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0月的一天,一艘趨向東北的商船在駛進渤海時,遭遇國民黨軍的攔截。因為叛徒的告密,他們得知了該艘船隻上有攜帶着共産黨機密檔案的共産黨員。是以,他們用大炮逼停了船隻,強行登船搜捕。
面對突然的搜捕,早就許下了“誓與機密共存亡”諾言的一對共産黨員夫婦四目相對,朝着彼此點了點頭。然後他們将機密檔案緊貼胸前後,一把攬過年幼的孩子,一家三口緊緊相擁,縱身一躍,毅然決然地跳進了波濤滾滾的渤海灣中。
那一年,她23歲,他25歲,孩子才剛滿2歲。

她叫董建民,1923年生人,家住河北靜海縣(1948年解放後,歸屬于天津)一個名叫劉祥莊的村子裡。雖然家境貧困,前面還有兩個姐姐,但父母都是開明之人,是以三姐妹紛紛都被送進了學堂。
董建民聰明好學,成績優異的同時,也深知父母供她們讀書的不易,是以後來她便主動辍學留家,幫着父母幹農活。不過她并未是以放下讀書,閑暇之餘還是會撿起書本學習。
董建民
她有一個讀過不少書的叔父名叫董秋斯,因為向往新生活,早早就加入了共産黨,成了一名地下黨員。在叔父的影響下,董家三姐妹也開始向往革命,也曾多次向叔父提及。
董秋斯自然懂得革命道路的艱辛,甚至還可能獻出生命。是以,早些年他都以年齡小而拒絕三個孩子。可是後來孩子們漸長大,董秋斯也發現她們對于革命的向往不是說說而已,便在1939年将姐妹三人接到了香港,兜兜轉轉于1940年抵達延安,進入陝北公學學習。之後,三人相繼加入共産黨。
董家三姐妹與叔父董秋斯在香港的合影,董健民(左一)
1941年,18歲的董建民接受了重重考驗後,被調任中共中央社會機要科,擔任重要機要員。雖然她年紀輕輕,可她懷着一腔熱血,對于工作竭盡所能,經常受到上司誇獎。她也在那裡遇上了想要攜手一生的人:鐘琪。
鐘琪也在機要科工作,同樣也是共産黨員,兩人在工作中十分默契,也心生情愫,決定結為連理。1942年,兩人在棗園舉辦了婚禮。盡管婚禮十分簡陋,但在諸位同志的祝福下,這對新人的臉上洋溢着濃濃的幸福感。
他們也在那天,以共同的信仰宣誓:
為了千百萬人能夠得到解放,為了實作共産主義理想,甯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絕不洩露黨的機密,誓與密碼共存亡!
倆人在工作中互相鼓勵,在生活中互相體諒,宛如一對神仙眷侶般,令人豔羨不已。隻是,這份安穩幸福并未一直伴随着他們。
鐘琪、董建民一家三口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那天,夫妻二人抱着一歲的孩子,内心充滿着激動。可是共産黨人都明白,戰鬥并未是以畫上句号,解放鬥争依舊充滿着艱難。
1946年10月,胡宗南屯兵十萬,大舉進攻延安隻是時間問題,至此國共兩黨之間的沖突徹底被激化。
延安作為我黨的政治核心,重要性不言而喻。于是為了儲存力量,黨中央決定撤離延安,轉至東北建立革命根據地。
時間緊任務中,為保證革命工作順利展開,急需黨内幹部和軍隊前往東北打基礎。機要科作為情報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最先派去的人員必然要技術水準過硬,才能更好配合各個部門展開工作。
隻是到底選派誰去更合适呢?李克農左思右想後,想到了董建民和鐘琪。
開國上将李克農
因為轉移路線遙遠,并且還得攜帶重要機密檔案,一路上自然會伴随着各種危險。而且他們的孩子才兩歲,若是夫妻二人在路上真遭遇什麼不測,孩子該怎麼辦?是以,起初李克農也是派人和他們打商量,詢問他們的想法。
聽聞組織要派重要任務,夫妻二人十分默契地便答應了。還向組織回報道:“我們二人本就是夫妻,生活中和工作中都默契十足,破綻自然也要少很多。并且,我們完全可以帶着孩子一同前往。一家三口去東北探親,再也正常不過了……”
就這樣,一家三口在組織的安排下,帶着機密檔案先出去了山東青島,然後走水路途徑大連奔赴東北。
民國時期青島碼頭
其實光是從延安到青島,他們就曆經了重重危險。凡是有國民黨軍駐紮的地方,到處都設有防線。就連護送他們去青島碼頭的班長,都為了掩護他們而犧牲在了異地他鄉。三人兜兜轉轉好不容易順利抵達青島碼頭,可那裡還是有敵人在嚴密搜查。
是以,這如何将密件帶上船成了第一個難題。
輪船已經啟動,開船時間越來越近,可他們還是沒有想到任何辦法。負責檢票的人已經開始大喊:“還有沒有上船的,船要走了哦……”
就在這一刹那,鐘琪看着妻子懷裡的孩子想到了些什麼,便一把抱過孩子,然後将用油布包好的密件藏進了孩子的尿布中。敵人固然是不會心細到,連一個孩子身上的尿布都會翻開看,三人順利便順利登上了船。
本以為驚險到這裡就結束了,可不曾想敵人的情報員,得知了有共産黨員秘密從青島坐船,前往東北的消息。軍統立馬派人追趕船隻,但當其趕到碼頭時商船已經起航。
敵人會就此作罷?必然是不可能的。
眼見船隻已經駛向了渤海灣,路程已經過半,董建民和鐘琪都已經開始計劃,抵達目的地之後要如何開展工作了,殊不知一艘軍艦發來炮彈,攔住了船隻的去路。兩歲的孩子還被突如其來的彈片擊傷,開始哇哇大哭。
接着國民黨軍就登上了船,開始全方位搜捕。身處寬闊海域之中,夫妻二人有過一絲慌亂,卻也很快就平靜了下來。
董建民看懂了丈夫的眼神,緊緊地抱住了丈夫,并将密件緊貼在胸前,然後将大哭的孩子攬入懷中。身邊的人看着他們奇怪的動作,好像明白了些什麼,卻沒有一個人多嘴。
最後,一家三口毅然決然地跳進了渤海灣,消逝在了波濤滾滾的海水中。
渤海灣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國有難,民有責,哪怕流幹血液,獻出生命也在所不辭!
革命之是以能成功,是無數像他們這樣人,拼盡全力換來的。是以,我們才能看見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
緻敬中國共産黨所有情報人員,緻敬所有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