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四軍有一位傳奇女将,被毛主席稱為“紅心女戰士”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傳說“共軍”中有一位了不得的女将,她的威名讓敵人聞風喪膽,她的腳有一尺長,走路一陣風,手使雙槍,左右開弓,是個極厲害的人物。

在紅軍的曆史上,能夠真正上馬打仗并且能指揮戰役的女将領并不多,那麼這位頗具傳奇的女子是誰呢?

美國記者史沫特萊與中國革命淵源頗深,她的母校是美國亞利桑那州郡大學,該校圖書館是史沫特萊衆多關于中國革命曆史檔案記錄的儲存地,由她拍攝的許多中共上司人照片是也是該館的重要館藏之一。其中有一張是抗日戰争時期,鄂豫邊區上司人李先念指揮新四軍遊擊戰時與戰友的合影。在這張照片中,出現了這位傳奇女将的身影,此人英姿飒爽、樸實親切。

新四軍有一位傳奇女将,被毛主席稱為“紅心女戰士”

她叫陳少敏,是抗戰中叱咤鄂豫邊區的新四軍女将領,被毛主席高度地贊賞為“白區的紅心女戰士,無産階級的賢妻良母”,史沫特萊親切地稱她為“陳大姐”。

1977年的今天,陳少敏與世長辭。雖然陳少敏離開了,但她的傳奇故事卻永遠留在人民的記憶中。

1939年1月,時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兼任豫南遊擊隊政委陳少敏率領一支武裝,來到鄂豫邊區,與李先念、陶鑄會合,接替錢瑛擔任鄂中區黨委書記,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戰鬥生活。

為了鞏固鄂中抗日根據地,陳少敏和李先念首先指揮部隊消滅了漢奸李又唐的8個大隊近3000人,随後又組織了新街戰鬥,一舉殲滅日軍100多人。從此,陳少敏和李先念名聲大振,日軍和漢奸再不敢輕舉妄動了。當時,根據地人民這樣傳頌她:“陳大姐一到,老百姓開門睡覺。”日寇漢奸和國民黨頑固派則這樣形容她:“身騎戰馬,雙手開槍,要打你的眼睛,不會錯打鼻梁。”陳少敏被看成了一位神出鬼沒的女将。

1940年初,史沫特萊輾轉來到鄂豫邊區,考察并了解新四軍的抗日活動。當時接待史沫特萊的人,正是中共鄂豫邊區黨委負責人陳少敏。她向史沫特萊介紹了新四軍遊擊戰争和邊區婦女運動的有關情況。

新四軍有一位傳奇女将,被毛主席稱為“紅心女戰士”

圖:陳少敏

1939年6月11日,在京山縣的養馬畈村,陳少敏主持召開了在鄂豫抗日遊擊戰争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養馬會議,會議傳達了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關于抗日根據地的6條訓示,讨論鄂南、鄂中黨的抗日力量統一問題。會議決定,成立新四軍鄂豫獨立遊擊支隊,李先念任司令員,陳少敏任政委。在李先念、陳少敏的上司下,這支遊擊隊發展到近萬人,1939年11月,被統一整編為鄂豫挺進縱隊。

與此同時,鄂豫邊區的婦女解放運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

1940年3月8日,鄂豫邊區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召開,陳少敏負責這次大會的上司工作,并力邀史沫特萊參加。在3個月前,史沫特萊曾在安徽省立煌縣做過關于“世界婦女動态”的演講,她認為,“中國得不到自由解放,則婦女就不能如男人一樣的進步和發展”。史沫特萊在事後的回憶文章中寫道:“遊擊隊婦女工作的上司者是一位被人們尊稱為‘陳大姐’的人,她告訴我,她們馬上要召開來自敵後11個地區的婦女會議,希望我去談談國際婦女運動和中國婦女在抗戰中的成就。”

在當時的鄂豫邊區,廣大婦女不僅縫衣織被、護理傷員,還成立了婦女救國會等宣傳抗日的組織;不但動員家中的男子上前線,自己也積極報名參加新四軍或遊擊隊。對于邊區的婦女解放運動,史沫特萊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肯定。

1941年是尤為艱辛的一年,除了軍事“圍剿”,國民黨頑固派還實行經濟封鎖。米糧奇缺,物價瘋漲,幾十年不遇的大旱更是雪上加霜,部隊供給十分困難。

有戰士患上了瘧疾,陳少敏把奎甯分給戰士,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去照顧他。

為了解決幾萬将士和上千萬群衆的生存問題,陳少敏在鄂豫邊區發起了生産自救運動。她以身作則,紡線織布、開荒種地。當時,甚至還有一首民謠是這樣唱的,“陳少敏種南瓜,種的南瓜人人誇”。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旱災,陳少敏又發動了“千塘百壩”運動,邊區軍民挖了1000多座水塘,100多座堤壩,沒有讓百姓食不果腹,反而莊稼豐收,生活富足。

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史沫特萊對陳少敏本人也産生了濃厚的興趣。陳少敏被稱為邊區的女将軍,當地甚至還有一種“女将軍”牌的香煙,封面就是陳少敏騎馬舉槍的飒爽英姿;她上馬能打仗殺敵,下馬能光腳插秧,她樸實親民的作風深受邊區群衆愛戴,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陳大腳”。

新四軍有一位傳奇女将,被毛主席稱為“紅心女戰士”

在征得陳少敏的同意後,由安娥擔任翻譯,史沫特萊開始了對這位新四軍女将領的專訪。為了打開話題,史沫特萊主動向陳少敏講述了自己的身世,這引起了陳少敏的共鳴。

随着交談的展開,兩位卓越的女性都在彼此身上發現了很多共同點:她們都出身貧寒,都在曆經磨難後堅定了革命的信念。采訪結束後,史沫特萊還興趣盎然地請陳大姐教她唱前幾天偶然聽到的一支歌,那是陳少敏在延安時學會的一首陝北小調。她讓安娥把歌詞翻譯成英文,并把曲調認真地記了下來。通過短短幾十天的交往,陳大姐的熱情、勇敢、堅毅都給史沫特萊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她們之間也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史沫特萊離開邊區那天,陳少敏還親自送她。幾個月後,史沫特萊為新四軍寄去了急需的醫療物資,還動員了一批教會醫生前往邊區工作。

史沫特萊撰寫的《中國的戰歌》和安娥著的《五月榴花照眼明》這兩本書以大量事實報道了新四軍抗日的真相,粉碎了國民黨炮制的新四軍“遊而不擊”“封建割據”的謊言。

皖南事變以後,根據黨中央的訓示,鄂豫挺進縱隊整編為新四軍第五師。李先念任師長兼政委,陳少敏任副政委。她繼續擔任黨政機關和群衆團體的上司,堅定地進行邊區的抗日遊擊戰争,最終使鄂豫邊區發展成為雄踞大江南北、橫跨5省交界的大塊抗日根據地。

新四軍有一位傳奇女将,被毛主席稱為“紅心女戰士”

圖:1945年 新四軍第五師主要上司合影

編審:王海濤 趙 斌

主編:陳 曦 崔 明

編輯:馬愛傑 王亭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