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

葉浏在節目裡很肯定地回答,全職爸爸算是一個行業。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現在的行業都是996,而全職爸爸是007,全年無休地跟孩子在一起,它也創造了價值,省了一部分的保姆費、廚師費、育兒嫂費……

每個月能省下好幾萬,省了就是掙了!

這句話肯定“全職爸爸”的價值,同時也肯定了“全職媽媽”的社會價值。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全職爸爸》主張男性帶娃的辛苦,可以在不冒犯女性的情況下,引起全職媽媽的共鳴,通過展現男性帶娃的困境來反諷當今社會對全職帶娃的苛責。

從作品本身來看,它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刻闆印象,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讨的平權話題。

但就是這樣一部邏輯上無心冒犯,立意很好的作品,引來網友們罵聲一片,“全職爸爸真的很爛”、“充滿了父權凝視”、“太值得罵了”……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在《全職爸爸》裡,顧宇峰吐槽自己累死累活地加班,還掙不到什麼錢,很羨慕全職爸爸“輕松”、“就是個輕松”、“好輕松”。

張弛這個名字好像被所有人忘卻,取而代之的是“六六爸爸”。

帶娃導緻“壓力很大”、“很累”、“連覺都沒有好好睡”,摘下墨鏡,張弛的臉上挂着碩大的黑眼圈。

為了照顧孩子,張弛“六個月沒出過小區”,沒時間去打籃球、玩手機遊戲、看電影……

因為全職帶娃這份職業,張弛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事業、愛好。

這些被網友們戲稱為“全職爸爸的小痛苦”反映了這個作品裡最大的問題:和全職媽媽有什麼不一樣呢?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不是說提了男的就必須提一嘴女的,而是在全職媽媽是全職爸爸數以萬計的現實基礎上,必然繞不開“全職媽媽”這個對照組。

正如表演還沒正式開始,彈幕裡就有很多網友留下評論,“媽媽也是啊”、“全職媽媽不也一樣?”“是以說全職都不容易”……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當觀衆們發現作品裡提到全職爸爸的點,換到全職媽媽的身上同樣成立。

他們甚至不用像全職媽媽一樣給孩子喂母乳,不用因生育而得各種疾病,重返職場後也不會遭遇各種就業歧視……

全職媽媽的遭遇就是《媽媽的紀念碑》裡展現出來的那樣,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為此,絕大多數的觀衆們都無法産生共情。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看着舞台上的演員們訴苦、“苦中作樂”、舒緩情緒、抱團取暖、喊口号,很多觀衆的真實感受就是——男人們的自我陶醉和矯揉造作!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個作品真的就是——純粹地體恤全職爸爸。

哪怕表演過後提一嘴“因為體驗過做全職爸爸,是以也更能體諒全職媽媽的辛苦”這種客套話都沒有。

這個作品正如黃澄澄所希望的,就隻是為了給那些陷入迷茫、懊惱的全職爸爸帶去一些正向的,積極的影響。

讓爸爸們覺得帶孩子不丢臉,是一件很驕傲的事。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在這個反映、諷刺現實的喜劇舞台上,《全職爸爸》完全繞開了龐大的、常見的、更受壓迫的群體不談,撇開呼籲男女同等,共同承擔家庭責任等立意不談。

相信很多人都會忍不住反問一句——那付出和心血都不被看見的全職媽媽呢?

“看不到”本身就是一種冒犯,不覺得好笑,隻會感到心寒。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這一賽段叫“行業觀察賽”,關鍵字眼是觀察。

在作品開頭,張弛教孩子喊“爸爸”,小孩喊了“媽媽”、“奶奶”、“四舅外公”,這裡的小孩大概一周歲左右。

但小孩三、四個月之後就不用拍奶嗝了。

自相沖突得讓人忍不住懷疑主創們真的認真觀察了嗎?真的長時間帶過孩子嗎?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張弛從一開始的教孩子喊爸爸都要左右觀望,羞于承認自己全職爸爸的身份,它反映的正是世俗對于男女的偏見,與社會期待不符合的痛點。

實際上,無論男女,全職帶娃都很辛苦。

他們隻是家庭分工不同罷了,都值得尊敬,進而呼籲男女同等,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立意。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但呈現出來的作品内容邏輯卻是——男人本來不該做這個,是以顯得特别難,是以引人發笑。

難的對立面是易,是預設女性天生适合做全職媽媽,襯托“本來不會,但努力學的”爸爸更難,更偉大。

但爸爸媽媽都是處于同樣的起點,沒有人天生就會帶孩子。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在人物設定上,“京東爸爸”是優秀的産品經理,他算得上是主觀意願地回歸家庭照顧孩子。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而張弛和“粑粑爸爸”都是因為事業不順才被迫成為全職爸爸,不知道現實中的全職爸爸有沒有被冒犯到?

實際上,很多人選擇全職帶娃并不是因為事業失敗,有些也是基于雙方經濟實力的考量,但更多的出發點是為了更好地照顧、培養孩子。

“吃最軟的飯”這句口号更是錯誤至極的觀念,它的基本解釋是被女人養活的無能男人,或是依靠老婆的裙帶關系謀取利益的丈夫……

這是在抹殺全職帶娃的貢獻價值,隻要沒有收入就是米蟲,隻要沒有掙錢養家就是最大的原罪。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最後,全員演戲拉攏新人父親入群,不是為了幫助新手爸爸,不是像媽媽一樣入群學習育兒知識,而是為了抱團取暖,這樣的動機設定真是離了大譜。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全職爸爸”是個比“全職媽媽”更具備戲劇性、沖突性的話題。

如果主創們有認真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帶娃誰來都一樣的辛苦,比全職爸爸更痛苦難熬得比比皆是,浮于表面的内容是無法讓觀衆産生共鳴的。

全職爸爸的獨特性在于身為男性的他闖入了一群女性為主的群體。

他面臨着手忙腳亂,向媽媽們請教的窘迫、尴尬。

職場男性、傳統父親的刻闆印象與帶娃天然具備反差、沖突、好笑,偏見更是如影随形。

這時候,節目裡反複提到的“全職爸爸微信群”也就顯得合情合理,甚至是迫切希望有這樣一個微信群。

全職爸爸是個行業?對照全職媽媽,網友罵聲一片:充滿父權凝視

“全職爸爸”這個身份,可以在共情全職媽媽的同時,剝離大衆對男性的刻闆印象,是整個作品中最妙的點。

令人遺憾的是,主創團隊流于感動自己的表面内容,沒有精準捕捉到真正的痛點。

或許有争議也不是一件壞事。

以上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