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擊敗曹操,就此自立為漢中王,在此之後,劉備對有功之臣大肆封賞,他讓關羽、張飛、馬超與黃忠分列四方将軍,随後他開始安排大将鎮守漢中。由于漢中乃蜀地咽喉,又是劉備曆經千辛萬苦下才奪得的,是以他選擇坐鎮漢中之人必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時大多數人都認為劉備定然會選擇張飛擔任漢中太守,而張飛也覺得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然而結果卻出乎衆人的意料,當時劉備并沒有任命張飛為漢中太守,而是提拔了魏延為漢中太守,并将魏延從牙門将軍升遷為鎮遠将軍,而張飛則被劉備派去坐鎮阆中。不得不說,當時劉備的這個決定讓很多人都十分不解,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劉備不看重張飛的信号,那劉備奪得益州後,為何派張飛坐鎮阆中而非漢中?因為張飛不重要?

事實上,劉備派張飛到阆中,并不是因為張飛不重要,而是因為張飛太重要了,要知道阆中雖然不如漢中聞名,但此地的戰略意義是非常重大的,從阆中出發,上可以順着正道直接到達漢中,如果漢中戰事危機,張飛可以迅速出擊,前往漢中支援魏延,保證漢中不失,而如果向東順流而下,張飛可以直接到達江州,以支援東線,進可以出江州攻打東吳,退可以預防東吳來襲,正是這樣的原因,劉備才會在東征前讓張飛從阆中調集大軍出發。最為關鍵的是,阆中距離成都并不遠,中途沒有什麼關隘,如果成都發生什麼變故,張飛可以直接率軍趕來支援。
而且最讓人容易忽略的,就是劉備對其他人的提防。要知道當時關羽坐鎮荊州,馬超督臨沮,張飛守阆中,而當時馬超所在的臨沮就在關羽和張飛的中間,如此一來,馬超就時刻在關羽和張飛的限制之下,而難以謀反。
隻可惜張飛在性格之中有緻命的缺陷,注定了喪命小人之手的悲劇,而在這一點上,劉備是有所預料的,是以劉備曾多次提醒張飛,要張飛自己小心,隻不過張飛并沒有将劉備的話聽進去,以至于被自己的手下偷襲而死,也使得劉備安插張飛在阆中沒有了什麼作為。
筆者認為,相比于漢中,阆中的任務更重,是以劉備将張飛安插于此,并非張飛不重要,而是張飛太過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