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王朝》邬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有何目的?

導讀:這個問題沒有那麼複雜,因為無論是太子還是老八一黨都不願意接手。不願意接手的原因就是不但怕得罪人,更怕即使得罪了人也追不回欠款。而胤禛本來就以冷面王的面目出現,本來就沒有多少大臣依附他。是以他也不怕得罪人,況且這個事關系國家安危。邬思道勸說他在大家都往後躲的時候勇敢往上沖,以孤臣的姿态赢得康熙的聖心。進而在九龍奪嫡中赢得先機,其實這就是銷售手段中的差異化營銷。胤禛通過赈災籌款、清理國庫虧空、舉薦老十四做大将軍王等,以國家利益為重最終赢得了康熙的青睐。

《雍正王朝》邬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有何目的?

曆史背景

這話還得從康熙四十六年說起,當時國庫空虛不足50萬兩。而正趕上天降大雨,黃河泛濫成災。當時八阿哥胤禩管理戶部,國庫的銀子都被借光了。當然也許這也是八阿哥拉攏朝臣的手段之一吧。總之朝廷沒錢,可水災也要赈濟怎麼辦?

畢竟追繳國庫銀兩是個大事,沒有那麼快。而赈災又是當務之急,是以康熙隻能派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去江南籌款赈災。這哥倆在江南不怕得罪人,生生從鹽商手裡弄出了二百萬兩銀子(不少是鹽商給老九的孝敬)。

事情辦得不錯,回來胤禛也升任了郡王。但是這個追比國庫銀子的差事還沒人辦理呢?康熙許下親王爵位,聲稱誰要能追回千萬輛立刻加封親王。結果沒有用,各位阿哥都躲了,甚至老八都上書辭去戶部差事反而舉薦老四擔任這個差事;而太子因為也欠了款,是以也有意讓老四管理這個差事好給自己通融一二。

《雍正王朝》邬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有何目的?

邬先生的建議

這是邬先生第一次和四王爺見面,兩個人以邬先生當年的文章為切入點談的很投機。邬思道初次獻計就談到了這個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并詳細的對借款的對象做了準确的分類:1、貧寒官員不得不借。2、功臣宿将講排場,大筆借錢。其中還包括王孫貴胄。3、貪财的官員。并且邬思道明确指出諸位阿哥不接這個差事的原因:得罪人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怕得罪人也追不回銀子來會在皇上那裡減分的。

《雍正王朝》邬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有何目的?

邬思道指出四王爺逆流而上,一定要接這個差事。接了這個差事,想法做好才會在康熙心目中添加上能臣和為國為民的标簽。而四王爺當時沒有表态,估計也是打算見機行事。

如果王爺也不願意接這差事,那皇上不是連一個分憂的兒子也沒有了嗎?

第二天胤禛面聖,說了在地方上因土地減少而造成的弊端。這也是印象分,至少胤禛能從地方上看出政務上的弊病。果然康熙都說他用心了。康熙想到許下親王爵位都沒有皇子來出面辦差很窩火。

朕這麼多兒子,難道就沒有一個承擔追款的差事

《雍正王朝》邬思道建議四阿哥接手清理虧空差事,有何目的?

胤禛想起了邬先生的話,立刻結下了追比欠款的差事。态度也很堅決,當然估計也有在父皇面前作秀的成分。先不說能不能做好,就這個态度康熙就很開心了。四阿哥與其他皇子包括太子在内形成了賢明的對比。

隻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江山有利,大不了兒臣做個孤臣就是了

小結:

這是邬思道加入四王爺幕僚以來獻上的第一計,這也非常符合四王爺冷面王的性子。同時兼顧了胤禛為國為民的心思,進而在康熙面前蹭蹭的刷好感。一舉三得。

我是曆史縱橫帝,歡迎您的關注;如有瑕疵,勞煩斧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