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蕭華将軍和王新蘭

一位綁着兩隻羊角辮,還沒書桌高的小女孩對着一位共産黨員說:“我要加入中國共産黨!”

這位共産黨員笑着說:“小姑娘,你今年幾歲啊?”

小女孩眨巴眨巴眼睛說:“我馬上就9歲了。”

共産黨員接着說:“那可不行,你太小了,你知道黨是什麼嗎?還是快回家找媽媽吧。”

這個小姑娘就是巾帼英雄王新蘭,她也是開國上将蕭華的妻子。

深受家庭影響,叔叔是王維舟

王新蘭,原名心蘭,四川宣漢人,1924年6月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父親王天保是清朝的貢生,是以說她從小就成長在書香世家的環境裡。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新蘭

王維舟,王新蘭的叔叔。他被稱為“入黨比建黨還早的革命家”,因為他在1920年在上海加入了北韓共産黨,為我黨的誕生做出了很大貢獻。

後來,王維舟為了培養革命的種子,回到熟悉的家鄉開展工作——創辦弘文國小并親自擔任校長。

其實這個學校是一個黨的革命學校,專門宣傳黨的相關内容,讓孩子們從小就耳濡目染,堅定信仰,為黨培養後備軍。

王新蘭就在這個學校上學并深受影響。父親早在王新蘭5歲時就把她送到了這所學校。沒想到父親還沒等王新蘭長大就去世了。

叔叔王維舟自覺地擔任起了父親的角色,向王新蘭以及她的哥哥姐姐們言傳身教。

在叔叔王維舟的帶領下,王新蘭的哥哥姐姐們都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維舟(右一)

6歲參加革命活動,心埋革命火種

1929年,國民黨軍隊入駐了王新蘭的家鄉,嚴重地阻礙了王維舟的革命活動,與其他地方的同志中斷了聯系,。

就在這時,王新蘭看到哥哥姐姐們常常神秘地聚在屋子裡說話,一說就是半天,還讓她在外面放風,她小小的腦袋充滿了大大的疑問。

于是王新蘭常常追着叔叔問:“哥哥姐姐都在幹什麼呀?”王維舟原本覺得她還小,就糊弄了過去。

但是現在情況特殊,王維舟想着可以開始教王新蘭一些切實的本領了,便于她真正了解革命。

有一天,王維舟對小小的王新蘭說:“心蘭,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哥哥姐姐在幹嘛嗎,我現在就告訴你——你把這封信送到隔壁村,并且不讓其他人知道。如果你成功了,那麼你就是做了和哥哥姐姐做的一樣的事。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新蘭興奮地接過了信封,一溜煙地跑走了。

就這樣,6歲的王新蘭在懵懂中參加了傳遞情報的革命活動,開啟了她一生的革命生涯。

經過努力,9歲加入紅軍

1933年,王新蘭的兩個哥哥王新敏、王新正,兩個姐姐王新詩、王新國,還有姐夫任俊卿,再加上“老革命”王維舟,一共六人參加了革命。

家裡人都參加了紅軍,這可把王新蘭急壞了。姐姐和母親看出了王新蘭的心思,于是兩人都鼓勵王新蘭嘗試着報名參軍。王新蘭興奮地跑出了家門,跑向參軍報名處。

結果卻不盡人意,王新蘭連跑了幾個報名點都被拒絕了。姐姐王新國隻好和妹妹一起去報名,看看自己和妹妹一起能否說服報名處的同志。

兩人來到了總報名點,找到了上司徐立清——紅四軍政治部主任。

徐主任看着還沒有槍高的王新蘭說:“小姑娘,你參軍之後能幹什麼呢?”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徐立清

王新蘭連忙說:“我會唱歌,跳舞,還會寫字!”說着就表演了起來。先是邊唱邊跳了,後來又蹲在地上,拿着一根樹枝寫了五個字“中國共産黨。”

姐姐連忙把妹妹王新蘭6歲就替黨傳遞情報的事,詳細地告訴了徐主任,希望徐主任能滿足妹妹從小的心願。

徐主任聽完後說道:“你小小的年齡還挺有本事的呢!行,同意你報名參軍!”

兩姐妹趕緊回家告訴母親這個好消息,她雖然舍不得自己最小的女兒,但是這位深明大義的母親知道自己必須放手。

11歲與親人分離,獨自參加長征

随着形勢越來越嚴峻,紅軍馬上就要長征了。臨走前姐姐讓組織把母親轉移到了安全的地方,這也讓王新蘭安心了不少。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當時11歲的王新蘭也随着大部隊起航,成為了長征中最小的女戰士。

雖然王新蘭的哥哥姐姐都在長征的隊伍中,但是隻有一個姐姐王新國和她在一個隊伍中,沒過多久,這個唯一可以照顧王新蘭的姐姐也被調走了,王新蘭隻能自己照顧自己了。

姐姐這一次一走可就成了永别,因為王新蘭的親人們在長征途中都死了。

不怕困難,成為長征中的開心果

别看王新蘭年齡小,個子小,她小小的身體裡可蘊含着大大的能量。王新蘭在宣傳隊裡又是編舞蹈,又是寫智語。王新蘭常常身背一張毛毯,腰别一把長笛和快闆,手柱一根木棍

有人看她這身裝備,好奇地問她:“你身上的東西都是什麼啊,有什麼用啊?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新蘭驕傲地回答:“都是我的本領!”

于是在長征的隊伍中常常能看到一個“身懷十八般武藝”的湖南妹子,為大家唱歌、吹奏、跳舞。

有一次,大部隊要經過環境最惡劣的雪山,王新蘭所在的宣傳部隊提前出發,目的就是要在途中設立一個宣傳點,給戰士們加油鼓勁。

王新蘭站在雪山風口賣力地打着快闆,戰士們看見這個最小戰士都這麼堅強,更不敢放松了。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陳錫聯

王新蘭一直堅持到最後一支隊伍——第11師,這支軍隊的政治委員陳錫聯看到了王新蘭的所作所為。

心疼地說:“小娃娃,快走吧,我們這支隊伍是最後了,這裡實在是太冷了,你的身體再吹非得生病不可。”

王新蘭隻是笑了笑,不說話。她直到最後一位戰士走完,才停下來,往前走。

危在旦夕,被同志們救了回來

有一天,王新蘭剛走了幾裡路就一頭倒在了路上,身後的同志趕緊抱起她,把她放在了擔架上。一連幾天,王新蘭還是沒有好轉的迹象。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有戰士提議道:“等咱們經過村莊的時候,把王新蘭托付給當地的村民吧,等咱們長征結束再來接她,這樣她還能好好休養。”

紅四軍政治部主任洪學智聽說了這一情況,專門來看望了王新蘭,并對照顧她的戰士說:“王新蘭在隊伍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們可不能丢下她,同志們一定要好好照顧她。”

宣傳隊的大姐們更加細心地照顧她。王新蘭失去了意識,吃不下凍成冰塊似的饅頭,好心的大姐把饅頭嚼碎再喂給昏迷中的王新蘭。

王新蘭在同志們的照料下,終于有了好轉,重新變成了那個蹦蹦跳跳的開心果。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建國後,部分幸存紅軍女戰士合影

機緣巧合,偶遇蕭華

1937年夏天,王新蘭和兩個同志要一起去延安總部學習,中途她們來到了駐陝西三原的雲陽鎮八路軍總部換介紹信。

天有不測風雲,突然下起了大雨,阻擋了三人的路。王新蘭三人被組織安排到老鄉家裡暫住,等天氣好了再上路。巧的是在這個村裡還有一些等待編制的紅軍隊伍,蕭華的隊伍就在其中。

蕭華在13歲時就擔任了共青團興國縣委書記,他跑遍了全縣14個區,把團員從最初的幾十個人發展到1000多人。

蕭華的能力得到了毛主席的賞識,1933年,蕭華被任命為紅15師的政委。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娃娃司令。”

這一天,王新蘭幾個小姑娘在村頭的大台子上表演,想讓辛勤勞作的百姓開開心心。

蕭華也被吸引過來,他一眼就看見了閃閃發光的王新蘭,雖然當時兩人年齡差距很大,但是蕭華的眼睛還是不住地看向王新蘭。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蕭華(左三)

王新蘭在舞台上表演得正起勁,湊巧多往人群中看了一眼,就看到了正在直勾勾地盯着自己的蕭華,王新蘭的臉唰地紅了起來。

演出結束後,蕭華立馬找到了王新蘭,熱情地和她聊起了天。王新蘭當時并不知道這代表着什麼,隻是覺得蕭華的做法讓自己心裡暖暖的。

慢慢地,兩個人的接觸越來越多。身邊的同志們都看出了蕭華和王新蘭之間的感情,但是王新蘭好像還不太懂。

眼光毒辣的陳赓看出了蕭華對王新蘭的感情,覺得兩人很合适。

想推兩人一把,開玩笑地說:“新蘭,你要是我的女兒,我就把你嫁給蕭華!”

王新蘭的臉紅得跟紅蘋果一樣,低頭不語。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在羅榮桓撮合下,兩人互表心意

一個月後,通往延安的公路修好了,王新蘭該走了,蕭華也需要去抗戰前線了。蕭華的心不得不着急了起來。

蕭華找到了自己信任的上司——羅榮桓,向他表明了自己對王新蘭的心意。羅榮桓一聽高興得答應了下來。

第二天,羅榮桓就把王新蘭叫到了面前,大方地問她:“你喜歡蕭華嗎?他說他喜歡你,讓我替他問問你。”

王新蘭沉默不語,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羅榮桓接着說:“你如果覺得他挺好,那到延安學習後,就不許再找别的男朋友了啊!等你學習完了,要回到我們115師工作。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羅榮桓(左二)、蕭華(左四)

沒想到藏在門外偷聽的蕭華耐不住性子了,害怕王新蘭拒絕自己,連忙推門進來說道:“我是真的喜歡你,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對你的。”

王新蘭看着蕭華堅定的眼神,重重地點了點頭。就在王新蘭去延安的前一晚,蕭華抱了一床被子來找王新蘭。

王新蘭好奇地問他:“你給我被子幹啥,路上應該不冷。”

蕭華把被子塞到王新蘭的懷裡,說:“我們倆這次分開,不知道下次再見是什麼時候,你帶這床被子,以後隻要你看到這床被子,就像看到了我。”

王新蘭恍然大悟,心裡滿是感動。最後兩人隻能依依不舍地分離了。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毛主席幫助兩人相見

1939年,王新蘭從通訊學校畢業後,被配置設定到延安紅色中華社當報務員。

在這期間她和蕭華一直沒有見過面。兩人的聯系也隻有兩次——平型關大捷時蕭華寄來了一封信,後來王新蘭也給蕭華寄去了一張自己的照片。

其實,王新蘭在後方又何嘗不想蕭華,但是她知道前方戰事緊張,自己不能再打擾他。在一天的傍晚,王新蘭和同僚一起在河邊唱起了歌,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

毛主席身邊的秘書指着王新蘭說:“那就是蕭華的對象。”

毛主席走近王新蘭說道:“你知道蕭華現在在哪嗎?”

王新蘭無奈地搖了搖頭。

毛主席緊接着說:“這樣吧,我拍一份電報,把你調到蕭華的隊伍。”

王新蘭激動地說道:“太好了,謝謝主席!”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沒過多久,調令就下來了,王新蘭終于可以踏上“尋夫之路”了。

但是前線的形勢變化莫測,蕭華的隊伍也在不停地轉移,王新蘭經曆了重重跋涉才成功抵達目的地。兩人終于得以相見。

有情人終成眷屬,15歲少女嫁“娃娃司令”

王新蘭到達蕭華軍隊的時候,蕭華正在開會,是以王新蘭先去蕭華的住處休息。

讓王新蘭沒想到的是,蕭華身邊的戰士都認識她。

王新蘭好奇地詢問緣由,戰士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蕭首長幾乎每天都會拿出你的照片看,我們都見過你的照片。”

王新蘭聽到這很是感動,心裡更加認定蕭華了。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王新蘭和蕭華結婚照

沒過幾天,兩人就在同志們的見證下結為夫妻,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蕭華因為20多歲的年齡就當上了司令,是以又被稱為“娃娃司令”。

兩人小小年紀喜結連理也成為了一段佳話。

夫妻倆舉案齊眉,互敬互愛

1940年,蕭華被任命為115師政治主任,王新蘭則被任命為115師新聞電台報務主任。夫妻倆都身兼重要職位,共同進步。

王新蘭的身體在長征時落下來毛病,隻要稍微不注意就容易犯病。但是王新蘭的電台工作是115師和上級的主要聯系方式,是以此時的王新蘭就顧不上自己的身體了。

沒過多久,王新蘭的舊病複發。蕭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于是蕭華壓縮自己休息的時間,親自照顧王新蘭,足足有一個月,王新蘭的身體才有了好轉。

同年11月,5萬日軍對蕭華部隊所在的地區沂蒙山區進行了進攻。

蕭華隻能放下王新蘭,上戰場拼殺。王新蘭則騎着馬從後方随着大部隊撤退。王新蘭隻感覺子彈嗖嗖的聲音從耳邊穿過,心驚膽戰。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這是王新蘭這個後方人員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參與戰鬥,危險程度是後方的幾倍,王新蘭對丈夫蕭華的敬愛更多了幾分。

危機時刻生産,孩子險些餓死

1944年夏天,王新蘭肚子裡的第一個孩子即将出世。此時,日軍又在加緊圍攻115師,戰況激烈。王新蘭隻能離開蕭華,獨自一人轉移到山東茹縣的南高莊生産。

沒料到的是,王新蘭剛生下大女兒蕭雨,日軍就開始掃蕩南高莊。王新蘭迫不得已隻能把孩子交給老鄉,自己先随大部隊轉移了。

老鄉帶着孩子來到了一個偏僻的山洞,躲避日軍的掃蕩。但是日軍死活就是不離開南高莊,老鄉們也不敢出來,也就沒有食物喂給蕭雨吃。

原本老鄉以為蕭雨可能就這樣餓死了,但是日軍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撤退了。老鄉趕緊和王新蘭彙合,讓母子倆團聚。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蕭華(左二)

丈夫蕭華逝世,王新蘭深受打擊

建國後,蕭華成為最年輕的開國上将,王新蘭也成為了最年輕的開國女上校之一。兩人總共有5個孩子——蕭雨、蕭雲(兒子)、蕭霜、蕭露、蕭霞。

這五個孩子讓夫妻倆度過了幸福的晚年。在動蕩時期,夫妻倆也沒逃過磨難,幸運的是夫妻倆都熬了過來。

1975年,蕭華得以平反,恢複了工作,擔任甘肅省省委書記。王新蘭也跟随丈夫來到了自己記憶中最深刻的地方,回顧了自己年輕時翻雪山,過草地的英勇時刻。

蕭華在甘肅期間兢兢業業,為國家發揮最後一分餘熱。在大西北紮根7年,為大西北的經濟開發做出了巨大貢獻。

從大西北回來不久,蕭華被委以重任,官至副國級,沒多久就病倒了,一檢查竟然是癌症。

這可給了王新蘭一個不小的打擊,夫妻倆已經幾十年沒分開過了,種種磨難都一起堅持了過來,現在到了該享福的時候,蕭華卻得了癌症,王新蘭十分心疼蕭華。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事與願違,1985年,“娃娃司令”蕭華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70歲。

蕭華沒走多久,王新蘭就辭去了自己的職務。其實才61歲的王新蘭原本打算再替國家工作幾年,但是丈夫蕭華的去世讓王新蘭身心俱疲。

她原本還算硬朗的身體一下子垮了下來,頭發也一下子白了起來。

王新蘭如今97歲,依然健在

王新蘭退休後,在整理丈夫蕭華的遺物時,發現了蕭華留給自己的話:“永葆青春,題贈新蘭。蕭華”

王新蘭看到這句話,立馬止不住地哭了起來。

王新蘭:11歲走長征,晚年紮根大西北7年,與副國級丈夫相愛46年

晚年王新蘭

身邊的孩子們見狀連忙勸道:“母親,别太傷心了,要注意身體,父親寫下這句話就是希望你能在他離世後好好的生活,不是嗎?”

王新蘭恍然大悟,心裡明白了丈夫的苦心,這才慢慢平複情緒。

自此,王新蘭不再沉浸在丈夫離世的痛苦中,慢慢走了出來。再加上五個孩子對母親王新蘭的悉心照顧,王新蘭的身體有了好轉。

如今,王新蘭已經97歲高齡依然健在,成為了為數不多地能夠享受自己奮鬥成果的英雄。

希望王新蘭老奶奶能夠更加幸福快樂地度過晚年生活,看着他們老一輩為之奮鬥的中國繁榮昌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