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

叶浏在节目里很肯定地回答,全职爸爸算是一个行业。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现在的行业都是996,而全职爸爸是007,全年无休地跟孩子在一起,它也创造了价值,省了一部分的保姆费、厨师费、育儿嫂费……

每个月能省下好几万,省了就是挣了!

这句话肯定“全职爸爸”的价值,同时也肯定了“全职妈妈”的社会价值。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全职爸爸》主张男性带娃的辛苦,可以在不冒犯女性的情况下,引起全职妈妈的共鸣,通过展现男性带娃的困境来反讽当今社会对全职带娃的苛责。

从作品本身来看,它打破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印象,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平权话题。

但就是这样一部逻辑上无心冒犯,立意很好的作品,引来网友们骂声一片,“全职爸爸真的很烂”、“充满了父权凝视”、“太值得骂了”……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在《全职爸爸》里,顾宇峰吐槽自己累死累活地加班,还挣不到什么钱,很羡慕全职爸爸“轻松”、“就是个轻松”、“好轻松”。

张弛这个名字好像被所有人忘却,取而代之的是“六六爸爸”。

带娃导致“压力很大”、“很累”、“连觉都没有好好睡”,摘下墨镜,张弛的脸上挂着硕大的黑眼圈。

为了照顾孩子,张弛“六个月没出过小区”,没时间去打篮球、玩手机游戏、看电影……

因为全职带娃这份职业,张弛失去了自己的生活、事业、爱好。

这些被网友们戏称为“全职爸爸的小痛苦”反映了这个作品里最大的问题:和全职妈妈有什么不一样呢?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不是说提了男的就必须提一嘴女的,而是在全职妈妈是全职爸爸数以万计的现实基础上,必然绕不开“全职妈妈”这个对照组。

正如表演还没正式开始,弹幕里就有很多网友留下评论,“妈妈也是啊”、“全职妈妈不也一样?”“所以说全职都不容易”……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当观众们发现作品里提到全职爸爸的点,换到全职妈妈的身上同样成立。

他们甚至不用像全职妈妈一样给孩子喂母乳,不用因生育而得各种疾病,重返职场后也不会遭遇各种就业歧视……

全职妈妈的遭遇就是《妈妈的纪念碑》里展现出来的那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此,绝大多数的观众们都无法产生共情。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看着舞台上的演员们诉苦、“苦中作乐”、舒缓情绪、抱团取暖、喊口号,很多观众的真实感受就是——男人们的自我陶醉和矫揉造作!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个作品真的就是——纯粹地体恤全职爸爸。

哪怕表演过后提一嘴“因为体验过做全职爸爸,所以也更能体谅全职妈妈的辛苦”这种客套话都没有。

这个作品正如黄澄澄所希望的,就只是为了给那些陷入迷茫、懊恼的全职爸爸带去一些正向的,积极的影响。

让爸爸们觉得带孩子不丢脸,是一件很骄傲的事。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在这个反映、讽刺现实的喜剧舞台上,《全职爸爸》完全绕开了庞大的、常见的、更受压迫的群体不谈,撇开呼吁男女同等,共同承担家庭责任等立意不谈。

相信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反问一句——那付出和心血都不被看见的全职妈妈呢?

“看不到”本身就是一种冒犯,不觉得好笑,只会感到心寒。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这一赛段叫“行业观察赛”,关键字眼是观察。

在作品开头,张弛教孩子喊“爸爸”,小孩喊了“妈妈”、“奶奶”、“四舅姥爷”,这里的小孩大概一周岁左右。

但小孩三、四个月之后就不用拍奶嗝了。

自相矛盾得让人忍不住怀疑主创们真的认真观察了吗?真的长时间带过孩子吗?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张弛从一开始的教孩子喊爸爸都要左右观望,羞于承认自己全职爸爸的身份,它反映的正是世俗对于男女的偏见,与社会期待不符合的痛点。

实际上,无论男女,全职带娃都很辛苦。

他们只是家庭分工不同罢了,都值得尊敬,从而呼吁男女同等,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立意。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但呈现出来的作品内容逻辑却是——男人本来不该做这个,所以显得特别难,所以引人发笑。

难的对立面是易,是默认女性天生适合做全职妈妈,衬托“本来不会,但努力学的”爸爸更难,更伟大。

但爸爸妈妈都是处于同样的起点,没有人天生就会带孩子。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在人物设定上,“京东爸爸”是优秀的产品经理,他算得上是主观意愿地回归家庭照顾孩子。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而张弛和“粑粑爸爸”都是因为事业不顺才被迫成为全职爸爸,不知道现实中的全职爸爸有没有被冒犯到?

实际上,很多人选择全职带娃并不是因为事业失败,有些也是基于双方经济实力的考量,但更多的出发点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培养孩子。

“吃最软的饭”这句口号更是错误至极的观念,它的基本解释是被女人养活的无能男人,或是依靠老婆的裙带关系谋取利益的丈夫……

这是在抹杀全职带娃的贡献价值,只要没有收入就是米虫,只要没有挣钱养家就是最大的原罪。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最后,全员演戏拉拢新人父亲入群,不是为了帮助新手爸爸,不是像妈妈一样入群学习育儿知识,而是为了抱团取暖,这样的动机设定真是离了大谱。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全职爸爸”是个比“全职妈妈”更具备戏剧性、冲突性的话题。

如果主创们有认真地观察生活,就会发现带娃谁来都一样的辛苦,比全职爸爸更痛苦难熬得比比皆是,浮于表面的内容是无法让观众产生共鸣的。

全职爸爸的独特性在于身为男性的他闯入了一群女性为主的群体。

他面临着手忙脚乱,向妈妈们请教的窘迫、尴尬。

职场男性、传统父亲的刻板印象与带娃天然具备反差、冲突、好笑,偏见更是如影随形。

这时候,节目里反复提到的“全职爸爸微信群”也就显得合情合理,甚至是迫切希望有这样一个微信群。

全职爸爸是个行业?对照全职妈妈,网友骂声一片:充满父权凝视

“全职爸爸”这个身份,可以在共情全职妈妈的同时,剥离大众对男性的刻板印象,是整个作品中最妙的点。

令人遗憾的是,主创团队流于感动自己的表面内容,没有精准捕捉到真正的痛点。

或许有争议也不是一件坏事。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