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編者按:前段時間的國慶閱兵,各種武器的亮相,整齊地軍容,展示了我國強大的國防實力。那麼,在古代,閱兵是如何進行的呢?這裡,就通過唐代史料記載,講一下盛唐閱兵的章程以及執行個體。在唐朝,閱兵稱作講武。唐代的閱兵講武一般在每年的仲冬之月,正好是農閑之時。在都城之外舉行閱兵典禮。首先需要提前十一天由有司上奏請求閱兵,随後,皇帝同意後,兵部便接受诏令準備閱兵。指令各軍将帥挑選精銳部隊參加,并且準備講武場地,場地一般長寬一千二百步,四處各有通道進行入場。又建步兵和騎兵的軍營,總共為六軍,左右廂各分三軍,以北為首。左右軍之間相隔三百步,立标柱五根,标柱之間相隔五十步,作為兩軍行進停止的界限。另外在北廂開辟一塊場地,面向南方。講武前三日,尚舍奉禦在北廂場地安置帷宮。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講武前一日,閱兵将帥和士兵則集中在帷宮訓練,樹旗幟作為軍門,各如所在方位之色。在場地中間和四角都樹立五彩牙旗及部署旗鼓甲仗。大将之下,各有統帥。大将披甲騎馬,教習士兵演練。各軍士兵年少者在前,年長者在後,隊列調頭則成相反序列。身高者拿弓箭,矮者拿戈矛,有力者拿旌旗,勇敢者拿钲、鼓、刀、楯為前行,随後是槊兵,手持弓箭者在最後。士兵看旌旗和金鼓号令而行動,在講武之前,要讓他們熟悉旌旗,金鼓的排程。偃旗而跪,舉旗則起,擊鼓則進,鳴金則止。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唐軍重步兵

閱兵之日,在天明之前十刻全軍戒嚴,五刻全體士兵披甲,步軍列成直陣等待,大将立于旗鼓之下,六軍各有鼓十二面,钲一個,大軍号四個。距天明七刻,敲鼓一次戒嚴,侍中啟奏開宮殿門以及城門,五刻,第二次戒嚴,侍中舉笏闆啟奏“請宮中戒嚴”。随後,參加講武的文武百官先到達,均穿公服,有司負責準備小駕儀仗,二刻,第三次戒嚴,侍衛官們各自督導本隊和鈒戟依次進入,陳列在殿廷。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長安十二時辰中的唐朝禁軍

随後皇帝乘坐革辂車來到閱兵場地,兵部尚書披甲騎馬在旁侍衛引導,車駕從北門進入,到達兩軍的北方停車,面朝南向。黃門侍郎請皇帝下車,然後進入帷宮、兵部尚書停在東面,面向西。領軍帶開小駕儀仗,騎士站在皇帝駐地四周,侍衛之臣左右站在帷宮之前,以北為首。九品以上官員都身穿公服,分東、西向站在侍衛之臣十步處,兩邊都以北為首。各州派來的使者和蕃客提前集中在北門外,來自東方和南方的使者站在道東,西方和北方的站在西。皇帝将要到達時,奉禮官說:“再拜”。在位所有人都要下拜兩次。皇帝進入帷宮後,谒者引諸州使人,鴻胪引蕃客,來自東方和南方的站在帷宮東北,西方和北方的站在西北,觀看者站在皇帝駐地騎士儀仗外的四周,随後,閱兵正式開始。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皇帝乘坐的革辂車

首先吹大軍号三遍,中軍将各用鼙鼓傳遞号令,左右兩軍都擊鼓。敲三遍鼓後,有司偃旗,所有步兵跪下。果毅将軍以上的将領。各自集中在本軍中軍,左軍中軍大将站在旗鼓之東,面向西。右軍中軍大将相反。兩軍大将誓師''今行講武,以教人戰,進退左右一如軍法。用命有常賞,不用命有常刑,可不勉之!''。各軍将站在他的南邊,兩翼都向北,聽大将誓師。左右三軍各以長史二人,振铎傳遞誓詞,各果毅将軍分别把誓詞告訴本部,全軍擊鼓高呼宣誓,有司舉旗,各軍起身行進。到了第一處标柱後,前排敲钲,全軍停步。再敲三遍鼓,有司偃旗,全軍跪下。又擊鼓,有司舉旗,全軍起身,急速齊步跑到第二處标柱後,就停下,開始陣法變換。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講武場地平面圖

東軍敲一遍鼓,舉青旗列成直陣;西軍也敲鼓,舉白旗排成方陣應對。第二輪西軍敲鼓,舉赤旗排成尖陣,東軍則舉黑旗排成曲陣應對。第三輪東軍擊鼓,舉黃旗排成圓陣;西軍則舉青旗排成直陣應對。第四輪西軍擊鼓舉白旗為方陣,東軍以赤旗為尖陣。第五輪東軍擊鼓以黑旗為曲陣,西軍舉黃旗為圓陣。兩軍各以青黑黃白赤五色旗展示五種陣型。凡是布陣,先舉旗為客軍,後舉旗為主軍。每一輪變換陣型,兩軍各自派出五十名刀盾手出陣對戰,第一次、第二次挑戰兩邊輪流做出勇敢和怯懦的狀态,第三次挑戰做出勢均力敵的狀态,第四。五次挑戰要做出勝敗之勢。每次變換陣勢時,先敲鼓的要先變為直陣再變換其他陣法。五輪陣勢變換結束後,兩軍都列成直陣。擊鼓三次,偃旗,全體步兵跪下,高呼,擊鼓起身,左右軍齊步奔跑到中間标柱處,相對擊鼓,然後撤回,每退到一處标柱前,都要聽鼓聲而下跪起身,然後恢複陣型。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騎兵出陣

此時,步兵演練結束,侍中跪下啟奏“請觀騎軍”,承制說“可”。兩軍騎兵則出陣,如同之前步兵的流程,除了不需要下跪。每陣各出八名騎士挑戰。五陣結束之後,有關人員大力敲鼓,兩邊騎兵向前,到中央标柱處勒住戰馬相對而停,進行馬上兵器交戰演練。凡是兵器的交戰,需要之前嚴格的訓練,均不得用兵刃傷到對方。演練結束後,騎士整隊排列。侍中啟奏說:“侍中臣某言,禮畢,請還。”閱兵即正式結束。皇帝在千牛衛将軍的陪同下乘車離開,戒嚴解除,将士各自整隊而回。在唐朝前中期,對于講武活動的進行是相當重視的,在《唐律疏議》卷十六《擅興律》中規定“諸大集校閱而違期不到者,杖一百,三日加一等;主帥犯者,加二等。即差發從行而違期者,各減一等。”用嚴格的法令來保證講武的順利實施。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據《冊府元龜》《唐會要》記載,唐代大規模的講武活動共有十二次,其中高祖三次,太宗兩次,高宗三次,玄宗一次,肅宗二次,代宗一次。上文的場地規模屬于平正常定,實際上場地會大得多。最大規模的一次講武當屬唐玄宗在開元元年(史載先天二年應為開元元年)骊山之下舉行的講武,動用兵力二十萬,甲胄金光照耀天地,李隆基親自身穿戎裝手持大立于陣前,聲威震天。長安百姓和士人争相觀看,以至于周邊的道路都被完全堵塞。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如此龐大的規模,自然也容易出一些問題,兵部尚書郭元振就因軍容不整而被唐玄宗指令斬首,多虧宰相劉幽求和張說求情才寬恕。而運氣不好的給事中唐紹和右金吾将軍李邈則被直接斬首。因為嚴重的處罰行為,導緻部分士兵失去了秩序,而隻有薛讷和解琬軍陣容嚴整,不受影響,即使唐玄宗派的輕騎到軍營門前召集二人,也不得進入。頗有當初周亞夫細柳營的風範。為此唐玄宗嘉獎了薛讷,薛讷治軍嚴整,也在之後的武街之戰中大破吐蕃十萬。

中國古代咋閱兵?閱不好兵部尚書砍腦袋,閱的好直接上戰場

▲唐玄宗骊山閱兵

最後幾次閱兵則出現在肅宗朝和代宗朝,在閱兵之後,諸軍便出發與安史叛軍決戰,閱兵更多是為了激勵諸軍的士氣,激發“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在之後的中晚唐,國内藩鎮林立,财政困難。動蕩的局勢和困難的财政使得閱兵活動難以繼續,雖然偶有中興,大規模的閱兵行為也未再出現,前中期彰顯唐朝國力強盛的講武活動就此消亡。

《新唐書·禮樂志》兵部承诏,遂命将帥簡軍士,除地為場,方一千二百步,四出為和門。又為步、騎六軍營域,左右廂各為三軍,北上。中間相去三百步,立五表,表間五十步,為二軍進止之節。别墠地于北廂,南向。前三日,尚舍奉禦設大次于墠。

《新唐書·禮樂志》諸州使人及蕃客先集于北門外,東方、南方立于道東,西方、北方立于道西,北上。駕将至,奉禮曰:''再拜''。在位者皆再拜。皇帝入次,谒者引諸州使人,鴻胪引蕃客,東方、南方立于大次東北,西方、北方立于西北,觀者立于都墠騎士仗外四周,然後講武。

《通典·禮九十三·軍禮》東軍一鼓,舉青旗為直陣,西軍亦鼓而舉白旗為方陣以應之;次南軍一鼓而舉赤旗為銳陣,北軍亦鼓而舉黑旗為曲陣以應之。次東軍鼓而舉黃旗為圓陣,西軍亦鼓而舉青旗為直陣以應之。次西軍鼓而舉白旗為方陣,東軍亦鼓而舉赤旗為銳陣以應之。次東軍鼓而舉黑旗為曲陣,西軍亦鼓而舉黃旗為圓陣以應之。

《通典·禮九十三》講武罷,侍中跪奏稱:''侍中臣某言,講武禮畢,請還。''俯伏,興。皇帝降禦輿,侍衛如常儀。皇帝升辂,太仆卿立授綏,升訖,敕車右升,千牛将軍升辂陪乘。黃門侍郎奏請銮駕發引,以下如圓丘還宮儀,唯不作鼓吹,不撞蕤賓。解嚴訖,将士各還。明日群官奉參起居如别儀。

《冊府元龜》先天二年十月十三日,講武於骊山之下。征兵二十萬,戈铤金甲,照耀天地。列大陣於長川,坐作進退,以金鼓之聲節之。帝親擐戎服,持大鎗,立於陣前,威振宇宙。長安士庶,奔走縱觀,填塞道路。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神策軍兵馬使,任何媒體或者公衆号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将追究法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