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如果你的通勤路程不算特别長,又苦于上下班高峰時地鐵公交的沉浸式沙丁魚罐頭體驗,掏個幾萬塊出來買一台純電通勤車,就像五菱宏光MINIEV那樣的産品,可能會是個從側面改善我等打勞工上/下班體驗的好選擇

——哪怕幾萬塊對于我等來說不是錢,是命;哪怕買了車之後,你還是得塞在這紅得發黑的雙向4車道當中…

回到正題,能夠花最少的成本去購入一台純電通勤車,甚至在某些地區還能免去搖号或者稅費的煩惱,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件相當吸引的事。哪怕這些車配置并不高,開起來也不算稱心如意。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但光是“有瓦遮頭”,能夠随心所欲地開啟屬于自己的美妙(上/下班)旅程,偶爾還能在周末開着它去附近轉個圈,就已經秒殺那些沙丁魚罐頭,或者是那些除了鈴铛不響哪哪都響,刹車有奇效但不是每次都起效的共享單車。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是以你大概也明白為什麼五菱宏光MINIEV可以買得這麼好,這台人民代步車,光是上個月就賣了45576台,大概也明白為什麼有奇瑞QQ冰淇淋這些後來者,預售24小時内就收獲超過15000張訂單。大概也明白……

嗯?您已經是車主?那沒事了,上面這些東西你早就懂了。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可以說,這類價格便宜的電動小車很好地擊中了消費者的痛點,是完全契合當今市場需求的産品。你或許會好奇,在海外市場,這種類型的産品是否吃香呢?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不妨跟買買君一起了解一下,海外市場到底是怎麼一個情況,是否也存在類似于MINIEV或者QQ冰淇淋的車型?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不得不佩服法系廠商的設計功底,哪怕是一台最入門級的小電車,也能設計得如此具有特色。抱歉,買買君實在想不到更多誇它的語句,隔着螢幕都能感覺到的内飾塑膠感,45km/h的極速,70km多點的純電續航裡程,真的,這個玩具就像是在告訴你,外國的月亮可不圓。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但Ami對于雪鐵龍本身,或者對于整個歐洲,都是一款相當有創新意義的車。隻要你是一個年滿14歲的鬼火少年,不需要駕照,就可以直接駕駛Ami(部分市場譬如英國受到法律限制,隻能是16歲以上),另外,針對這款車型,雪鐵龍還提供網購送貨上門一條龍服務。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如果嫌6000歐的車價太貴,雪鐵龍還提供形式多樣的租賃計劃,不僅如此,你還可以使用Free2Move易微享共享汽車服務分時租賃。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講,似乎還是最後一種方案最為合理了。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其實參考雪鐵龍的說法,Ami設計之初受到了“最後一英裡傳遞”的概念影響。是以除了短途用車,Ami可能還是更适合快遞業界作配送車使用,而實際上雪鐵龍也推出了一款移除副駕駛席的商用版My Ami Cargo,雖然除了外觀以外沒有什麼地方比得過咱們的MINIEV,但對于各位快遞員來說,從安全性層面去考慮,這或多或少還是比三蹦子香啊。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根據此前的消息稱,來自南韓的起亞也計劃推出一款類似于雪鐵龍Ami的車型,面向的,同樣是短途純電汽車市場。根據起亞的發言人所講,他們曾參考過一份來自中國的調查報告,發現人們在經曆疫情之後,私人交通工具使用率從34%提升到了65%。是以他們認為,隻要人們能夠選擇自己開車,或者說共享短途純電車的使用成本能夠降下到與公共交通類似,那麼人們肯定會更願意接受這種方式。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圖為起亞新電動車效果圖

據悉新車将會用全新的純電平台打造,但這款車型将于何時推出,依然未有任何資訊。既然它的對手鎖定為Ami,那麼買買君猜測它最先會被投入到歐洲市場。但這些事情可說不準,畢竟美國就有共享租車公司将Ami弄到了美國市場,可想而知短途共享電車的市場是有多大。或許我們可以大膽預期,這台車也會跟Ami一樣,出現在更多國家與地區當中。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如果單從車本身來看,C+Pod 2490/1290/1550mm的長寬高,加上1780mm的軸距,車身尺寸是要小于MINIEV的,它隻能坐兩個人,純電續航裡程倒是跟MINIEV差不多水準,為150km。各個方面的設計用料也比較普通,更偏向所謂的功能性。目前C+Pod也主要用作商用,在醫療領域(上門看病服務)以及快遞業均有應用。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乍看之下,C+Pod似乎沒有多少亮點,但對于豐田來說,他們其實是想借這台車,去展現他們的“EV森林”概念。所謂的“EV森林”,強調的是資源共享。首先是電池,通過開發标準化的車載電池,最終使他們也可以應用到車輛以外的地方,譬如家庭/農業/工業/建築等等領域。當這些電池壽命結束後,豐田會将其回收再利用(用于為尚屬領域發電)。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其二是車輛共享,除了這台C+Pod以外,豐田還将提供C+Walk T三輪電動車,後者主要在公園、機場、購物中心等大型公共設施中應用。其三,則是涉及交通/氣候等情報的共享。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圖為C+Walk T三輪電動車,未來也會推出帶有座椅,以及可以與輪椅連接配接的版本

簡單來說,豐田意在建構的是一套完整的綠色循環用車生态,這台沒啥亮點的C+Pod,隻不過是這盤大棋的一個構成要素。

各個國家的“人民代步車”,到底哪家強?

嚴格來說,無論是雪鐵龍Ami還是豐田C+Pod,廠商賦予他們的職能,其實我國的那些小電動車都能輕松做到,甚至能把事情辦得更好更完善。當然,這僅僅就車本身而言。畢竟各個國家、地區都存在着各自不同的設計、開發成本以及用車場景,就像五菱宏光MINIEV适合我國很多上班族一樣,産品是否符合實際的市場以及使用者需求,才是各個廠商需要考慮的重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