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1905年出生在新縣田鋪鄉許家合村一戶貧苦農家。
八歲那年,許世友進了嵩山少林寺做雜役,得法名“永祥”。許世友在少林寺苦練了八年,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練就了一身好功夫。後來,許世友回憶說:“我八歲開始到少林寺學武,在少林寺這些年中,我學會了十八般兵器,也學過飛檐走壁,我下了苦功夫。碗口粗的樹我一口氣能捋斷好幾棵,十二個銅子摞起來,我一刀下去能劈成二十四片,一丈多高的房子,我一躍而上片瓦不碎。”

十六歲那年,許世友離開少林寺回到了家鄉。在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吃飽飯,在颠沛流離了一段時間後,許世友決定去投軍。
許世友到了信陽,找到了一支軍隊,但因他年紀小,部隊沒有收留他。後來,一個老鄉告訴他:“你去洛陽吧,吳佩孚的部隊在洛陽招兵,收童子軍。”于是,許世友從信陽徒步走到洛陽,參加了吳佩孚的軍隊。他被配置設定到了第十五軍一師步兵團一連二排。
幾年後,第十五軍一師編入湖北省防軍獨立第一師。許世友擔任師步兵團四連連長。
許世友當連長期間,發生了一件事,使得他感到十分窩火,這促使他決定離開舊軍閥隊伍。
事情是這樣的。
1927年,許世友所在的步兵團奉命進駐蕲水地區圍剿山匪。
一天晚上,步兵團團長嚴風宜帶着一幫人闖進了許世友的房間,繳了他的槍。嚴風宜大喊道:“把他抓起來,給許世友戴上手铐、腳鐐。”
這是什麼情況?被戴上手铐、腳鐐後,許世友一頭霧水,忙問道:“嚴團長,這是咋回事?俺犯了啥錯?為何要抓俺?”
嚴風宜怒道:“犯了什麼錯?你們幹的事你還能不知道?還敢嘴硬!還在裝迷糊!給我狠狠地打!看他認不認。”
執法士兵拿着皮帶、皮鞭使勁地抽打着世友。他被打得皮開肉綻,昏了過去。嚴風宜下令将許世友關押起來。
三更半夜時,許世友被疼醒了,喉嚨又幹又渴,他坐起來對門口的看守士兵說:“老弟,老弟,俺口渴了,麻煩你們給俺點水喝吧。”
看守士兵冷笑一聲,說:“你想喝水?做夢吧!團長說了,不讓給你吃飯,也不能給你喝水!你想喝?天亮後,槍一響,你去找閻王要水吧!”
聽了這話,許世友怒火中燒,怒道:“我曰!你們冤枉俺,不分青紅皂白打俺,還不讓俺喝水!俺要跟你們拼命!”說罷,他運功發力,兩手一掙,“砰”的一聲,手铐斷了!
見此情景,看守士兵吓得渾身顫抖,趕緊跑去向團長報告。
嚴風宜跑來一看,大驚失色,他早聽說許世友是少林出身,武功高強,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于是,嚴風宜呵斥看守士兵:“你們怎麼亂來?趕緊給許連長喝水,而且好吃好喝伺候着,要讓許連長吃飽吃好。他的事正在調查,等查清楚了再處理。”
幾天後,嚴風宜帶着酒水面帶笑容地前來看望許世友,并親自為他打開腳鐐。
嚴風宜說:“許連長,誤會了,誤會了。讓你受苦了。事情調查清了!是你們連的一個班長犯了事,他瞞着你帶着幾個兵外出時犯了紀律,搶了老百姓的東西。這件事你蒙在鼓裡。那天,打錯了你,實在是對不起了。今天來給你道歉了!”
說罷,嚴風宜拿出大洋給許世友,說是療養費。
嚴風宜雖然道了歉,但許世友的心情仍然不佳,情緒低落,心中很窩火,十分郁悶。
幾個月後,許世友出任省防軍一師一團六連連長。他帶領一個連的弟兄到鄂東地區招兵買馬。一天,許世友在一家山貨店裡結識了同鄉傅孟賢,二人一見如故,成為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傅孟賢是進步青年、秘密黨員。有一天,傅孟賢請許世友喝酒。一番長談後,傅孟賢誠懇說:“仕友(世友)老弟,你為人正直,敢于路見不平,有強烈正義感。舊軍閥隻為升官發财,經常克扣軍糧,喝兵血,欺壓窮人!幹脆,咱倆前往黃安或麻城,參加紅軍隊伍去!”
“紅軍隊伍?俺聽說過!紅軍是窮人的救星,是為窮人打天下的。好!事不宜遲,咱們立即行動吧!”許世友高興地說。
之後,兩人研究好行動路線,日夜兼程一百多公裡到達了麻城附近楊泗寨,找到了紅軍隊伍,參加了紅軍。從此,許世友走上了革命道路。
參加革命後,許世友英勇善戰,屢建奇功,為解放事業立下不朽功勳。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授銜時,他被授予開國上将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