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福禍相依,有時候看似是好事,但是很有可能轉變為壞事,有時候看似是壞事,但是很有可能就擁有了好運氣,在曆史長河中,董鄂妃等人便是因福得禍,但是孝惠章皇後便是因禍得福了。

說起孝惠章皇後,可能很多人都會很茫然,不知道這是誰。其實,這也不奇怪,因為她雖然存在的時間長,但是着實沒有經曆過什麼很大的動蕩,她所擁有的,隻是長長的,有些寂靜的一生,自然知名度也比較小。
她是順治的第二任皇後,在她之前,順治曾經娶過一個皇後,是孝莊的哥哥吳克善的女兒,來自科爾沁,也算是順治的表妹。按理說親上加親,本該是喜事一樁。但是順治和表妹成婚以後,兩人性格不合,相處不順,最終順治還是找理由把皇後廢掉了。
但是廢掉了一個來自科爾沁的皇後,還有第二個來自科爾沁的皇後,因為在清朝初期,滿蒙之間的聯姻,一直是牢不可摧的,皇後都是出自科爾沁。是以順治廢掉了表妹以後,又迎來了第二個皇後,她就是孝惠章皇後。
孝惠章皇後是第一任皇後的侄女,她的性格比她姑姑溫順許多,但是,順治仍然不喜歡她,或許,順治從内心裡讨厭的,正是這種被人安排,身不由己的婚事,連帶着也不喜歡她們。而糟糕的是,孝惠章皇後進宮沒多久,董鄂妃就進宮了。
順治對董鄂妃表現出來的迷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封她為妃,又封她為皇貴妃,仍然還嫌不夠,還想要再次廢掉自己的皇後,立董鄂妃為後。但是,這一次,孝莊不再由着順治的性子了,她堅決反對順治廢後,在孝莊的極力阻止下,最終,孝惠章皇後總算是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那段時候,對孝惠章皇後來說,應該也是非常難熬的。在這個皇宮裡,她沒有皇帝的寵愛,也沒有子嗣,幾乎沒有任何傍身的籌碼,所倚靠的,也就是孝莊對她的支援而已。而這一點支援,是她在宮裡生存下去的最大保障。是以,可以想象,孝惠章皇後是非常感激孝莊的。
而順治和董鄂妃的絕戀,終究還是沒有一個好結局,董鄂妃因為兒子的夭折,郁郁而終,沒兩年順治也随之而去。年輕的孝惠章皇後,也一躍成為了太後。
但最開始的時候,孝惠章皇後仍然是出于很被動的局面的,因為她雖然是太後,但是新皇并不是她的兒子,而康熙的生母佟妃當時也還在世。當嫡母和生母同時在世的時候,顯然孝惠章皇後的處境并不會十分讨好。
然而,也不知道是不是康熙在成為明君的路上,注定要承受更多的苦難,他登基沒多久,他的生母佟妃也去世了,尚在年幼,康熙就已經失去父親母親。在他的世界裡,長輩居然也隻剩下孝莊太後和孝惠章皇後。
這個嫡母,一下子成為了他唯一在世的母親。
但即便如此,剛開始康熙和孝惠章皇後的關系,并不是很親密,他尊敬她,卻也僅止于尊敬,缺乏親情。直到後來,孝莊去世,這兩個深受孝莊恩德的人,都為此痛苦不已。而同樣的難過,反倒拉近了他們的距離。
康熙從此真的把孝惠章皇後當成自己的生母去尊敬愛戴,孝惠章皇後也真的把康熙當成自己的兒子去照顧疼愛,他們曾經隻有母子的名分,然而在此後的歲月裡,他們不是親生母子,又更勝是親生母子。
康熙五十六年,孝惠章皇後病重,雖然當時康熙也有病在身,但是仍堅持親自為仁憲皇太後用藥,可見康熙帝對這位嫡母的感情之深。後來,孝惠章皇後去世,康熙帝悲痛之至,并且行割辮之禮(割辮之禮原本用于皇帝去世)用來表示自己的哀思。可以見得,這位順治帝的皇後,雖然不受順治帝的喜愛,卻是康熙皇帝在登基後半生所尊敬的一位皇後。
孝惠章皇後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太後了,一共在位了57年,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身居後位時間最長的人,皇後加上皇太後,她一共當了64年,雖然沒有得到順治的寵愛,但是她的一生也過得不錯,沒有别人的轟轟烈烈,但還是非常平凡的,在曆史上也算是很難得了一個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