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并标星電動星球 News
每天打卡閱讀
更深刻了解汽車産業變革
————————
導語:smart 全新概念車全球路演,量産車明年上市,群雄并起的豪華純電汽車細分市場,會不會迎來一個異軍突起的 X 變量?
smart 的新款純電動汽車終于要來了。
之是以說新款,是因為早在智能純電潮流還沒有席卷世界之前,smart 品牌就曾經作為奔馳體系的新能源急先鋒,率先做出了電動化的嘗試。
當電動化趨勢疊加上智能化,smart 決定好好與過去告别,然後狠狠擁抱未來。

今年 9 月份 IAA 慕尼黑國際車展上,smart 宣布将成為新奢純電汽車科技品牌,并且釋出了品牌全面煥新之後的首款概念車——全新精靈#1 概念車。
精靈#1 概念車不僅是全新 smart 的首款智能純電概念車,它還同時帶有 smart 旗下最大的車型、首款 SUV 車型、首款支援 OTA 的車型等等一系列「第一次」。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聊聊 smart 在精靈#1 概念車上給出了怎樣的誠意,以及曾經以城市交通先驅形象,在奔馳體系下精準定位的 smart 品牌,在智能純電時代如何繼續扮演「奔馳的急先鋒」。
一、當純電碰撞新奢,這樣的設計你能接受嗎?
聚焦于豪華微型車,曾經讓 smart 成為細分領域唯一的選擇。
當年需要一輛城市小精靈,同時不願意犧牲态度和格調的汽油車使用者,基本隻需要考慮買 smart fortwo 還是 forfour。
這也是精靈#1 概念車外觀上最顯眼的特點,與以往的 smart 相比,它「長大了」。
概念車為長寬高 4290x1910x1698mm、軸距 2750mm的緊湊型四座 SUV。如果不考慮它的緊湊車身,它的寬度和高度已經接近中型 SUV。
正因如此,概念車走出以往舒适區的定位,才顯得特别勇敢。
全新品牌、全新的智能電動賽道,精靈#1 概念車的設計語言也在繼承中演變。
「感性·靈銳」,是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團隊為 smart 品牌量身打造的設計哲學。
最終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則是精靈#1 概念車在緊湊型 SUV 的外觀尺寸下,擁有堪比更進階别車型的内部空間。
精靈#1 概念車大幅度簡化了 smart 以往車型的車身線條,僅用幾根曲線勾勒出整體車身輪廓,很符合純電時代重流線、重風阻優化的思潮。
概念車的車頂使用了金色環形設計,結合突出車頂輪廓的小尾翼,加上沒有 B 柱參與視覺呈現,整體的感覺靈動且不雜亂。
沒錯,精靈#1 概念車使用了無 B 柱+無框對開門設計,從車頂到車身的線條,都保持了渾然一體。
除了新的設計哲學,精靈#1 概念車還希望突出 smart 品牌「擁抱對立」的價值觀——比如和圓潤上半車身和諧共存的,比以往 smart 車型都要動感的 21 寸超大輪毂。
燈,同樣是精靈#1 概念車展現「科技+新奢」定位的重點。
點亮之後,多種燈光設計遊走于概念車的車身,比如車頂金色圓環後部的 smart 發光 LOGO,以及射門下方護闆處的迎賓 LED 燈帶,smart 辨別性的三角形元素完好融入精靈#1 的 Y 型尾燈/頭燈裡面。
另外,概念車配備了環車身智能音樂燈語系統,可以讓外飾燈光與車載音樂進行互動——事實上不止外觀,精靈#1 内飾門闆上的律動燈,同樣可以與 Beats 定制的音響關聯。
進入車内,無框對開車門包裹住的,是全新的 smart 風格内飾,除了依舊圓潤的線條,無論是科技感還是空間感,都更具未來範。
盡管和 smart forfour 一樣是四座車型,但更寬闊的車身和純電平台的空間使用率,搭配進一步提升視覺空間的沉浸式天幕玻璃,讓精靈#1成為了最寬敞的 smart。
那麼問題來了。通過這樣風格的概念車,量産後的車型你期待嗎?對于買車越來越看顔值的年輕一代,這樣的外觀會是殺招嗎?
二、這個時代,不智能一點敢叫 smart 嗎?
smart 的名字,其實很适合智能時代。
1998 年 smart 品牌登場時,它更多代表了「smart」這個單詞的另一面:衣着合時、整潔光鮮的都市高端人群。
當汽車界的 2021 需要智能化,正值盛年的 smart 品牌,又能否比對這個單詞更深入人心的「聰穎、機敏」釋義?
精靈#1 概念車智能方面最直覺的體驗,是全新的智能座艙。
概念車是一款沒有儀表盤的 smart,所有相關操作和顯示,都會通過中控台上的 12.8 英寸觸控屏承載。
smart 為這塊觸控屏設計了全新的車機系統,「靈感星球」。除了标準的數字服務生态、語音助手以外,靈感星球的差異化主要展現在「精緻感」,也就是标志性的全新「幾何折線UI/UX」使用者界面及互動設計風格。
而智能座艙背後的電子電氣架構、輔助駕駛等等,smart 似乎做得比奔馳體系裡面的兄弟車型更加激進。
75% 的 ECU 可後期 OTA 更新,這是 smart 品牌智能化讓我們印象深刻的數字。這意味着量産車的各項功能,都有機會通過軟體更新,提供更好的使用者體驗。
此外,精靈#1 概念車搭載了全新的中央內建計算架構,号稱可集中控制資訊娛樂系統、駕駛輔助系統、電驅電控系統、電子/電氣系統等四大核心子產品。
像是智能泊車輔助、ACC、領航輔助、車道保持、緊急避讓等L2+級功能,也會是未來量産車的基本操作。smart 的超級 APP 已經正式上線,除了目前已有的社群功能,未來還會提供包括數字鑰匙等車控功能。
那麼問題又來了。賣車賣配置,在越來越拼人機互動的智能化時代,開這樣的車會讓你覺得特别炫酷嗎?年輕人是不是更喜歡有點科幻感?
除了智能電動,新 smart 也會走上「生活方式」賽道。或者應該換個說法,smart 作為第一批主打「生活方式」的汽車品牌,如今要以智能互聯的形式,全新出發。
如何在移動互聯時代激活向往 smart 的年輕使用者,成為了 smart 造車以外的重點規劃。
圈層、社群、周邊、聯名,是新 smart 給出的答案。
其中圈層和社群,指的是 smart 新版 APP 裡面的車友會和愛好社群——盡管新車還沒到,但 smart 的老車主和品牌愛好者積澱依然在,充分利用是對的。
而周邊和聯名,指的則是 smart 旗下的全新生活方式品牌 smartidea,以及與 Beats 聯名的合作單品等等。
三、這樣的 smart 是「奔向未來」的激進力量嗎?
聊完車,我們來聊聊曆史。
從誕生開始,smart 就被打上了奔馳家族裡最精緻、最可持續的标簽。小而美,是對 smart 以往成績的精準總結。
但另一方面,smart 還是奔馳旗下最激進的電動化子品牌,無論曾經或現在。
早在 2007 年,smart 就推出了第一款量産純電車型——smart Electric Drive。使用經典的兩門兩座設計,配備了 30kW 的電機,最高時速 120 公裡,NEDC 工況續航 110 公裡。
smart Electric Drive 發展到第三代之後,被冠以 smart EQ 的名字。但實際上,smart 的電動化程序,甚至比奔馳的 EQ 系列還要早接近 10 年——EQ 系列于 2016 年正式釋出,首款車型 EQC 則已經要到 2019 年了。
但比起單純的推出電動車,更能展現 smart「奔馳先鋒」定位的,其實是放棄燃油車。
2019 年 5 月 14 日,smart 推出了#21 系列限量車型。
這 21 輛 smart fortwo,成為了 smart 品牌最後的燃油車。從那天起,smart 成為了一個隻制造純電動汽車的豪華車企,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放棄汽油車,隻制造純電動汽車的車企。
負責#21 的設計師 Konstantin Grcic當時這樣說:「它也象征着 21 歲的大部分意義:自由、打破界限、突破」——2019,正好是 smart 品牌第一款車型誕生 21 周年。
四、明年量産的 smart 純電 SUV,你看好嗎?
smart 是微型車領域脍炙人口的豪華品牌。
汽油時代,人們對 smart 的印象,往往是中大型豪華車主的代步神器,又或者是 CBD 大忙人的通勤伴侶。
當 smart 入局純電智能,微型車的上司者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期待?精靈#1 概念車是個好的嘗試,希望量産車型繼續給我們驚喜。
最後給大家一道讨論題:smart 新車賣多少錢,你們能接受?
(完)
P.S. 電動星球社群有獎活動來啦,點選進入電動星球小程式,參與 smart 品牌話題讨論,即可獲得豐厚獎品,加入電動星球 smart 社群,還有更多福利哦!
星球文章推薦
「添加電動星球小助手 加入星球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