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一、猛烈懲罰

一戰後的巴黎和會上,協約國就如何懲罰戰敗的德國展開了曠日持久的争論。僥幸成為了戰勝國,50年内被德國兩度入侵的法國态度強硬,期間極盡羞辱德國之能事。僅為了占領德國薩爾區,法國的“老虎總理”克裡孟梭就與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吵得不可開交。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其實,三巨頭對德意志民族都有着深入了解,特别是長期與之為鄰的法國,對德國下手太狠意味着什麼,法國人很清楚。然而,在強烈複仇情緒裹挾中,“稀裡糊塗”戰敗投降的德國還是受到了超乎自己想象的嚴懲。

1、德國薩爾工業區由國際聯盟代管15年,期間法國可無償開采煤礦獲得補償;

2、萊茵河左岸劃為非軍事區,禁止德國駐兵設防;

3、向鄰國丹麥、比利時等割讓領土,尤其是新生的捷克和波蘭獲得德國大片領土,随之而來的還有世世代代居住于此的幾百萬日耳曼人。

4、嚴厲禁止德國與奧地利合并或組成任何形式的聯盟,雖然明知它們同文同種。

看着這一串懲罰措施是不是格外眼熟,這不正是德國發動二戰的一個個前奏嗎?從這裡亦可看出二戰是一戰的延續。所不同的是,當時那幾個老道的政客預測德國可能會在30年後東山再起,豈料不到20年,對手就氣勢洶洶來複仇了。

二、創造奇迹

1923年,因魏瑪政府“惡意”拖欠賠款,法國和比利時派兵占領了德國魯爾工業區。德國勞工以長達八個月的大罷工予以還擊,最後雖保住了魯爾,但惡性通貨膨脹導緻德國經濟瀕臨崩潰。經此一鬧,債主法國再次領教了德意志民族不屈不撓的鬥争精神。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随着1929年經濟危機到來,德國索性終止了戰争賠款,經濟同樣深受打擊的協約國也無可奈何。希特勒上台後,燒起了消滅失業、重振經濟和建構社會保障體系三把火。短短五年時間,德國失業率降至驚人的1.3%,國民生產毛額增長102%,僅1937年一年,全德超過1000萬勞工享受了令人羨慕的帶薪休假。

與同時期美國的羅斯福新政相比,德國創造的經濟奇迹毫不遜色。如果希特勒不在後來發動戰争,這位民選的“元首”真有可能成為德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政治家。

重振經濟的同時,希特勒當然不忘一戰“未竟的事業”。經過秘密重整軍備,短短幾年時間,德國空軍力量就超過英國,陸軍力量更是超過“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法國。

三、卷土重來

1935年,國聯代管德國薩爾工業區15年正好到期。按照凡爾賽和約規定和德國的要求,薩爾地區舉行全民公投決定“跟”法國還是德國。德意志民族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再次呈現在世人面前,高達98%的薩爾地區人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德國。

1936年3月,德國公然出兵占領了萊茵非軍事區。度過了希特勒後來稱為“一生中最緊張的時刻”,英法嘟囔幾句竟然沒下文了。希特勒賭赢了,協約國的色厲内荏被他看得一清二楚。當年8月,德國成功舉辦了柏林奧運會,納粹趁機大肆渲染強盛的國力,德意志民族空前的團結和強大令全歐洲為之膽顫。

經過一系列精心籌劃,1938年3月,德國和奧地利“合并”,當納粹黨人在維也納升起他們的旗幟時,“從波希米亞山和喀爾巴阡山一直到亞得裡亞海的整個中南歐都燃燒起來了”。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英法很清楚,一旦德奧合并,德國獲得的不僅是那些領土,還有令人生畏的戰略縱深和通往地中海的出海口。臨亞得裡亞海的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對德國向來“友好”,日耳曼戰車從北海到地中海縱貫歐洲大陸,協約國最為擔心的一幕還是出現了。

四、東西博弈

半年後,德國向捷克斯洛伐克開刀了。蘇台德地區位于德捷邊界,希特勒時刻把那裡居住的300多萬日耳曼人“挂在心上”。元首直言不諱:“蘇台德必須回歸德國,隻有這樣他們才能有安全保障。”

當年在巴黎随意劃分領土的協約國坐不住了,為解決德國人“訴求”,英法首腦急忙展開謀求歐洲和平的外交。年近古稀的英國首相張伯倫三次飛往德國面見希特勒,大英帝國首相忙碌的身影穿梭于海峽兩岸,其敬業精神着實令人欽佩。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起初,捷克斯洛伐克自持有英法撐腰,同時又與蘇聯有同盟,總統貝奈斯斷然拒絕了德國的要求并進行全國總動員。看到捷克人“不識時務”,英法一同上來施加壓力。英國人以停止援助相威脅,法國人以解除同盟相威脅,無奈之下,貝奈斯态度軟化了。

捷克答應将居民中日耳曼人占一半以上的地區交給德國,希特勒對此嚴詞拒絕。9月27日,希特勒下令德軍7個師進入德捷邊界待命,從9月28日起實行德軍總動員。

在當天的集會演講中,希特勒叫嚣:如果10月1日蘇台德還不回歸德國,我希特勒就是第一個沖進捷克斯洛伐克的士兵。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30日,德意英法四國首腦簽署了将蘇台德地區割讓給德國的《慕尼黑協定》。事畢,一直在隔壁房間等候的捷克斯洛伐克代表才被帶進會議廳。迫于多方壓力,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不得不在德國限定的6小時内接受了現實。

經此一劫,捷克人心裡哇涼哇涼的,回想20年前“誕生”之際,協約國是多麼疼愛自己。如今德國人逼上門來,盟友不僅不出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更為心寒的是,不安分的波蘭還趁火打劫搶占了捷克的切欣地區。

波蘭人不懂唇亡齒寒的做法實在令人不齒,這一侵略行徑與英法的背叛共同促成了捷克很快投向德國。一年後德國閃擊波蘭,捷克人出現在進攻波蘭的大軍中也就不足為奇了。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五、技高一籌

四個大佬醞釀了慕尼黑陰謀,而作為當時一支歐洲不容忽視的強大力量,斯大林上司的蘇聯在做什麼?不得不說,慕尼黑協定給了蘇聯所倡導的“集體安全政策”以緻命一擊。

看似置身事外的蘇聯一直在關注着慕尼黑動向,英法對德國的綏靖意欲何為?斯大林自然洞若觀火,不能不對英法禍水東引的陰謀有所警惕。慕尼黑協定後,蘇聯以蘇捷同盟為由主動向捷克斯洛伐克伸出援手。

蘇聯政府承諾給予捷克軍事等各方面援助,蘇聯紅軍可進入捷克保障其安全。也許是和後來波蘭人同樣“兩權相害取其輕”的想法,捷克人很幹脆地拒絕了蘇聯的好意。正如總統貝奈斯所言:蘇聯人來了就不走了。

慕尼黑陰謀,唯有好心的斯大林伸出援手,小小捷克竟然還不領情?

一年後的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橫空出世,全世界驚詫之餘,對蘇聯綏靖納粹的做法大加譴責。然而時至今日,俄羅斯仍堅稱:“這都是被《慕尼黑協定》逼出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