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檢測成企業違規多發地帶

12月13日,兩家醫藥企業同日接到行政處罰通知。
江蘇省藥監局官網顯示:魚躍醫療旗下的一款“洗胃機”,因流量不符合規定,被罰款14.73萬元。
這是魚躍醫療今年第二次被罰款。今年9月10日,上海市藥監局釋出行政處罰決定書,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魚躍醫療在未辦理備案變更手續的情況下,私自設立醫療器械庫房,且沒有做進貨驗收記錄,違反相關規定,被罰款2.1萬元,并給予警告處分。
魚躍醫療今年還收獲一次警告,因為沒有在淘寶專賣店頁面上展示醫療器械注冊證。
另一家被曝光的上市公司是恩華藥業。11月30日,大連市場監管局釋出消息,恩華藥業旗下子公司恩元生物,在沒有醫療機構資質的情況下,以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的名義開展基因檢測服務。
今年2月,患者投訴恩元生物,經市場監管局調查,恩元生物涉及虛假宣傳,被罰20萬元。恩元生物是恩華藥業負責基因檢測的子公司,主要産品為“貝安臻”,用于癫痫診斷和治療。
有意思的是,恩華藥業的公告稱:恩元生物的實驗室資質是在今年8月份才下發的。也就是說,恩元生物在未拿證的情況下,至少違規開展基因檢測服務半年之久。
根據處罰決定書,恩元生物通過微信二維碼向患者收款,一家基因檢測公司的銷售人員曾對健識局表示:一些基因檢測服務從正規管道進不了醫院,是以銷售人員随身會攜帶二維碼,在經過醫生成功推薦之後,通過個人轉賬的方式與患者結算。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企業使用這種收款方式是違法的,銷售人員也冒着很大的風險。
基因檢測一直是監管的模糊地帶,企業容易打擦邊球。今年12月初,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釋出了一個典型案例,美年健康銷售的一款腸道早篩基因檢測産品,因廣告中“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的文字未進行顯著說明,可能誤導消費者,被罰款10萬元。
文 | 大衛
營運 | 廿十三
每天兩篇深度稿件,解碼醫藥健康
#魚躍醫療##上市藥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