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是亡于崇祯,還是亡于萬曆

這個事情很難有一個大家比較公認的說法,說明朝亡于萬曆。最早的出處是《明史》神宗的本紀結尾言:明之亡,實亡于神宗,這一點也是乾隆承認的。都是皇帝。站在同一視角,他的角度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比拟的。而現實卻是的大明的确亡于崇祯,而且萬曆和崇祯隔了兩個皇帝。更為獨特的是萬曆48年,他是最懶政,最惰政的皇帝,而崇祯卻是大明最勤政的皇帝。如此極端,如此懸殊,實在是曆史最詭異的地方。

先說萬曆。為何說大明亡于萬曆、應該說萬曆親政以後的朝局相當不錯,由于張居正打下的根基。萬曆一朝真是萬象更新。萬曆朝最大的事件萬曆三大征,三大征的結局是三戰全勝,從這裡可以看出,萬曆一朝的綜合實力還是相當不錯,也可以說辛虧有張居正打的底子,如果沒有這一點。萬曆未必敢如此造次。因為都知道大明一朝一直是比較窮困的。但要指出的萬曆一朝不缺錢,萬曆一朝不缺錢的原因就是開征了礦稅.徹底得罪了士族豪商階層和官紳階層.由于這些人掌握話語權。這樣的就直接導緻了萬曆名聲不好原因就是萬曆“與民争利”.再為朝臣所诟病的是礦稅不入戶部,而放入内庫.自己留着用。萬曆也留下了一個斂财的名聲。(但三大征的大部分開支都是内庫開支)。

明朝是亡于崇祯,還是亡于萬曆

明朝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就是萬曆時期。萬曆三十多年不理政。但萬曆時期卻是整個人才大爆發時代。既有自然科學,也有人文科學。其中最著名的大科學家就是徐光啟。還有李時珍,徐霞客,李之藻。宋應星,朱載堉。李贽。王佂,新思想、新觀念、新文化不斷湧現。還有和莎士比亞一樣的世界級的戲劇家湯顯祖,《金瓶梅》也是文化繁榮的表現。萬曆時代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首次提出了中國的民主思想,幾乎和歐洲思想家同步。黃宗羲能夠提出——君為天下之大害夠膽大.由此也可以看出萬曆時期是一個政治開明,言論自由的時代。思想家是一個時代文明的标杆.至于在政治開明,言論自由的情況下才會出現著名的思想家。

明朝是亡于崇祯,還是亡于萬曆

說萬曆不理朝政是大明亡于萬曆的首要條件,當然也給萬曆扣了許多道德帽子。比如吸毒。用道德攻擊一個皇帝,和說女人亡國紅顔禍水一樣。都是最沒本事和意思的說法。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已經提出。當時已經形成了皇權,内廷宦權,文官階層。三個權力共同調和掌權的狀态,完全架構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皇帝的重要性已經大大的降低,萬曆不理政。政府的運作依然可以得。在就是明史的複雜性不清晰性。過于繁雜和史料不清。而且清朝對明朝後期曆史不遺餘力的抹黑與删改。這也給明真實性史造成了巨大的困難。(清高宗題長陵神功聖德碑:“明之亡非亡于流寇,而亡于神宗之荒唐”)乾隆的蓋棺論定完全是胡說八道根本不足為信。

明朝是亡于崇祯,還是亡于萬曆

如果說,萬曆最怠政,最懶政。那麼最勤政的就是崇祯。是勤政,是辛苦。但是啥也沒幹,根本沒有一個長期戰略原則。在位17年換了五十個宰相。如此短的時間,換成誰也幹不了,說崇祯剛愎自用。薄恩寡義,這些都對,但最關鍵的就是崇祯“性急”到了最後,崇祯想遷都遷不了,居然連個願意給他搭話的大臣都沒有。現在大臣都知道了崇祯秉性。已經無人給崇祯背鍋,在位17年的皇帝做到這個份上。執政能力之差。人緣之差。也是夠悲催了。但這一切都是崇祯自找的。

崇祯勤政的首要原因就是,他接手的是一個懶攤子,再就是多疑。怕别人騙他,也可以說他沒有信心。這就好比一個國小生努力他也寫不出大學生的論文。作為一個皇帝,你首先就得心胸開闊,要容人,再就是要有識人之明,我皇帝可以不知道。不會做,但我知道誰可以做好就可以,也可以叫知人善任。再就是,戰略目的要明确,貫徹始終,要有洞察力,知道什麼人能幹什麼事,在就是放手讓臣下做事。除重大原則問題,大臣做錯事,把過錯攬在自己身上。功勞都是大臣的。這才是皇帝的氣度,但氣量狹小的崇祯根本無法具備。大明一朝除了洪武一朝,總共殺死過兩個宰相,嘉靖與崇祯各一個。但崇祯殺死二十多二品以上官員,大學士殺死兩人,地方巡撫讓他殺了十幾個,地方出了事就不問是非一律殺死了事,這既說明崇祯處事的急躁。也說明了崇祯的無能,對,崇祯就是無能。但無能還自作聰明。就是作死了。

明朝是亡于崇祯,還是亡于萬曆

崇祯臨終說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皆亡國之臣,實則其是典型的亡國之君。因為這些大臣都是他自己選的,死的時候。就一個太監陪伴在身邊。真是孤家寡人。沒有一個大臣陪葬,皇帝當到這個份上。也真是太悲催了。大明的亡不亡,當然其他的朝代也一樣。國家衰亡和皇帝是否勤政沒有直接關系。皇帝的最高執政境界,就是評價劉邦的話:“無可無不可”,就是會用人,放權用人,讓這個人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事必躬親,親力親為。這是沒有信心的表現。崇祯一朝14個兵部尚書沒一個好下場,而且換了50個宰相,古今罕有,不亡國簡直沒有天理了,這就是亡國氣象。當時明朝的政治規則已經成熟,皇帝怠政問題不的大。比如萬曆時期,文官體系是應該能夠按照他體系運作的,但怕皇帝像崇祯這樣的瞎折騰。崇祯為性急。就想快刀斬亂麻,凡事不知欲速則不達。

如果非要就大明亡于誰有一個明确的論斷,那就是大明亡于崇祯,具體來說。崇祯占30%的責任。以東林黨為首的士紳階層占70%。而後世史家之是以同情崇祯,就是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皇朝,而且亡于一個異族。使得明王朝、更多的是對漢族的同情,崇祯不過是個代表而已身上。再就是崇祯不是像宋徽宗、陳後主那樣的沉迷酒色之君,君王死社稷。這讓人産生可憐和憐憫之意之,但也僅此而已。他可惜嗎。他可憐嗎啊?不,一點都不可惜和可憐。大明就是亡于崇祯之手。

我是清水空流,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