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國最早亡國,究竟誰的責任更大,你絕對想不到是他!

蜀國最早亡國,究竟誰的責任更大,你絕對想不到是他!

公元221年,劉備于成都稱帝,建立蜀國,年号“章武”。公元263年,魏将鄧艾抄小路進逼成都,蜀後主劉禅投降,蜀國滅亡。蜀國僅僅二世二帝,國祚四十三年。為何蜀國這般短命,蜀國有号稱三國最強的五虎上将。蜀國坐擁荊襄、漢中和巴蜀等豐腴之地,按理說應該不會如此早早亡國。那麼蜀國這般短命,誰應該為蜀國早早亡國而負責?

有人說是諸葛亮,諸葛亮不顧蜀國國力弱小,窮兵黩武,六出祁山發動對魏戰争,緻使蜀國國力空虛,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也有人可能覺得是劉備,不聽群臣勸阻,執意發動對吳戰争,結果被陸遜火燒連營700餘裡,蜀國的全國精銳在這次戰争中損失殆盡;也有的人覺得是劉禅,他就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整天吃喝玩樂,不理朝政....等等。總之,蜀國滅亡原因有很多,但是非要指定一個最大的責任的話,那就是關羽。有人可能會立刻跳出來反駁,怎麼可能是關羽。先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

蜀國最早亡國,究竟誰的責任更大,你絕對想不到是他!

我們很多人都非常崇拜關羽,他被後人尊為忠義之神。但是關羽的缺點我們也不應該忽視,那就是關羽驕傲自大,貪功冒失。

劉備在入蜀之前,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安排關羽鎮守荊州,劉備也深知荊襄九郡的重要性,可以說是自己最後的基業了。讓關羽鎮守,也存在一定的私心,那就是讓自己的二弟來擷取這個巨大的功勞 。不僅如此,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三分天下,荊州之地最為核心。諸葛亮也再三叮囑關羽,荊州之地極其重要,萬不可擅離職守。可結果呢,關羽根本沒有把劉備和諸葛亮的叮囑放在心上。眼看自己大哥和三弟在巴蜀地區摧城拔寨,而自己卻在荊州之地坐享清福,手癢難耐,在劉備進攻漢中之時,眼看樊城之地空虛,關羽自作聰明,發動樊城之戰,以為可以配合大哥劉備奪取漢中,讓曹魏兩面夾擊。結果哪知道,關羽自大所發動的樊城之戰,正是蜀國衰落的開始。

蜀國最早亡國,究竟誰的責任更大,你絕對想不到是他!

在樊城之戰初期,曹操派遣大将于禁率領七軍抵禦關羽的進攻。關羽在天時的幫助下,水淹于禁七軍,獲得大勝。于是關羽又開始得意忘形,趁着曹軍受到大挫,下令三軍猛攻樊城,樊城岌岌可危。至此,關羽威名名震中原。曹操開始勾結東吳孫權,許諾給予東吳江南之地。東吳做夢都想奪回荊州,這次得到曹操的許諾,更加堅定孫權趁關羽攻打樊城,荊州兵力空虛之際奪取荊州的想法,于是連夜召集呂蒙商讨計劃。

樊城久攻不下之時,關羽居然将全荊州的兵力盡數調往樊城,雖然在荊州之兵的增援下,關羽拿下樊城,但是此時荊州基本算是一座空城,呂蒙趁機通過白袍僞裝,一路兵不血刃拔掉哨卡,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荊州,而且吳軍行動迅速,荊襄九郡不日便盡入東吳手中。關羽知道荊州丢失後,氣急敗壞揮軍回援荊州,此時已晚,荊州城牆堅固,而且又吳軍重兵把守,關羽隻得退走麥城。

蜀國最早亡國,究竟誰的責任更大,你絕對想不到是他!

曹操和東吳都不會輕易放過關羽,于是雙方夾擊關羽,關羽不幸被呂蒙斬殺,身首異處。劉備聽聞後大怒,揮軍百萬讨伐東吳,結果在夷陵又被呂蒙火燒連營七百裡,遭遇大敗,損失慘重。蜀國剛剛建國,結果蜀國精銳在夷陵一戰損失殆盡。劉備敗走白帝城,最後也是憂郁成疾,一命嗚呼。

荊州的丢失讓蜀國徹底進入到被動局面,蜀國實力遠遠不及曹魏和東吳。當初如果關羽牢記諸葛亮和劉備的叮囑,不貪功冒失,也不至于丢失荊州,蜀國也不至于陷入全面戰略被動局面。而這一切的問題都是由于關羽的擅離職守驕傲自大所引起的連鎖反應。

對此,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大家一起探讨!

作者:國學那點事。每日一讀,貴在堅持,你若喜歡,歡迎支援。

國學那點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