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早會上主任抽走交班本,這突如其來的脫稿交班該怎麼辦?

早會上主任抽走交班本,這突如其來的脫稿交班該怎麼辦?

導讀

對于脫稿交班,你怎麼看?

來源:醫脈通

作者:晝辭

本文為作者授權醫脈通釋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早會上主任抽走交班本,這突如其來的脫稿交班該怎麼辦?

脫稿交班,意思就是不看醫療記錄文書,把病區新入病人和在院病人的夜班情況變化全部背誦出來。關于這個,你怎麼看呢?

1

日常早會前的辦公室裡忙忙碌碌,昨夜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5床病人讓值班醫生小何倍感疲倦。揉揉酸澀的眼睛後,小何将寫好的交班本打開,低頭看着本子正準備念。

“拿來我瞧瞧。”主任不動聲色順勢要走了小何手裡的交班本。其實,主任是想考驗一下新輪轉醫生對處理的病人的了解程度,是以有此一出。

小何一時驚訝,剛剛才到這個新科室輪轉,還不是很熟悉科室情況,加上昨晚幾乎沒有睡覺,突然腦袋一片空白。

“呃,昨夜5床病人出現DKA,血糖……血糖21mmmol/L,血氣PH7.21……”停頓許久之後,也遲遲沒有後續。主任似乎早已了然,于是讓上級醫生繼續補充。

“5床,男,39歲,以“發現血糖升高7年餘。”為主訴入院,昨夜22點左右DKA症狀,予持續靜脈内胰島素輸注和補液。出入量分别是……。”上級醫生大緻表述清楚了整個救治處理過程。

小何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心裡着實難受。

這時主任開口問了:“是這個月新輪轉的醫生嗎?其實我這也隻是試探一下你的底,也并非有意為難。脫稿交班是我非常鼓勵大家做的,雖然不是強制要求,但希望大家盡量去做。這也是檢驗你們對病人的了解程度。搶救病人都是自己親力親為的,不應該一問三不知,輸注的藥物、病人出入量、生命征都是基礎要爛熟于心的。雖然我也知道你們夜班很辛苦,但成長過程總是不輕松的。”

主任晃了晃手中的交班本補充說道:“還有一點,交班本的記錄不夠規範,你們也需要整改一下。”

散會後,大家議論紛紛,大多數人認為此法不太妥當。“有時候夜班接二連三來病人,等處理完一夜都沒合眼,哪還有時間和精力背東西呀?”不過也有人認為這也未嘗不可,可以通過壓力機制促進醫生進步。

2

無獨有偶,前段時間也有新聞報道有護理部讓護士脫稿交班的事件引發熱議。大部分網友認為這樣會給醫護人員本就繁重的工作任務增添負擔,其實脫稿和念稿效果也是一樣的,而且記憶更容易産生混亂和纰漏,對稿子念會更有據可查。也有持積極态度的,認為這有助于醫療隊伍建設。

網友評論:

網友A:昨天白班新收十一個患者,夜班新收一個患者,夜間治療沒停過,病重患者病情變化,不斷的處理病重患者的醫囑,記錄都是下班後才有時間寫,别說脫稿交班了,連交班都沒有時間整理。

網友B:我們就是脫稿交班,太郁悶了,有時候光交班那名字就幾十個,太難背了!

網友C:交班交什麼?床号、姓名、性别、年齡、診斷、生命體征、主訴、入選時間、陽性體征、治療措施、病情變化、特殊處理……這些都是正常操作!現在還有啥?流調結果,核酸結果,新冠抗體結果,健康扶貧,跌倒墜床風險,壓瘡風險……一個夜班要背這麼多内容,饒了我吧!

網友D:對于管理者,這個要求是真不過分的,管理者的出發點是希望以此來證明你對所有患者的病情都了解,而這個脫稿晨交班就是一個很好的檢驗,通過脫稿交班可以間接證明我們晚上對所有患者的病情都了如指掌。但放到實際情況中,卻并不是這樣的,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如果隻是幾個病人還好,十幾個病人,如何讓忙碌了一晚上的醫護人員每個都能記住?

早會上主任抽走交班本,這突如其來的脫稿交班該怎麼辦?

圖源:攝圖網

實際上,一切還是要歸于基本,再來思考。首先交班的目的是将科室内病人的在值班中的情況,如病情變化、新發情況、新入病人的狀況等簡明扼要地告知所有科室全體成員。而在這個基礎上,再“推陳出新”都無傷大雅,因為沒有脫離這個核心。是以,不論是脫稿交班也好,全英文交接也罷,都應該首先確定資訊傳達的準确性和有效性。舍本逐末,亦是不妥。

當然,不能否認,脫稿交班一方面對醫護提出了更高要求,從長遠來看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提升醫療隊伍的水準起着積極作用。有壓力才會有動力,比如一些危重病号的處理流程也能被更快上手和牢記。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宜“一刀切”,好的想法就怕不合時宜地執行,如果罔顧實際的醫護工作情況,帶着夜班後疲憊不堪的大腦和身體,隻怕好的意願也适得其反。

筆者相信,每一位工作在臨床的醫護都是對工作兢兢業業,總是會對病人照顧妥帖的,記錄背與不背并不影響交班效果,為了背而背,消耗更多精力與時間,也并不劃算。畢竟臨床工作最重要的是治愈病人。

那麼,你怎麼看待脫稿交班呢?

責編 小脈 亦一

還有件重要的事跟你說

最近微信文章不再按時間順序排列。

這可能讓你無法及時看到我們的文章。

為了以後我們能每晚6:30見面,我想邀請你

不見不散哦!

早會上主任抽走交班本,這突如其來的脫稿交班該怎麼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