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1964年,越南組織的考古專家在政府的同意下,對一座罕見的皇陵展開保護性發掘考古。

因為這座皇陵的年代已經比較久遠了,是以專家們都很小心,生怕不小心會破壞文物。整個考古現場都彌漫着嚴謹的沉默。

1964年4月2日,經過漫長的考古發掘,考古專家們終于出土了這座陵墓的主人----越南黎裕宗的屍體。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皇陵遺址

此起彼伏的吸氣聲在陵墓裡響起,不斷有人驚呼道:“天哪!這好像是中國明朝樣式龍袍吧!”

“這個屍體距今已經幾百年了,怎麼儲存得這麼好?”

這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越南皇陵裡會出現中國明朝樣式的龍袍呢?在古代越南又與我國的關系如何呢?發掘出來的文物最終去向在哪裡?

陵墓的主人黎裕宗和越南後黎王朝

越南皇帝的陵墓裡為什麼會出現中國明朝樣式的龍袍,這就不得不來看一下這個王朝的起源了。

越南後黎王朝建國于1428年,也就中國明朝明宣宗時期。建國後,越南對内部的國号稱為大越,對外自稱為安南。

越南後黎王朝的建立跟中國的明朝密切相關。當時,後黎王朝的開國國王黎利統一了當時混亂的越南國,并且驅逐了當時明朝在越南的駐軍,自立為王。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黎利

剛開始,明朝統治者并不承認黎利的合法性,認為陳朝才是越南的正統宗室,于是就分封了黎利扶持的傀儡君主陳嵩為國王。這黎利也算是個枭雄,見勢不妙,立刻就派人暗害了傀儡君主陳嵩,并且對明朝宣稱,已經找不到陳朝宗室的後裔了。無奈,明朝隻能妥協,承認了黎利作為安南國王的合法性。

為了向明朝示好,黎利作為越南國王與明朝簽訂了三年一朝貢的條例,自稱是明朝的附屬國。明朝統治者滿意于黎利的态度,于是就對越南多有幫助,經常給越南提供援助。甚至在災年的時候,還曾經無償贈送過越南糧食。

越南方面在面對“天朝上國”的明朝時,非常崇拜。黎利作為國王,帶頭引起崇尚明朝文化的風潮。在選官方面,黎利借鑒明朝的科舉選官制度;在文化方面,黎利請來明朝的大儒,在國内大興儒學;在刑法方面,黎利直接派人到明朝取經,複刻明朝的各項法律。甚至是在價值觀層面,黎利及其朝臣也是對明朝有樣學樣,在國内提倡尊老愛幼,給孤寡老人分田地等等。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由此可見,明朝在當時越南人的眼裡,是當之無愧的“天朝上國”,不管是當官的還是老百姓内心裡都是很崇拜中國明朝的。而龍袍,則是封建社會裡最高權力的象征,統治者肯定會希望龍袍能象征着更高的權力。于是,在國王黎利的授意下,龍袍也是參照明朝皇帝的龍袍改仿制的。

黎利後代的子子孫孫,也沒有更改先祖定下來的規矩,再加上中國的實力一直都很強,越南也一直自稱是中國的從屬國,基本沒斷過對中國的朝貢。

這也就不難猜出,為什麼1964年越南皇陵裡會出土中國明朝樣式的龍袍了。

黎裕宗皇陵的考古過程和出土文物

因為當時的各種考古裝置并不先進,有些甚至存在嚴重的缺陷,于是考古程序比較慢。終于,在1964年4月2日,考古隊終于取得了大程序:成功發掘出了黎裕宗的屍體。

考古隊衆人一看到黎裕宗的遺體,就一陣驚歎:明明已經過去了幾百年,黎裕宗的遺體竟然并沒有腐爛!隻是稍微有點收縮,皮膚甚至還保留着一定的彈性!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這根本就不像是在地下埋了幾百年的屍體,是以,越南的考古專家們非常小心翼翼地把黎裕宗的屍身搬了出來。這時,考古專家們才發現黎裕宗的遺體上還裹着一層又一層的棉被、布匹,身上還穿着龍袍。他們萬分小心地把遺體上的衣服、棉被等一層層剝下。

黎裕宗的遺體剛挖出來的時候是淺灰色的,但是當他的屍體接觸到氧氣後,就開始迅速變質,變成了紫色。考古專家們這才知道空氣對黎裕宗屍身的傷害,為了更好的保護屍體,他們緊急地把屍體送到了河内醫科大學。

因為黎裕宗的屍身幾百年都沒有腐爛,是以還是有很高的研究價值的,送到醫科大學也是為了能更好的研究屍體不腐的原因,也能對屍身進行更好的保護。之後,黎裕宗的屍體被河内醫科大學移交到了越南曆史博物館,以進行更好的保護。

從出土的遺體可以看出,黎裕宗身材矮小,甚至還不到一米五。對于男性來說,這樣的身高可以說是比較矮了。不過因為那個時候的人大多都條件不太好,盡管黎裕宗是個國王,也會因為沒有科學的飲食習慣而變得身材矮小。

考古專家們不僅在黎裕宗的遺體上發現了一件龍袍,還發現了很多寶貴的絲織品。這些絲織品都被制成了後黎時期的衣冠,對研究後黎王朝的服飾風格有很大意義。但是由于絲織品保護難度很大,而當時的技術又不太先進,是以這批出土的珍貴絲織品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出土文物

在這批出土絲織品中,儲存最好的就要屬那件龍袍了。經過越南考古專家的研究以及向中國專家确認之後,這件龍袍與明朝皇帝的龍袍很像。這樣的事實能夠充分證明,在古代中越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

考古工作結束之後,黎裕宗的遺體就一直被存放在了越南博物館裡。從1996年起,越南的黎朝皇族後裔就開始不斷要求越南文化部将黎裕宗的遺體重新安葬,入土為安。

但是考慮到黎裕宗遺體的研究價值和和參觀意義,越南文化部就一直拖着沒有同意。直到2006年,越南政府經過權衡利弊之後才答應了這些黎朝後裔們的請求。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黎裕宗重新入土為安

2010年1月1日,越南政府和黎裕宗的後代們共同為黎裕宗舉行了盛大的安葬儀式。黎裕宗重新被安葬在後黎朝的故鄉清化省壽春縣的金石陵。時隔70多年,黎裕宗再次入土為安。

中越兩國之間的關系

龍袍的出土足以證明中越兩國關系緊密。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中國和越南自古以來就是鄰居,除了個别情況之外,中越之間的關系大體上來說都是很友好的。

中國的越南之間,可謂是淵源頗深。可以說,越南本身就是中華文化圈裡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過去幾千年中,中國一直都是亞洲最強大的國家,中華文明的發展水準一直都是頂尖的存在。是以,周邊國家的文化與中華文化都有着高度的相似,甚至有很多國家都是因為學習中國的文化才慢慢強大起來的。越南跟我們做了幾千年的鄰居了,他們國内有很多地方都和中國很像。

而且,早在漢朝的時候,我國當時的中原王朝就在越南地區設立了郡縣,以便于進行統一的管理。

在漢武帝時期,越南地區徹底并入漢朝,經濟文化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特别是中原地區的鐵犁牛耕傳到了越南之後,更是加速了越南地區的開發。甚至漢語也逐漸開始成為了越南地區的通用語言。

至此,越南就成為了我國的一部分,盡管在有的朝代中發生過一些沖突,但是從大體上來看,越南一直與中原王朝儲存着良好的臣屬關系。

直到唐朝末年,中原王朝陷入混亂,各地藩鎮割據非常嚴重,整個國家都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李氏王朝自身難保,更别提去控制遠在國土最南方的越南了。

于是,當時在越南的掌權者趁機從中原王朝中脫離了出去,自立為王。

一直到唐朝滅亡之後,越南才逐漸建立了自己的政權。

但是,越南仍然是中原王朝的附庸國,是朝貢貿易體系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之後豪強陳氏在越南建立了政權。明朝時,陳朝臣服于明朝,提出了“三年一貢”的朝貢制度,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很滿意陳氏的态度,就把越南列為了“不征之國”,也是代表着一種友好的态度。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朱元璋

到了近代,越南更是跟緊中國和蘇聯的步伐,在國内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是以從曆史的角度來看,中國和越南之間的關系是很難分割開來的。

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更是第一個承認越南民主共和國政權合法性的國家,并且迅速的與孤立無援的越南建立了外交關系。甚至還幫助越南在抗法戰争中取得了勝利。

而中國對越南的幫助和影響遠不止于此。

把法國人趕跑之後,越南卻并沒有就此獲得和平,反而陷入了新一輪的戰争中去。當時,因為美國的幹涉,越南一直沒辦法建立一個統一的政權。為了實作自己的野心,美國甚至還發動了越南戰争,派遣了大量的軍隊入侵越南。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中國和越南國旗

見到鄰居陷入如此困境,中國政府決定,要幫助越南趕跑侵略者!于是,中國就為越南提供了大量的戰略性援助,不管是在糧食方面,還是在軍備方面,中國對越南都毫不吝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越南。

同時,中國還派遣軍隊,援助已經陷入困境的越軍;中國的防空部隊還幫助越南取得了部分的制空權。可以說,中國對越南擔得起一句肝膽相照!

最後,在中國的無私幫助下,越南終于趕走了侵略者,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權。如果沒有中國的幫助,越南很難靠自己的力量去打敗美國,這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和越南的聯系。

從古至今,中國就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在明朝的時候,就有鄭和下西洋,與周邊國家互通友好。看到越南發生了饑荒,還曾将留下了很多糧食和财物。

新中國成立之後,對越南這個鄰居我們更是傾盡所能地去幫助。

但是,越南在建立起自己獨立的政權之後,逐漸對中國開始不友好了,甚至在1979年入侵中國邊境,制造流血沖突。

1964年越南考古一皇陵:皇帝屍體完好如初,發現珍貴龍袍

但是,越南不可能徹底否認曆史,也不可能徹底忘記中國曾經對他的幫助。

盡管後來中國和越南發生了一些不愉快,我國對越南的感情也相當複雜。但是中越這幾千年來的友好關系卻不能被忘記,而且到現在我們仍然是鄰居,都守着彼此重要的門戶。

是以我們仍然希望,中越之間能夠和平共處,共同發展進步,一起投入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中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