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全新第二代傳祺GS8(以下稱第二代傳祺GS8)正式上市,售價18.68萬-24.68萬元。
對廣汽傳祺來說,這款車的意義不僅是一款車。
如今的廣汽自主品牌中,廣汽埃安表現突出,而對曾經的支柱廣汽傳祺來說,當傳祺GS4所帶來的紅利已消失殆盡,現在的廣汽傳祺,需要的是一款能夠扛起銷量大旗的車型——這是第二代傳祺GS8對于廣汽傳祺本身的意義。
對整個自主領域來說,傳祺GS8的意義同樣重大。
當漢蘭達占領中型SUV市場多年,還沒有旗鼓相當的對手出現時,第二代傳祺GS8便被寄予厚望,成為了這個領域自主品牌的希望。

超越自己 是變革的動力
2015年,廣汽傳祺推出傳祺GS4,憑借着新設計、大空間等優勢,傳祺GS4在當時創造了單月銷量近4萬輛的好成績,一時之間,傳祺GS4成為了當時紅極一時的車型。
後來,時空轉變,合資與自主品牌的戰火燒到了中大型SUV領域,在傳祺第一代GS8推出之前,中國品牌在這個領域,沒有一台在終端市場赢得認可的産品。從2016年10月26日上市之後,首代GS8在細分市場上所取得優異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而當時間來到2021年,消費者的需求又有了全新的變化。作為旗艦車型,想要赢得消費者的傳祺GS8不能僅僅是換代那麼簡單,當然,廣汽傳祺也深知這一點。于是,我們在第二代傳祺GS8上幾乎完全看不到上一代的影子。
采用全新設計語言的第二代傳祺GS8,“展威翼”和“龍鱗翼”兩種格栅造型,這樣的設計,在亮相之初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用以往的審美思維,确實很難接受它這樣的造型。因為過去對汽車的審美思維就是中庸之道。賣得好的車,無一例外都是比較中規中矩的車——哪怕被叫做“大嘴”,其格栅的面積了不起也就占整個前面的二分之一,少能達不到第二代GS8那接近三分之二的比例。
而且,傳祺GS8的“大嘴”采用“鱗”的設計,一層層一列列地鋪面整個格栅。且這些“鱗”從上到下越變越小,越小越密集,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更是強化了其誇張的視覺效果;傳祺GS8的“展威翼”則内斂不少,但也隻是展現在進氣格栅的面積上。兩者走向不同的風格,相比龍鱗翼,展威翼更顯現代感。
這樣的設計,毫無疑問,是耀眼奪目的,是超脫過往我們對汽車的審美慣性的,是以非議當然是少不了的。但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事實便是,審美是會随着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現在我們并不知道第二代傳祺GS8能否引領新的潮流,但它确實做到了在設計上的大膽突破。
在尺寸上,第二代傳祺GS8也誠意十足。相較上一代,其整車長度增加了145mm,達到4980mm,而軸距則增長了足足120mm,達到了2920mm,車寬不似前兩者增長之猛,但也增加了40mm,這樣的尺寸在同級合資對手中已經屬于領先了。
再加上其六座和七座兩種靈活多變的格局,也讓第二代傳祺GS8有了更多種生活場景和可能。
除此之外,廣汽傳祺GS8在科技感上,不僅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同級。
由于車長近5米,廣汽傳祺GS8在車内空間上更加舒适,全新的墨玺綠配色色調、換擋球頭“守護權杖”、 14.6英寸超大中控屏+12.3英寸全貼合液晶儀表等,将科技與豪華充分彰顯;雙擎系列内飾配置高端麂皮材質覆寫的全車門内闆飾闆,并通過冷黑鉻電鍍材質點綴,配合一體式車身,将豪華尊貴的氣場拉滿。
“混動化+智能化” 傳祺GS8的戰略意義
11月19日,在2021廣州車展上,廣汽傳祺釋出了為實作碳中和而制定的“混動化+智能化”雙核發展戰略。不到一個月之後,傳祺GS8的上市則标志着這一戰略正式落地。
智能化方面,最值得稱贊的ADiGO 4.0智駕互聯生态系統,這套系統能帶來什麼?簡而言之,有了它,傳祺GS8就不再隻是一輛汽車,而是集智能迎賓、車載K歌、智能家居等于一身的,可移動的智能“第三空間”。
其中ADAS搭載了L2.5級智能駕駛輔助、540°透明車底和自動泊車/融合泊車等多種功能,全面減輕使用者的駕駛負擔。OMS則搭載了分神提醒、疲勞緩解、智能通風、視線亮屏、通話降音、情緒音樂、手勢切歌等智能化功能。并且,ADiGO 4.0還具備海量的應用商店及小程式等豐富的生态應用,全方位打造更安全、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智能化用車體驗。簡單來說,就是讓開車、用車更簡單。
“混動化”則代表着廣汽傳祺更多的未來。
事實上,廣汽集團布局“混動化”已久,自主研發的GMC混動系統最早可追溯至2009年,至今已積累了 10 年以上開發經驗,技術成熟、可靠。除自研系統之外,廣汽集團選擇引進豐田全新第四代THS混合動力系統,它已經有超20年的技術積累,曆經四次疊代,已在全球收獲了超過1800萬使用者,安全可靠值得信賴。
豐田全新第四代THS混合動力系統,也是傳祺GS8的最重要标簽之一。
在動力上,傳祺GS8提供領航系列和雙擎系列兩種選擇。領航系列搭載具有“國産最強2.0T”之稱的钜浪動力2.0T GDI發動機+愛信第三代8AT動力總成,是中國品牌最強2.0T+8AT,最大扭矩400N·m;而混動車型則采用了2.0TM發動機+全新第四代增強版THS Ⅱ 豐田混合動力系統。
這意味着,傳祺GS8是首款搭載豐田THS混動技術的中國品牌車型,同時也是全球首款采用2.0T發動機搭配豐田THS混動技術的車型。
得益于這套同級最強動力組合,傳祺GS8雙擎系列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9s,NEDC工況油耗5.3L/100km,正常狀态下,加滿一箱油可跑超過1000km,極限測試情況下一箱油行駛裡程可達2022公裡,在動力和油耗之間,得到了很好的平衡。
不僅如此,得益于GPMA-L平台,相比上一代GS8,全新第二代GS8駕乘舒适性整體提升24%、轉向響應提升28.3%、制動系統剛度提升30%、制動效能提升5%、四驅系統響應時間提升25%,操控性能也實作了提升。
這樣的資料,使傳祺GS8形成了全面優勢。
不知從何時起,“優勢”這個詞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自主品牌之中,優勢相較于誰?自然是合資品牌。
當坦克500爆單、比亞迪單車價格超越合資品牌、長安CS75PLUS優惠幅度小于合資品牌時,我們才慢慢發現,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的差距越來越小,那麼,一個新的課題擺在了眼前:
超越合資,自主品牌還需要做什麼?
事實上,今年汽車市場的資料很能說明問題。
從3月起,主流自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從32%一路增長至超過40%,而主流合資品牌則從46%一路跌至40%。至9月,兩者的份額差距僅有0.36%的差距,X型的份額走勢,首次迎來了交彙點。
交彙之後,自主品牌能否一直一路上揚,尚無定論,但從銷量排行榜上看,前十位車企中,合資品牌的優勢依然存在。但在筆者看來,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變小是現象,但自主品牌仍需在很多方面進行努力。
即使是在新能源這樣全新的賽道,自主品牌的優勢明顯,但合資品牌在技術儲備上,同樣有自己的優勢,對于自主品牌來說,體制以及技術的創新,缺一不可。
總的說來,新能源市場的發展有四大特點:第一是政策引領,政策在引領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第二是資本拉動,資本的力量拉着新能源車前進;第三是創新驅動,新能源車的生态和商業模式、組織架構、經營思想、客戶關系全都處于創新狀态;第四是科技和人才支撐,沒有科技、沒有人才,在新能源領域很難走遠。
資本和人,看似不相關,實則是密切相關的兩個因素。對于自主品牌來說,體制的改革與技術的創新同樣重要。資本的力量和企業發展成果、員工工作成果聯系在一起,既能降低生産成本,同時又能夠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技術方面,解決電動車的補能焦慮,也應該是自主品牌的努力方向。
電動車的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第一是裡程的問題,後來就是安全的問題,現在進入了充電便利性問題。随着電動車的滲透率提升,用電模式将會發生深刻變化,簡而言之,5分鐘、8分鐘充電80%,5分鐘充的電跑200公裡以上,這叫超快充,但是超快充樁的建設需要基礎設施投入。
這就意味着,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賽道上急于馳騁之時,配套基礎建設,就必須與新能源技術同步發展,積極儲備。
寫在最後:
有一種論調說,在2025年,自主品牌将全面超越合資品牌。
能否實作,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當我們用一款款産品不斷去擴寬競争賽道,擴大競争優勢時,這一天就會更早一天到來,而當中國汽車工業真正崛起的時刻,最終受益的還是中國消費者。
或許這就是坦克500、比亞迪DM-i、長安CS75PLUS以及傳祺GS8們的真正使命所在。
願這樣的目标早日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