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健身的Flag,怎樣才不會倒?《自然》:科學家比較了50多種方案

▎藥明康德内容團隊編輯

健身房辦了年卡,結果隻去洗了三次澡就閑置;計劃每天運動app打卡,結果上次登入已經是三個月前;暗下決心每周末都要去跳操,結果加班錯過一次課就再也沒去過……是的,并非隻有你一個人立下的健身flag很容易倒。

健身的Flag,怎樣才不會倒?《自然》:科學家比較了50多種方案

▲上一次跑步是什麼時候?(圖檔來源:123RF)

盡管運動的健康益處衆所周知,但如何堅持定期運動卻是難題!健身房小哥天天給你發消息,運動app時不時彈出提醒……到底采取什麼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幫助人們保持運動習慣呢?事實上,這個問題引起了一群科學家們的關注。

來自15所大學的30名科研人員展開了一項前所未有的超大型研究,一口氣評估了53種不同的激勵方案,試圖找出激勵人們健身的最佳方式。他們的研究結果近日登上了頂尖學術期刊《自然》。

健身的Flag,怎樣才不會倒?《自然》:科學家比較了50多種方案

研究人員與一家在全美擁有60000多名會員的連鎖健身房取得合作,通過随機對照實驗,同時測試了這些不同的方案,比較一個月以後哪些激勵條件讓會員增加了去健身房鍛煉的次數。

這些方案中的激勵條件包括制定每日或每周的健身計劃,定期發送激勵性質的提醒文字,在鍛煉時免費提供有聲節目,增加趣味性的活動,記錄體能名額,為來健身房的會員提供答疑,打卡積分可以兌換電商優惠券,等等。

健身的Flag,怎樣才不會倒?《自然》:科學家比較了50多種方案

圖檔來源:123RF

結果顯示,激勵人們多去健身還真是不太容易,大部分激勵措施并沒有取得人們預期的效果,在這一個月裡,隻有不到50%的方案讓會員們增加了每周去健身房的次數,頻率提高了9%~27%。

在五花八門的激勵條件中,研究人員發現,少量金錢獎勵帶來了比較好的督促效果。具體采取的做法是,每次去健身房打卡都可以獲得一定積分,這些積分能在電商網站兌換兩毛錢。而效果最好的激勵條件是,當會員錯過一次健身計劃後,再次去健身房時給予額外積分獎勵,相當于可以多兌換幾分錢。

不過,當為期一個月的實驗結束以後,研究人員跟蹤測量發現,絕大部分方案都會失效,會員們去健身的頻率又回到了實驗前,僅有8%的實驗條件持續改變了人們的運動習慣。“停止激勵措施後,大部分增益消失,這表明應該持續提供激勵措施。”研究人員指出。

健身的Flag,怎樣才不會倒?《自然》:科學家比較了50多種方案

▲很難說服人們多鍛煉,除非鍛煉可以有錢拿?(圖檔來源:123RF)

主要研究作者、賓夕法尼亞大學的Katherine Milkman教授說,如今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将健身融入日常生活非常重要,而多去健身房是實作這一目标的方法之一。研究人員通過這個超大型研究模型,在幾十種改變行為的不同幹預措施之間進行比較,希望由此獲得的見解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人類的行為,并有助于制定更好的公共政策,以提升人們的健康水準。

至于我們自己如何養成更健康的健身習慣呢?也許你可以設定一些可實作的目标,比如每周去健身房2次,或是每周跑量增加10%,一個月後,成功達成目标的話就給自己一些小小的獎勵,比如買件新的運動服。此外,錯過一次鍛煉也沒關系,鼓勵自己随時重新開始,flag倒了可以再立嘛!

當然,你或許還可以把文章轉給你的健身教練,讓他給你鼓(fa)勵(qia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