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車評:豐田将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車,這種“引領”市場不需要

用民生視角報道汽車資訊/左右觀車12月14日海口報道——

疫情之下,一些企業為了自保,催生了不少“奇葩事”。我們拿豐田為例,該公司近日對外宣布,為應對供應鍊危機,今後将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車。此消息一出,市場難免嘩然。

車評:豐田将使用“瑕疵零部件”造車,這種“引領”市場不需要

瑕疵,本身代表的是“有問題”。而所謂的“瑕疵零部件”,柔和的解釋是指不存在使用問題和産品缺陷,但有輕微磨損或劃痕的零部件。在過去,這類“瑕疵零部件”是直接進行報廢處理的。但是,如果真要啟用瑕疵零部件,會不會是上面解釋的那樣輕微則很難說,畢竟在真正使用時還存在“把控難”的問題。

在過去都當作報廢品處理的瑕疵零部件,豐田卻一改常态要啟用它們,這說明了什麼?在左右觀車看來,一方面反映了這家企業在疫情面前有些束手無策,為了使公司利益最大化,不得不想出這一“下下策”;另一方面,豐田公司可能真沒考慮到市場的感受,以這種方式“引領”,确實給市場帶了一個不好的頭,相信有了豐田的此舉,以後效仿的企業不在少數——豐田這樣的老大哥都可以這樣做,别的汽車生産企業為什麼不可以?是以,豐田的舉動,可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一定影響。

另外,對于消費者而言,自然會想到,使用帶瑕疵的零部件,這樣的汽車會好嗎?如果使用有瑕疵的零部件的汽車之後,真的遇到跟使用了有瑕疵的零部件有關的問題時,這個賬應該算給誰?消費者如果這樣想了,且有了疑問并很難打消,他們還會買豐田汽車嗎?豐田的舉動,會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不過,豐田敢于将以上各種疑問排開,也許有自己的考量。豐田深信,瑕疵零部件不存在使用問題和産品缺陷,也就是說,它仍然算得上是“合格”的産品,即使用在新車身上,也不會有問題,甚至有些瑕疵零部件還很難被發現。如果真是這樣,瑕疵就不是什麼問題,那為何之前大家都不用呢?豐田的所謂“深信不疑”,跟消費者的想法會一樣嗎?

說到這裡,不知怎麼,竟讓我想起了掩耳盜鈴的故事,豐田不妨也去體會一下“掩耳盜鈴”。

在左右觀車看來,豐田真正的用意,恐怕還是為了自身利益着想。疫情之下,供應鍊危機已導緻豐田汽車的多個生産線停滞,産能下降,帶來的是銷量的減少,這對公司的營收以及淨利潤将産生深刻影響。為了優化成本,提高生産效益,改善收益,豐田甚至想到了啟用帶瑕疵的零部件,從中顯露出一些無奈。

我們尚不知道豐田會在何時啟用帶瑕疵的零部件造車。如果真用了,我們的疑問也來了——“開不壞的豐田”邏輯,還經得起推敲嗎?豐田從追求“完美”到降格為隻追求“足夠好用”,豐田還是那個令人心動的豐田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