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這三個特征的婆婆,容易導緻婆媳不和,你家有嗎?

這幾年,家庭題材的電視劇很火,而這家庭題材多選自“婆媳之間的事”,說白了這事就是“婆媳沖突”。

雖然,電視劇裡講的故事是虛構、杜撰,但也來源于生活,既然這題材很“熱”,說明我們身邊就有許多這樣“有問題”的婆媳,甚至我們自己就在“婆媳沖突”之中。

前幾年,我一個表妹嫁人,她卻怎麼也和婆婆搞不好關系,經常為一些事和婆婆争執。

她和婆婆是“對立面”,她老公夾在中間也左右為難,後來,表妹問我怎麼改善和婆婆的關系,我告訴她一個字“退”。

在傳統文化裡,“退”絕對不是“退縮”,而是修養上的“忍讓”。不是有一句話“退一步,海闊天空”嗎。

我告訴她,婆婆指責她的問題,她要改正;婆婆的在她看來的問題,婆婆是長輩,她要學會寬容對待。

表妹按照我的方法去和婆媳相處,一年下來,她和婆婆的關系開始“親”了起來,這年婆婆生日,她送給婆婆套衣服,沒過幾天,婆婆買了個Ipad“還禮”給她。兩個人都很開心。

說起“婆媳關系”,如果兒媳和婆婆關系不和諧,兒媳想改善兩人的關系就要先去了解婆婆的心理,琢磨明白才能去應對。比如,容易導緻“婆媳不和”婆婆的這三個特征。

你家有嗎?

有這三個特征的婆婆,容易導緻婆媳不和,你家有嗎?

1.婆婆拿架子

婆婆和兒媳都是怎麼了解在家裡的位置呢?

婆婆不用說了,她認為自己是家裡的“總掌櫃”,家裡内外事情需要她去過問、安排。即使兒子再有能力,她也是把他從小帶大,在她眼裡他永遠是個長不大。

兒媳呢,對于婆婆她是個“外來人”,既然兒子還要聽他的,兒媳就更不用說,她隻需要“低眉順目”,低頭做事就行了。

而兒媳了解的她的“家庭位置”:她和丈夫組建的是個新的家庭,在這家裡她才是“新主人”,她才有“發令權”。自己家裡,她可以“随心所欲”,婆婆無權幹涉她的自由。

沖突就在這裡。

而且,有的婆婆拿着“老式家庭”婆婆的做派,喜歡的兒媳是孝順、聽話。

孝順,說的是兒媳在一天三頓前提前做好飯,打掃好家裡的衛生。

聽話,說的是兒媳做某件事婆婆不願意,她就要聽婆婆的話趕緊丢掉……

婆婆“拿架子”,時間久了,兩人就容易有沖突。

有這三個特征的婆婆,容易導緻婆媳不和,你家有嗎?

2.婆婆處處向着兒子

試問,哪有小兩口不生氣呢?有哲人開玩笑說:夫妻的生活就是拌嘴的生活。

本來,小兩口為“雞毛蒜皮”的事,吵上幾嘴,過了一會兒氣消,兩人又能恩愛起來。

就是外人知道是“夫妻吵架”,也會趕緊避開,知道這架沒法勸。勸不好,一句話說得不合适,夫妻兩口站到了一個陣營,他反而成了共同的“仇人”。

而有的婆婆卻不懂得這個,小兩口一有沖突她就會去護兒子,如果是兒媳的問題這還說得過去,但是是兒子的問題,她還會幫兒子指責兒媳的不是。

最後,吵架的“小事”因為她的參與變成了“大事”,愈發不可收拾。就像去街上拉架,你不去拉,兩人吵一會兒也就各回各家,甚至會“握手言和”,但是你要參與,就是面子的問題,各人都認為自己有道理,不願退讓。越吵脾氣越大。

最後,因婆婆處處向着兒子說話,兒媳的心裡也有了别扭,沖突就會産生。

有這三個特征的婆婆,容易導緻婆媳不和,你家有嗎?

3.婆婆看待兒媳“勢利”

不得不說,經濟上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人的話語權。

假如兒媳本身沒有什麼掙大錢能力,而娘家又是一般的普通家庭。自己腰杆不直,婆家又不能在後面撐腰,她還不會去“讨好”婆婆,婆婆挑剔她毛病,她是小問題也會是大問題。

假如兒媳有個好的工作,娘家又是個有錢家庭,她即使不去“讨好”婆婆,婆婆也不會給她臉色。說白了,“有錢”是好生活的保障,婆婆會想到将來還有可能“求”到她的娘家。

婆婆看待兒媳“勢利”,也是婆媳沖突的原因。

有這三個特征的婆婆,容易導緻婆媳不和,你家有嗎?

最後:

一個家庭“和為貴”、“家和萬事興”。

婆婆表現出來的特征,是婆婆的心理,作為兒媳,文章開始說了個“退”字,在和婆婆有沖突的事情上,兒媳要學會去“退”。

人心都是肉長的,兒媳抱着“尊重”的心理去對婆婆,婆婆自然知道兒媳的好。何況兒媳是跟兒子生活在一起,是家的一份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