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在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中,将天下兵家分為四大類: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陰陽家,兵技巧家。

兵權謀家包括孫武、孫膑、吳起等,這是兵家的主流。

兵陰陽家大多是後人依托神農、黃帝、風後等上古人物編造出來的神怪之語,皆不堪一論。

兵技巧家則包括伍子胥(水戰法),以及墨子(守城術)、李廣(射術)等人,在中國人看來,流于技巧就下下了,這是兵家的末流。

而兵形勢家則是僅此于兵權謀家的第二大兵家流派,其中包括鼎鼎大名的戰國兵家尉缭、西楚霸王項羽,以及我們現在要說的魏國公子信陵君。信陵君的兵書《魏公子兵法》共二十一篇,陣圖七卷,是兵形勢家中的經典著作,後世的劉邦項羽對其兵法都多有借鑒之處。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比起兵權謀家在戰争中多用奇兵詭謀破敵,兵形勢家則更注重戰争的本質。

戰争的本質是什麼?講得通俗一點兒就是“打群架”,隻不過參加的人比較多而已。

一個人打架靠力氣、靠膽氣、靠武功,而一群人打架靠的是指揮。

那麼指揮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答案很簡單。将士用命,人人效死,個個不惜為主将赴湯蹈火,則雖百萬大軍,亦可如臂指使。

兵形勢家們追求的就是這個。

那麼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各大兵形勢家所用的方法各不相同。

商鞅白起靠的是重賞重罰,一顆人頭一個爵位,當逃兵則全家連坐,秦法如山,秦卒自然人人拼命,“虎狼之師”就是這麼煉成的。

項羽靠的則是超凡的武力與勇氣。身先士卒,一騎當千,破釜沉舟,勇武如神,楚兵為主帥之氣鼓舞,自然個個争先,猛銳不可當,“西楚雄師”就是這麼煉成的。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而信陵君靠的更多的是他自身的人格魅力。

信陵公子魏無忌這個人,正如世人所稱道的,他“明智而忠信,寬厚而夫妻,尊賢而重士”,無論是高貴的,低賤的,包括看門老大爺,菜市場小販,屠戶,酒鬼,賭徒,公子都願意跟他們交往,而别國有了危難,他就算豁出性命也要去幫忙,這就是個在道德方面毫無瑕疵的翩翩君子。換句話說,信陵君是當時那個時代的道德偶像。

我們千萬不能低估道德在中國人心中的位置,它非常重要。

中國的文化非常重視“德”這個字,所謂以德治國、以德服人,西方用宗教凝聚人心,而中國通常是用道德來凝聚人心的。因為信陵君的為人品德太好,以至于後來的中國人每當讀到“公子”一詞,都覺得溫柔無比,仿佛整個世界都和善了很多。

是以,就連被誤解為老流氓的劉邦,都視信陵君為最高偶像。劉邦還未發迹時,就聽說了魏公子的高義,想去做他的小弟,但當時太窮,也沒錢跑大梁去。後來魏公子死了,見他一面,也就成了遺恨,最後隻能退而求其次,去給信陵君的門客、外黃縣令張耳當小弟。雖然如此,劉邦仍感覺很開心也很榮耀,做不了信陵君的小弟,能做他小弟的小弟,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劉邦稱帝,建立大漢王朝後,已算是做到了人生的極緻,但他仍覺得未能與信陵君相交乃此生至憾,是以每次經過大梁,都要來到魏公子的陵前彙報工作,厚禮祭拜。劉邦此生祭拜過的聖賢裡,除了孔子,就是信陵君。

由此可見,德高天下者,則天下歸心也。

誰占領了道德的高地,誰就能在中國呼風喚雨。

戰争也一樣。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而中國人的道德标準,主要包括五大要素,第一要素叫做“仁”。

何謂仁?仁者,夫妻也。

信陵君不僅夫妻,他甚至還愛小動物。

在東漢劉向《列士傳》中記載了一個關于信陵君之“仁”的小故事。

話說有一次,信陵君正在跟門客們喝酒,大家高談闊論,暢飲正酣,忽然有一隻小斑鸠飛了進來,鑽入其案下,撲騰着翅膀轉來轉去,打攪了衆人的酒興。

上司受驚,這還得了,于是立刻有人沖了過來,欲驅此不速之客。然而信陵君卻用眼神止住那人,走到斑鸠面前,拱手道:“此有何急,來歸無忌耶?”

正如毛阿敏阿姨所唱的:“你從哪裡來,我的朋友?”我親愛的小斑鸠,你急忙忙來找無忌哥哥有啥事兒嗎?

那小鳥可憐巴巴的看着信陵君,叽叽喳喳仍叫個不停,叫聲中充滿了驚恐。

信陵君當然不懂鳥語,于是他趕緊派人查探,左右出去轉了一圈回來報告說,外面有一隻鹯(即“晨風”,鳥名。一類似鹞的猛禽)在天上盤旋,想必就是這斑鸠引來的。

原來如此,信陵君于是保護起那隻斑鸠,直待那鹯飛走,這才放走小鳥。

沒曾想,那隻陰險的兇禽并未飛遠,它就躲在附近房子的屋脊上,一見斑鸠飛出,便立刻撲了上去,将可憐的小鳥殺吃了。

信陵君眼見于此,心中負疚,頓時沒心情吃飯了,他把筷子一扔,傷心的說道:“此鸠避患而投我,乃竟為鹯所殺。是我負此鸠也。“竟愧疚的一天都沒吃飯,因懸重賞抓捕謀殺犯“鹯”。

不久,兩百多隻鹯就被當作嫌疑犯獻于阙下。

信陵君皺眉道:“殺鸠者,隻一鹯,吾何可累及他禽。”遂按劍于籠,痛數兇犯之罪,厲聲道:“誰獲罪無忌者耶?”

奇怪了,信陵君聽不懂鳥語,鳥卻聽懂了信陵君的人話,當場竟有一隻鹯低下了自己罪惡的頭顱,羞愧到不敢仰視。

于是信陵君立刻将兇犯明正典刑了。其餘嫌疑犯,則一律釋放。

《列士傳》最後說道:魏公子不忍負一鸠,豈負人乎?公子之德,仁惠下士,兼及鳥獸,從此名聲流布.天下歸焉。

好一段灑狗血的情節,顯然,在作者的眼裡,信陵君成為了所有弱小者的保護神與避風港,他溫柔而又智慧,強大而又明理,簡直光芒萬丈。當然,這顯然是後世信陵君的粉絲們瞎編的,不過由此亦可見,信陵君道德口碑極佳,而使衆狂熱粉絲甚至不惜胡說八道,去神話偶像。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圖:電視劇《虎符傳奇》信陵君劇照

中國人的道德标準之二,義。

何謂義?義者,俠義也。纾人之難,救人之急,扶危濟困,鋤強扶弱,嫉惡如仇,為天下鏟不平,則義布天下也。

義分為兩種,一種是私義,講的通俗一點兒就像劉歡的《好漢歌》裡所唱:“路見不平一聲吼哇!該出手時就出手……”

史書記載,信陵君的嫂子,魏王的小老婆如姬父親被人所殺,魏王想盡辦法欲為愛妾報仇,三年未能如願。如姬于是找到信陵君向他哭訴。信陵君二話沒說,派手下門客斬了那仇人的頭,恭恭敬敬的獻給如姬,如姬感激涕零,從此生是魏王的人,死是信陵君的鬼。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圖:電視劇《虎符傳奇》如姬劇照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信陵君在魏國那就是個問題解決中心,誰要有難事兒,别打110,直接找豪俠公子信陵君,保準沒錯。

義的第二種叫做公義,或者說國家之義,百姓之義,天下之義。

金庸說: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抵抗侵略,保家衛國,盟國有難,義不容辭,這才是一個天下大俠的最高境界。

信陵君一生,志在合縱六國,齊心抗秦,這便是顧全了魏國的最大利益。

是以信陵君才能顯名諸侯,号召天下,從者如雲。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中國人道德标準之三,禮。

何謂禮?禮者,溫文爾雅,舉止合體,為人謙恭,虛心受教,君子風範也。

這就不用多說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做到了一個君子的極緻,可稱戰國四大公子之首。

劉邦最崇拜的偶像,擁有至高道德水準,與項羽為同一兵家流派

中國人道德标準之四,智。

何謂智?智者,知人也。

明辨是非,知人善任,且有自知之明,這就是“智”。

抗秦救趙存魏為是,擊殺晉鄙為非,信陵君明辨是非。

侯嬴朱亥等均屬草根階層,信陵君卻皆以為賢人而卒賴其力以建功人國,顯名天下,是為知人善任。

信陵君救趙之後,自矜有功,門客有人勸之,則立刻反躬自省,無地自容,是為自知之明。

中國人道德标準之五:信。

何謂信?信者,已諾必成也。

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成,不愛其軀,赴人之厄困,是為大丈夫也。

信陵君一生都以此為為人準則。

“仁義禮智信”這五常,就是中國人道德标準的集中概括。春秋戰國四百年所有名将,同時擁有這五種高貴品質的,隻有信陵君一人,是以他才能舉起道德的大旗,号召天下共抗強秦。

信陵君沒有孫武孫膑的精妙謀略,也沒有項羽呂布的蓋世武勇,但他破解了戰争的究極密碼,那就是号召力(統帥的威望)和凝聚力(軍心),是以他成為了指揮聯軍作戰而能大獲成功的第一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