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剛登上九五大位的時候,就曾經這樣感歎過:中原無良馬!确實,在那個時期,他需要盡快地穩固自己的政權,而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使用武力,可是在封建社會,沒有像如今的先進武器的時候,優良的馬匹就顯得非常的重要,而這也是中原人士最為缺少的。

是以朱元璋曾經下令四處搜羅,還曾經向日本購買過戰馬。可見在封建社會,馬匹的重要性。而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一個出産好馬的國家。可惜的是,曆史上關于它的記載非常少,如今我們也隻能通過出土的文物,來了解其當時的發展狀況。
很多人都認為良馬必定産于北方,确實,遼闊的草原和牧民豪爽的性格,都給了産生良馬的最好的條件。不過你知道嗎?不僅我國北方産好馬,這個國家位于我國南部,一樣有讓人羨慕的良駒。公元前278年,楚國一位偉大的将領率領士兵來到遙遠的西南,去平定那裡的叛軍。
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殺,他們取得了勝利。不過就在他準備回去向自己的國君描述這場戰争時,卻發現回去的路被秦國給截斷了。這個将領對自己的軍隊有着清晰地認識,他知道交戰是沒有什麼好處可得的,是以這次離家,就再也不能回到熟悉的地方去了,于是他幹脆帶着大家就地留下,建立了自己的王國,這就是後來的滇國。可惜的是,楚國的人們生活富足,環境适合居住,他們認為西南太過荒涼,根本不屑于在乎這個地方,是以曆史上幾乎沒有關于滇國的文字流傳下來。
這個國家就這樣生存發展了起來,直到漢武帝派兵來征讨,經過簡單的交戰,滇國國王就非常識時務地帶領全國上下投降了。從這時候起,他們就作為大漢的附屬,為了表示誠意,也為了獲得大漢的保護,他們每年向大漢納貢,漢武帝也賜了他們一枚王印。
而在此之前,這個國家的發展非常得順利。在《史記》中有這樣一個片段記載,大漢的使臣來到這裡,作為國王自然是按照禮儀對來者進行招待了,不過他對于當時自己所處的局面卻并不是很了解。就在宴飲的時候,國王多喝了幾杯,便問來使:你看我這國家如何?
使者自然是一片奉承,說國家富足,百姓安樂。國王又問:我這國家跟大漢比,誰更大?這個故事後來被人們流傳許久,人人都說這個國王太沒有眼光,對自己和周圍環境都沒有一個清晰地認識,沒有大局觀,不是個稱職的國君。可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這段話不正是說明了當時滇國國内的發展水準确實很好嗎?
滇國主要種植水稻,那裡的人們主食自然就是米飯了。但是由于臨水,是以他們也經常吃些魚蝦之類的。而且滇國人馬上功夫相當不錯,不打仗的時候男子就會出去打獵,是以很多野獸也是他們的食物來源。在滇國,男子主要負責重體力勞動,而女性就主要是進行農耕活動了。
與中原不同的是,那裡的女子還主持祭祀活動。在滇國,從上到下都是十分迷信的,他們相信現有的富足生活來自上天的恩賜,是以每年都要進行祭祀活動。根據出土的檔案,我們得知他們在祭祀的時候會圍繞在場所中心的主柱進行,而這根柱子上會綁着一個活人。在迷信的促使下,那時候的百姓甚至願意用自己的生命求得上天眷顧。
很多史書上都有說,中原王朝從滇國擷取牛羊馬匹等物,而且數量往往大得驚人。“滇池駒”就是令中原武将都流口水的好馬了,在中原人的傳說中,這種馬甚至是神馬的後代。一旦馴服,就會在戰場上大放光彩。東漢安帝喜歡養馬,在他的馬苑中就養着這種馬匹,深得他的喜愛。大家熟悉的諸葛亮,也深知滇國善養駿馬,當年他打到了這裡,就曾要求當地每年為他提供大量的戰馬,供軍隊使用。
與當時的中原相比,滇國不管是畜牧業的發展,還是其文明程度都已經非常高了,可是我們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卻非常之少。知道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專家意外發現了王印,自此更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結合史書上點點記載,再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專家終于将目光鎖定在了晉甯縣。
這裡的農民曾經無意中挖出了一些專家視為珍寶的青銅器,就在專家帶着錦旗,來到這裡表達感謝的時候,淳樸的農民卻大笑起來,原來這樣的物件他們挖出了很多,但是并不知道是幹啥用的,大都當做不值錢的廢鐵給賣了。
專家為此非常懊惱,但是也沒辦法,經過商量,他們送給村民很多糧食,希望他們搬離此處,因為接下來專家要在這裡大規模探索了。後來當地的農民大都也同意了,希望專家盡早找到更加有價值的文物,為我們揭開這一封存已久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