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1855年3月,八旗第一名将僧格林沁攻破連鎮後,在叛徒施紹垣引導下,林鳳祥在道地中被俘虜,押往北京受淩遲處死。拿下連鎮之後,僧格林沁率8000蒙古、東三省馬隊前往高唐,執行兩個任務。其一、增援攻城清軍,拿下城池,活捉李開芳等所謂的“賊寇”,掃平中原。其二、奉命捉拿前線統帥勝保,将其押解回京給皇帝處分,誰讓這家夥攻城不利還屢次炫耀,搞得鹹豐很惱火。僧格林沁8000兵馬抵達高唐,加上勝保所部、山東“練勇”,總計20000餘人,碾壓李開芳此時僅存的500餘守軍。500打20000,這對李開芳而言是個巨大挑戰,畢竟兵力過于懸殊,非人力所能為啊。不過,李開芳還是強行突圍,在20000人眼皮底下殺出去,連跑40餘裡,去馮官屯駐守。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為何李開芳選擇駐守馮官屯這小村落,而不是一路南撤回到蘇北、安徽,彙合西征軍呢?傳統看法認為,李開芳戰術保守,沒能抓住有利時機,錯過了最後之活命機會。其實,認真研究起來,說戰術保守未必準确。當然,之前北伐軍屯駐靜海、獨流、阜城、連鎮等地确實是保守戰術,不能血戰突圍,最終導緻這支2萬餘精銳老兵全軍覆沒。此時,李開芳依然沒有一路南撤,火速退往安徽、蘇北等“撚軍”活動地盤,尋找戰略盟友,看似很保守之戰術,實則是無奈之舉。500餘人,缺衣少食、彈藥補給全無,若是不尋求補給基地,收集點物資,豈不是餓死?再則,僧格林沁率兵20000餘,其中馬隊占據絕大多數,機動性很強,李開芳能跑得赢嗎?饑腸辘辘的500殘兵,與蒙古騎兵玩野外“追逐戰”,無異于找死。可以說,李開芳很無奈,他隻能先找個落腳點,再策劃行動。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進入馮官屯後,李開芳500餘人有了糧食補給,吃飯問題不大。可僧格林沁大軍随即追殺而來,太平軍隻能加強防守,保全自我。起初,李開芳500餘人占據附近3個村落,彼此互相呼應。但是,北伐軍人數太少,僧格林沁騎兵、步兵、炮兵一頓猛打之後,拿下2處村莊,李開芳隻能全力鎮守馮官屯一處,與20000與清兵玩“攻防戰”。馮官屯畢竟是個村莊,可利用之防禦工事有限,李開芳隻好帶兵沿着牆邊挖掘壕溝,以躲避清兵炮火;壕溝外邊土牆則鑿小孔,用于射殺進攻的清軍。500人确實不多,可李開芳防守得力,僧格林沁連續進攻六次,陣亡1500餘人,可依然無法靠近村莊。此時,僧格林沁從俘虜手中獲悉:“米糧尚多,足夠日用”,強攻肯定沒戲了,隻能另外想辦法。當然,也可以采取“長圍戰術”,困死對手。不過,此戰術耗費錢糧多,見效慢,鹹豐肯定不爽,勝保就是下場,僧格林沁不會不知道。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北伐軍有糧食,那就想辦法讓其吃不上糧食,餓死這500餘人,逼迫其突圍而出進行決戰,在野外幹掉他們。第一招,僧格林沁命人将附近糧食全部收割完畢,不給李開芳有吃飯的機會。第二招,征調民夫挖掘運河,引水灌入城内。水攻?你沒聽錯,也沒看錯,僧格林沁就是這麼狠,這麼“開挂”。馮官屯附近都是小河,怎樣玩水攻呢?很簡單,直接挖掘運運河,從幾十公裡外将運河之水引到馮官屯。不得不說,僧格林沁真能想,也真敢想。為了消滅北伐軍,鹹豐同意他這麼幹,一項“巨大工程”就此動工。當然,這也反映出兩問題:北伐軍确實能打、能熬,意志力很堅定,500人就讓20000清軍勁旅沒辦法;所謂的八旗精銳、勁旅,戰鬥力也不過如此,連500殘兵都難以搞定,清軍戰鬥力堪憂。能夠消滅北伐軍,不是八旗多厲害,而是大清國力擺在那,拼國力赢取勝利。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僧格林沁玩“水攻”,李開芳可不能坐以待斃,必須主動出擊了。沒錯,北伐軍就是這麼狠,500人主動出擊20000人,實在夠給力。4月14日,李開芳派部分精銳進攻清軍西南營壘,轉移對手注意力,自己則親率主力在靠近敵軍大營的城牆邊挖掘道地,而後沖出擊殺清軍。15日,再次偷襲清軍,将敵軍壕溝外炮台摧毀,李開芳親自帶兵沖鋒陷陣,清軍潰散,防線幾乎被突破。此時,僧格林沁率主力增援,李開芳手頭兵力有限,隻好撤回城内。區區500人,居然敢主動出來打,清軍一觸即潰,這還了得。對此,僧格林沁下令民夫趕盡挖掘運河,早日玩“水攻”,弄死這幫“長毛”。20日,“引水工程”竣工,僧格林沁下令水灌馮官屯;北伐軍糧草、物資、彈藥等大多被淹沒,掩體工事也被水淹,整個村莊成了一片汪洋大海,李開芳處境之艱難之可想而知的。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馮官屯成了“汪洋澤國”,李開芳隻能強行突圍而出,連續與僧格林沁血戰,試圖求得一線生機。如此,雙方繼續打一個月,僧格林沁攻不進村内,李開芳也突圍不成,雙方再次相持。不過,北伐軍沒了糧食、彈藥、掩護工事,自然難以長期堅持;僧格林沁則借助運河之水,玩“水攻”,率戰船攻擊村莊,處于明顯優勢之地位。5月31日,李開芳決定玩“詐降”,派人送信給僧格林沁,說願意帶所部歸順朝廷,幫助朝廷剿滅“長毛”。李開芳用意明顯,即是取得對方信任并放松警惕,而後突襲僧格林沁,玩“斬首行動”,做最後一搏。但是,僧格林沁也不傻,他識破李開芳之計謀,當李開芳等十餘人乘坐小船出來時,他立刻指令士兵将其捉拿,并押解至北京。清廷對其處置很簡單,直接淩遲處死(所謂的“割千刀”),李開芳、黃恣端、謝金生、李天佑,譚有桂、韋名傅、曹得相等7位悍将均遭此刑法,其中黃恣端表現最狠,臨死前還踢死一位劊子手,真乃英雄。

北伐軍悲怆之戰:500兵馬打20000勁旅,7位悍将遭淩遲處死

此次馮官屯之戰是太平天國北伐之最後一戰,也是最悲怆之一戰:500殘兵硬抗20000勁旅,堅持了兩月多月,還能主動出擊;清軍人多勢衆,結果卻靠挖掘運河,采用“水攻”才拿下這小村莊。由此也可以看出,晚清軍隊戰鬥力實在不怎樣,也難怪近代對外作戰屢次失利。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文獻:《太平天國戰争全史》、《太平天國軍事史》、《清史稿列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