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12月11日,雅虎新聞爆出了一個來自美國情報界的黑料,美國CBP居然長期監視二十多位美國記者(其中不少人曾為美國政府服務,為美國撰寫一些其他國家的黑料)。該機構為這份計劃起了個名為哨豬的羞辱稱号,且極其忽略原則地調取了超過一百萬人的隐私資訊。

CBP并不是真的逐個查閱了超過一百萬人的隐私資料,而是肆無忌憚地從中選擇,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檢視了誰的。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雅虎的報道,CBP對美國記者采取“哨豬”計劃

這則消息涉及到一個非常有趣,但經常被人忽視的機構,那就是CBP。比起前輩FBI、CIA,成立于2003年,身為後起之秀的CBP常常被視為一個“無害”的組織。當然,從此次事件來看,CBP絕不是什麼單純的小白兔,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比FBI等組織更讓人防不勝防。

CBP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朋友們千萬别驚訝,這個名為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的美國新組織,在明面上和情報部門沒有任何關系。

按照CBP對外公布的章程,該組織的主要任務是打擊移民詐騙、保護邊境安全、阻止非法物品流動等維護邊境安全的工作,其被賦予的執法權也隻有“境内外運輸工具搜查權”和“民事處罰權”兩項。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明面上看,CBP的工作就是海關安檢而已

如果隻看表象,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CBP都隻是在美國各邊境口岸檢查的小角色,類似于政府特别為邊境設立的警察機構。如果嚴格按照機構定位,CBP甚至連警察局都不如。畢竟警察不僅有民事執法權,還有刑事執法權。

CBP的法定職能确實比較有限,可美國政府松系的管理和漏洞百出的制度,讓CBP中的很多人找到了擴大職權、擴大個人權利的妙招。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為了在邊境保護美國安全,CBP有權利檢查入境者的手機,它們查了什麼呢?

作為一個911之後成立的邊境保護機構, CBP隸屬于美國國土安全部,且被賦予了一個非常萬能的金子招牌,那就是有權進行反恐相關的工作。借着反恐的金字招牌, CBP在海關稽核環節中借機建立了一個涉及百萬人隐私的“反恐名單”(當然,裡面很多人和恐怖活動沒關系,這隻是CBP擴大職權的借口)。

此次監視美國記者事件當中,CBP同樣也是借助了反恐的理由,将這些曾經為美國政府服務的記者定性為恐怖分子,借此“名正言順”的對他們采取一系列出格的舉動(包括監視以及審查記者個人隐私的)。

頗為嘲諷的是,此次爆料中明确點出的一位美國受害記者艾利,不久之前剛好就為CBP進行過服務(幫助CBP寫剛果的某些報道)。CBP真的是在監視恐怖分子嗎?他們自己還和這些人合作啊。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毫無疑問的一點是,CBP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無視了很多規章和制度,他們在肆無忌憚地濫用權力,這是此次事件反映出的最大問題。

如果存在一個對CBP的審查機構,那麼無論是“反恐名單”,還是“哨豬”計劃,它們當中沒有一件可以成為現實,更不要說像現在這樣,在美國社會中掀起軒然大波。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提醒美國社會反思之餘,此次事件也同樣提醒所有可能與美國各個部門打交道的每個人:一定要提高對各個美國機構的警惕,你以為它隻是負責海關安檢,但背地裡人家說不定早就“合理合法”地監視你的隐私了。

至于理由,不需要什麼理由。套用CBP從業人員蘭博(監視記者事件的當事人之一)的原話,他們“自己就是規則”。

不隻是FBI、CIA,美國“新”機構CBP才真是讓人防不勝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