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南北朝總結(四)胡漢混一

有個困擾了很多曆史愛好者和人類學家的問題——中國曆史上那些曾經叱咤風雲的民族,現在都到哪裡去了?

且不說上古時期的那些犬戎、東夷,就說秦漢以後,有很多民族至今已難覓蹤迹。比如匈奴,又比如契丹、黨項,還比如北朝的統治民族——鮮卑。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鮮卑這個民族,說起來真的是和漢人淵源不淺。在東漢末年,匈奴勢力已經勢微的時候,鮮卑人在遼東方向開始崛起了。漢末魏初,鮮卑部族還湧現出一位傑出的部落領袖——轲比能。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對于曹魏而言,轲比能絕對是個比蜀漢和孫吳更難對付的對手。曹操在世的時候,就曾派曹彰收拾過他;随着曹操、曹丕的相繼去世,轲比能又在草原上重整旗鼓,甚至與蜀漢結盟準備夾擊曹魏(與《三國演義》中“安居平五路”的劇情恰好相反)。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諸葛亮去世後次年,曹魏終于出手,派去刺客深入到鮮卑内部刺殺了轲比能。逼得中華正朔王朝做出此等行徑,轲比能堪稱一代人傑。

此後鮮卑諸部落重新陷入了混戰,并在西晉時期形成了三股勢力——段部鮮卑、宇文鮮卑和慕容鮮卑。其中段部鮮卑和劉琨相愛相殺,其首領段匹磾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都以晉朝大臣自居;宇文鮮卑在和慕容鮮卑的戰争中落敗,使得慕容家族成為了四世紀中後期東北及華北地區的主人。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然而最後脫穎而出的,卻并不是這三者,反倒是在此前一直相對默默無聞的拓跋鮮卑。在前秦覆滅後的各民族複國運動之中,拓跋珪帶着代國舊部一路栉風沐雨,披荊斬棘,最終建立了北魏帝國。

而在經曆了近兩百年的風風雨雨以後,在隋唐盛世到來時,我們卻發現,“鮮卑”這個族裔,在中國曆史上消失了。這個曾經影響了華夏數百年的民族,就這麼神秘的人間蒸發了。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當然,平白無故抹去一個民族是不太可能的,尤其是這樣一個占主導地位的民族。而鮮卑的消失,和其他民族的消失又不同——因為它是融入到中華大家庭裡去了。

請看下面這份名單——尉遲敬德、封常清、元稹、折賽花、呼延贊、萬俟卨、元好問。這些唐宋時期赫赫有名的文人武将,在他們的民族一欄統統填着“漢”。可單單從他們的姓氏來看,你就知道并不簡單。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元氏是拓跋家族的改姓,這一點無可厚非,元稹和元好問也承認自己是鮮卑後裔;尉遲、呼延和萬俟也是鮮卑大姓,自不必言。比較難了解的,是封常清和佘賽花。

封姓雖然中華古已有之,但是更多的是來自于鮮卑漢化過程中贲氏改姓而來,封常清就很有可能來自于這一支;而佘賽花的曆史原型——折賽花,就更加确信無疑是鮮卑折蘭氏的後裔了。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在這裡,曆史就變得非常有趣了——且不說為唐朝開疆拓土的尉遲恭和封常清,就說折賽花和呼延贊:折家在北宋年間一直擔任着西北邊陲的防禦任務,可謂滿門忠烈;呼延贊更是北宋開國名将,甚至在身上紋了“赤心殺賊”四個字,堪稱北宋版的“精忠報國”。他們和他們子孫的故事,更為後人所演繹傳唱,成為愛國典範。

遙想當年,桓溫在攻克洛陽時,曾經咬牙切齒道: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虛,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而如今,那些被視作亂華之人的夷狄之後,卻成為了為了漢民族抵禦外敵入侵的民族英雄。細細想來,豈不有趣?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其實,消失的又何止是一個鮮卑族?參與五胡亂華的民族其實并不止五胡,其他諸如高車、丁零、仇池等民族,更是早早地跟随着曆史的長河中,奔騰向民族大融合的大海之中。

同樣的,漢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受到了深刻地影響。不說那些高屋建瓴的文化、宏觀經濟層面的問題,隻說衣食住行——從胡床到闆凳,從湯餅到面條,從被視作胡樂到成為中華傳統的琵琶,哪一項不是“胡人”帶過來的?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胡漢混一,相容并蓄,這是北朝乃至隋唐能夠屹立不倒的基礎;苟且偷安,拒絕融合,這是南朝衰敗的内部規律。這一點,無論古今中外,都概莫能免。朱子曰:“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誠乃金玉良言。

當然,融合不可能是一片安靜祥和的。當孝文帝為了推進改革,不惜廢殺自己的太子的時候,就意味着這場大融合不可能不沾上鮮血。而在六鎮起義以後,在中國的北方,又掀起了一陣以爾朱榮為首的“反漢複胡”的熱潮。

鮮卑人的前世今生:在深刻影響中華之前之後,他們都經曆了什麼?

那麼,這場轟轟烈烈的“開倒車”運動,最終又為何會失敗呢?咱們下回再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