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在中國古代古人受制于認知水準,認為人死之後會輪回轉世,是以為了能夠享受萬世富貴,也自然導緻厚葬之風尤甚,而作為連鎖的結果這也導緻了盜掘古墓的興起。于是,為了阻止盜掘古墓,曆朝曆代都會對盜掘墳冢者進行嚴厲處置。幾乎所有朝代的律法中都規定凡是開棺見屍者,均處以極刑。

但是即便如此,每當戰亂年代,民生凋敝之下,這種盜掘之風便會再度興起。畢竟隻有先讓自己活着,才會有人去尊重死者,這一點不隻是群眾,就連掌權一方的諸侯也不能例外。而三國時期,便是一個如此的時代。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當時天下大亂,群雄割據。這種飽受戰火摧殘之下,經濟凋敝,入不敷出,各方諸侯也都需要為财帛發愁。

而劉備在占據益州之後,當時的府庫早已無所赢餘,但是要進行攻伐奪取天下,沒有錢帛自然是不行的。于是,他想到了一個妙計——發行直白錢。

“此易耳。但當鑄直百錢,平諸物價,令吏為官市”。這種虛值大額錢币,嚴重的超過了漢五铢的面值,進而可以大肆的攫取民間财富,也迅速的使得劉備“數月之間,府庫充實”。而作為三國鼎立的另一方,曹操則要來的簡單粗暴,他選擇了攫取死者财富—盜掘古墓。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在講究死者為大的中國古代,曹操此舉實在是難登大雅之堂。一時間也被時人所诟病,同為建安七子的陳琳便有“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之語,但是其實作為一個真正優秀的上司者,曹操此舉雖然得罪的是“死人”以及為自己披上了惡名,但與劉備攫取民脂民膏,造成的益州群眾怨聲載道,得罪活人相比顯然這樣的舉動要更加明智。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而且曹操還十分務實,在盜墓的同時還設定了完善的盜墓機構,“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也就是說“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将”都是曹操為盜墓發明的雅稱官職,而也正是由此曹操還被盜墓者尊為祖師爺。

就曹操盜墓的實際效果而言,也可謂是收獲頗豐,其中根據《水經注疏》記載,有一次盜掘古墓,破棺之後便發現了“金寶數萬斤”,單單依靠此次盜墓所獲得的的那些财物,曹操便養活了手下的軍隊3年。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那麼到底是盜掘了誰的墓穴呢?《曹操别傳》中記載“(曹)操别入砀,發梁孝王冢……”也就是說曹操盜掘的乃是梁孝王冢。

梁孝王乃是漢景帝劉啟的弟弟劉武。他的母親是窦太後,他曾經在七國之亂之中立下赫赫戰功,死守睢陽,也以此而成為漢景帝倚重的權王。而且在其治下,多為漢朝的富庶要地,他本人又十分喜歡搜刮财帛,後來意欲趁漢景帝病笃之際,奪取帝位,為漢武帝所阻,随後病死。

三國時期,曹操到底盜掘了何人之墓,能夠養活軍隊三年?

他的墓室之内的陪葬品自然是十分豐厚。而他本人為了防止盜掘,也設定了堅固的墓道,單陵墓修建便有20多年。但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而且曹操又有軍權,縱使梁王“斬山作郭,穿石為藏”也抵不住曹操的盜掘。

而作為後續,即便是在建國後,考古專家進行保護性挖掘之時,梁孝王墓内仍舊出土了金縷玉衣等2萬多文物,可見梁王之富。

參考資料:《曹操别傳》《水經注疏》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