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古人有着嚴格又細緻的劃分。演變到今天,為了更加友善,也為了适應如今快節奏的生活,很多原來細緻的區分都被今天的人們淡化了。比如,在中國古代,姓氏原本是兩個詞,姓指的是整個部落的名稱。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而氏才是其中細分的分支,類似于今天我們籠統概念裡的姓氏。比如項羽,他并不是姓項。他原本是楚國王族,姓的是楚國的大姓--芈,而項是芈的一個分支,是他所在部落的氏。羽也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字,他的名實際上是籍。

也就是說,項羽,名籍,姓芈,氏項,字羽。隻是後來的人們逐漸淡化這些區分,才會慢慢地叫得更加簡便。項羽這個名字可以說連小朋友都知道,可是項籍卻沒多少人清楚。

今天,我們已經沒有那麼多細緻的分别,姓氏被當成一個意思。然而在我們有趣的神話體系,或者曆史演變中,每一個姓氏的起源都有着一段故事。這些故事或虛構、或真實,是我們璀璨的華夏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的方面。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個姓氏,源于一位救世英雄,也算是在我國非常普遍的姓氏了。可是也就是逐漸發展得太過繁茂,難免會出現一些反面人物。其中就出過一個大漢奸,使得後世罵了多年。

我們要說的這個姓氏就是汪。雖然不比王、李、張等等這些特别常見的姓氏,但它也在我國的姓氏排名中排到了五十六名,絕對不算冷門的。在我國,有430萬人姓這個姓,在人口比例中大概占到0.34%的份額。千百年來,這個姓氏之下出國過很多名人。關于汪姓的起源,學界一直有很多争論,說法不一。其實,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說明了這個姓氏的起源。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春秋戰國是戰亂頻發的一段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争奪地盤,不斷進行擴張和自衛。趙國被吳國滅掉時,都城也被毀掉。就在吳國拆了這座城的時候,在地下挖出了一塊很大的骨頭。士兵們十分詫異,這看上去像是人類的骨頭,但是塊頭又實在太大,要七八個人才能擡得起來。

士兵們不敢擅自做主,便将這個情況彙報給了吳王。吳王和大臣們也很詫異,因為他們也搞不懂這究竟是什麼動物的骨頭。于是他們找到了博學的孔子,希望他能指點一下。孔子見到骨頭之後,略微想了一下,便指出了究竟:這應該是防風氏的一塊腿骨。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接着,他說出了這段故事。原來,在遙遠的堯帝時期,曾經發生過特别嚴重的水患災害。有人懷疑是支撐天地的駐梁斷了,這時候,力氣最大的防風氏站了出來。他先是把駐梁挪回原來的位置,将天地撐開,再将山脈移動過來逼退了洪水,解救了很多百姓。正因為如此,他成為防風族的首領。

大禹即位時,很多人并不服氣。為了樹立威信,大禹決定找人樹立典型。他組織各部落首領開會,防風氏碰巧遲到了,于是禹幹脆就拿他開刀,殺了他,來震懾其他人。這一舉措引起了防風族人的十分不滿,但是他們又不能與力量強大的禹抗衡,隻好忍了下來。為了避免受到牽連,他們改為汪芒氏,這就是汪姓的起源。

中國這個姓的祖先拯救了天下,到了近代卻出了個大漢奸,令人憤怒

之後,汪姓經過不斷繁衍,族人已經遍及天下。民國時期,出現了汪精衛這個大漢奸。當我們的民族經受摧殘時,他卻主張選擇退一步,親近日本人,來保一時安穩。他一定沒有想到,無數中華兒女甯可丢掉性命,也不願意折損民族尊嚴。無數人流血,終于換來了民族解放,而他卻因為懦弱,留下了萬世罵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