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當時十八路諸侯合兵一處,打着“誅殺董賊,興複漢室”的旗号,攻打汜水關。這兩軍打仗,總需要一個先鋒吧。袁紹就命長沙太守孫堅為先鋒,率領兵馬殺向汜水關。一開始呂布是想前去迎戰的,誰知道華雄主動說,殺雞焉用牛刀,他足以對付十八路諸侯。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華雄是關西人,他虎體狼腰,豹頭猿臂,作戰勇猛,是董卓手下一員将領。華雄先是殺死了濟北相鮑信,而後在寨前叫戰。首先出戰的是袁術大将俞涉,不到三個回合就為華雄所斬。而後出戰的是韓馥上将潘鳳,也不一會就被華雄所斬。十八路諸侯,聽到華雄如此勇猛,頓時一片唏噓,不知如何辦才好。

就在這時,關羽主動請纓。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小将願往斬華雄頭,獻于帳下!

臨行前,曹操為關羽斟了一杯酒,本想為他踐行誰知關羽卻說,區區一華雄,何足挂齒,等我一會就取華雄頭來。果然,關羽很會就殺死了華雄,并将他的頭顱擲之于地。十八路諸侯,看到後,都徹底驚呆了!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講到這裡,就有個問題了: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纓呢?下面我将根據演義的記載,分析為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張飛身份低微,不敢主動請纓。

以張飛的性格,看到華雄在關前放肆,早就十分怒惱火,恨得咬牙切齒了,想去迎戰華雄,但是他不敢輕舉妄動。當然了,張飛怕的不是華雄,而是諸侯們。不要說華雄,張飛這個人是連呂布都不怕的

張飛為何會怕諸侯們呢?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當時張飛隻是一個步弓手,身份十分低微。他的哥哥劉備也是要地盤沒地盤,要軍隊沒軍隊。他隻是一個旁觀者,并不是以同盟軍的身份加入陣營的。說白了,就是個“看戲”的。是以,張飛必須要考慮到自己的身份。他既沒有職責去迎戰華雄,也沒有資格去迎戰華雄。即使他想,會不會被允許還是個問題。弄不來,沒去迎戰就會人頭落地,說不好還會連累自己的兄弟。

這一點,我們看看關羽說出那句話後,諸侯們的反應就知道了。當關羽說出他要去迎戰華雄時,幾乎遭到了一片質疑。首先是袁紹問他是何許人也,公孫瓒回答說是劉備的二弟,名叫關羽。然後袁紹又問,現居何職。公孫瓒回答說是馬弓手。袁術聽到後,大怒道:你是認為我們這些諸侯手下沒有大将嗎?區區一馬弓手,怎敢出此狂言?來人呀,給我把他驅逐出去!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最後還是曹操慧眼識珠,他說關羽長相非凡,一定有勇略,不妨讓他迎戰,如果不勝,再處置不遲。袁紹說:讓一個馬弓手出手,恐怕為華雄恥笑。曹操說:此人儀表不凡,華雄怎麼知道他是馬弓手呢?

正當諸侯争執之際,關羽說:如我不勝,願斬關某頭。袁紹和袁術這才允許關羽出戰。是以,張飛并非不想出戰,而是他知道,出戰會惹出大麻煩。

第二,沒有大哥、二哥的指令,張飛不會出戰華雄。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大家不要以為張飛勇猛沖動,隻會逞匹夫之勇,其實他還是很守紀律的。此刻,他在内是劉備和關羽的弟弟,在外是劉備的手下,自然一切要遵照他們的指令行事。劉備身為大哥,都沒有發話,他張飛怎麼能主動請纓呢?如果他出戰,萬一失敗了,不是自尋死路嗎?自己死了倒也罷了,恐怕還會連累兄弟。張飛是何等英明之人,這筆賬他還是算得清的。

第三,張飛知道,他不能搶了關羽的功勞。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這個原因我認為是最合理的。那時,張飛和關羽除了殺了幾個黃巾軍,都沒有多少戰功和戰績。我想,張飛定想斬殺幾位大将,讓别人知道他的厲害。可是他得考慮到,關羽是他的大哥。大哥還沒有揚名立萬,他身為弟弟,能搶了大哥的功勞嗎?張飛清楚,他大哥關羽早就不耐煩了,必然會請戰華雄。

是以我們會發現,後來迎戰呂布的時候,張飛第一個出戰,還大罵呂布,說他是三姓家奴。

張飛面對沒有名氣的華雄,沒有主動請纓,可是面對天下無敵,早就名震天下,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稱的呂布,為何這麼積極呢?原因很簡單。張飛很想證明自己,立下戰功。這個時候,關羽已經“溫酒斬華雄”,讓十八路諸侯刮目相看了。是以,張飛出戰呂布,關羽肯定會了解的。

華雄嚣張叫陣,張飛為何不主動請戰?有三個原因,其三最合理!

綜上所述,張飛身份卑微、沒有哥哥的指令、不能搶了關羽的功勞,是張飛不主動請戰華雄的三個原因。

那麼,大家怎麼認為呢?

專注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