揚光大,并以講會的形式傳播到了民間,形成了在明朝中晚期思想學術領域中的著名流派——陽明學派。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後又傳于日本,對日本以及東亞,都有這較大的影響。

日本“軍神”受日本人敬仰,卻一心推崇陽明學

在1905年時,作為在日本軍事史上,少有的一個天才将領,号稱為日本“軍神”的東鄉平八郎,率領這裝備處于劣勢的日本艦隊,在日俄戰争中全殲了俄國太平洋艦隊以及波羅的海艦隊,一舉成為了在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

而由于他在戰争中的優異表現,于是日本天皇便任命他為海軍軍令部的部長,并将他召回了日本,為他舉行了慶功的宴會。

在這次的宴會之上,東鄉平八郎面對着與會衆人的一片誇贊之聲,默不作聲。他拿出了自己的腰牌示與衆人,其上隻有七個大字:一生伏首拜陽明。

而這“陽明”,指的便是明代大儒王陽明所發展的儒家學說。

心學成日本變革關鍵,在日本廣為流傳

在王陽明去往日本的時期,日本群眾的身心都受到了禁锢,他們渴望能夠實作思想解放,人身自由。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而陽明學說,無疑就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精神支援。是以,王陽明的心學便在日本廣為流傳。

吉田松蔭,是維新運動時期先驅性的一個思想家以及教育家。

據松蔭回憶說:“吾曾讀王陽明《傳習錄》,頗覺有味。頃得《李氏焚書》亦陽明派,言言當心。向借日孜以《洗心洞劄記》,大鹽亦陽明派,取觀為可。然吾非專修陽明學,但其學真,往往與吾真會耳。”

那些信奉或者是傾向陽明學的日本傑出人物,都是以陽明學作為思想武器,這開啟了日本社會通向近代的大門,為實作資本主義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也有人說,日本能迅速竄升到與歐美的列強分庭抗禮的地步,都歸功于明治維新的成功。

而明治維新之是以能夠成功,究其原因是日本人充分的效法了王陽明。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是以,在日本陽明學也一度被奉為是“顯學”,對其革新運動起着重大的推動作用,以至成為了明治維新時,最重要的精神武器。

最後,日本人真的就靠王陽明的一部《心學》,就推翻了日本長達500年的封建幕府統治,由此成功實作了明治維新,完成了向資本主義的過度。

王陽明揚名日本,國人卻并不認可

而跟日本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的國民反而卻對王陽明的學說并不太認可。

而之是以不認可,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人人皆可成為聖賢,是離經叛道。

王陽明心學提出了“人人皆可成為聖賢”這樣的向内求的思想,希望能夠打破群眾一味盲目崇拜朱熹的怪圈,然而,這樣的行為在當時是離經叛道的。

二、心學自身問題,要求緻良知,可是卻沒有良知的标準

王陽明的心學特别的強調“緻良知”,而對于究竟什麼是良知,王陽明說就像本性。

他是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國人,日本軍神一生參拜,國内卻鮮為人知

然而,由于良知的标準不同,是以人們所了解的就都不一樣了。

小結

陽明心學,将處于破敗邊緣的日本救活,之後,又成為了日本向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一塊敲門磚,是以,日本人對王陽明充滿崇敬以及敬佩也就不奇怪了。

而在中國,心學的理論同唯物主義的理論是互相違異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王陽明在日本被人頂禮膜拜,在中國卻鮮為人知了。

參考資料:《重修王陽明先生墓碑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