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華大國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曆史,在這段曆史長河中,曾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宦官(即太監),尤其以東漢、唐朝和明朝時期出現的宦官最多,且危害至深。
東漢帝國的太監嚣張跋扈,經常受到外戚的制約,略有收斂;而明朝的太監更是肆無忌憚,像劉瑾、魏忠賢等奸佞宦官動辄就蠱惑皇上亂殺忠臣,誤國誤民。最後還是被皇帝解決了。是以,這兩個朝代的太監終究還是奴才,經不起什麼大風大浪。可是唐朝的太監就與衆不同了,尤其以李輔國最牛。李輔國到底是個啥人物?為什麼說他牛?

李輔國,唐玄宗時期入宮做了太監,本名李靜忠,原是主管宮廷的馬匹簿籍的一個小官,後因盡心侍奉唐肅宗李亨而成為了他的心腹,又擁立其稱帝,肅宗對他的這份恩德是銘記于心的。是以肅宗在登基之後便賜他名“護國”,(後又改名“輔國”),被加封為元帥府行軍司馬,把軍政大事都委托于他。從此,李輔國就牛了起來,而且牛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李輔國大權在握後,天下大事幾乎全決定于他,朝臣所奏之事往往先經他手然後才告知肅宗。為了更準确地了解朝中大臣的動向,李輔國還專門派幾十人負責監督官員的一舉一動。對于不順從的官員加以嚴厲打擊。李輔國根據自己的好惡處治全國的訟案,并以皇意相标榜。就連地方上的節度使也是李輔國一手委派。
李輔國權傾朝野,宰相及朝中大臣想見皇帝都須經過李輔國的安排,皇帝的诏書也需要李輔國的署名才能施行,群臣不敢提出不同意見。宗室貴人對李輔國也以“五郎”尊之,當時的宰相李揆更稱李輔國為“五父”。
對于李輔國的不法行為,宗室李岘多次舉報給唐肅宗,然而在李輔國的操縱下,唐肅宗卻把李岘貶出了京城。一手遮天的李輔國企圖做唐朝的第一位宦官宰相。此舉遭到了宰相蕭華的激烈反對。李輔國懷恨在心,多次在皇帝面前誣陷蕭華,并威逼皇帝用自己的親信元載取代了蕭華的相位,最終将蕭華逐出京城。
李輔國有了權力,便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就連他曾經擁戴稱帝的唐肅宗李亨也被他吓死,真是不可思議!
公元761年四月,玄宗病死,他悲恸不止,四月中旬,肅宗患病,且病情不斷加劇,接連幾個月不能上朝處理政事。
此時,張皇後召見太子,并告訴太子說:“李輔國久掌禁兵,權柄過大,他心中所怕的隻有我和你。眼下陛下病危,他正在勾結程元振等人陰謀作亂,必須馬上先誅殺他們。”
太子流着淚說:“父皇病情正重,此事不宜去向他奏告,如果我們自行誅殺李輔國,父皇一定震驚,于他貴體不利,我看此事暫緩再說吧。”
随後,張皇後送走太子,馬上召肅宗次子越王李系入内宮商議。李系當即指令宦官段恒俊,從太監中挑選了200多名強健者,發給兵器,準備動手。可是太監中卻有人秘密将此情報告了李輔國,于是李輔國、程元振帶着黨徒到淩宵門探聽消息,正遇太子要進宮探望父皇。李輔國謊稱宮中有變,阻止太子入宮,并指令黨徒将太子劫持進飛龍殿監視起來,李輔國假傳太子的指令,鼓動禁兵入宮将李系、段恒俊等人抓住,投入獄中。
張皇後聞變,慌忙逃入肅宗寝宮躲避。李輔國帶兵追入寝宮逼張皇後出宮。張皇後不從,哀求肅宗救命。肅宗受此驚吓,一時說不過話來,李輔國乘機将張皇後拖出宮去,肅宗因受驚吓而死于長生殿,是以肅宗便成為了中國曆史上被太監吓死的皇帝,絕對地堪稱曆史奇迹,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