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唐後主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南唐後主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一代詞人,南唐後主李煜

被迫繼承皇位

南唐後主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李煜是第六子,按照順序來看,李煜為帝的機率極低。但是李煜天生異象:豐額骈齒,一目重瞳子(額頭飽滿,牙齒整齊,一隻眼睛有兩個瞳子),還是讓他的哥哥産生了懷疑。李煜自己本身就從政,更别說當皇帝了。為了表示自己無心帝位,李煜醉心佛學,志在田園。怎奈何老天爺開了個玩笑,李煜的五個哥哥先後早夭,李煜硬着頭皮登上了皇位。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當了皇帝的李煜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早在他父親時期,南唐就開始向後周稱臣。自趙匡胤陳橋驿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對南唐采取了更苛刻的條件,除了繳納錢糧之外,還要送人質。即使這樣,趙匡胤對李煜還是呼來喝去。天寶七年(974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稱疾不行,王師南征,以祭天為理由,招李煜到開封。祭天在古代是很大的儀式,招李煜祭天就意味着李煜是臣子,拜的宋朝的天。李煜也是皇帝啊,這算是一種羞辱了。文人是沖動的,沖動的李煜,決定要跟趙匡胤撕破臉皮,開戰了。

終于逼得李煜開戰了,趙匡胤的目的達到了。李煜實在不是一個可以和趙匡胤相提并論的對手,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糟糕的李煜隻是一時腦熱,既不知彼,也不知己。宋兵距離金陵還有十裡了,李煜居然還不知道。哎!開寶八年(975年)宋軍開始大舉進攻金陵。眼看金陵不保,李煜接連派員出使宋,趙匡胤隻一句: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就是帝王與文青的差別。同年12月,金陵失守。李煜投降。開寶九年(976年)正月,李煜被送往京師。同年,“燭影斧聲”宋太祖趙匡胤駕崩,宋太宗趙光義登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後主李煜:生于七夕,死于七夕

到了開封的李煜,離開了江南。我想這時候的李煜或許心靈一開,佳作頻出。但是這是用巨大的代價換來的。新登基的趙光義比他的哥哥好不到哪去,甚至更糟糕。傳說趙光義強暴了李煜美若天仙的皇後--小周後,還讓畫師畫了情節來羞辱李煜。作為男人的李煜怎麼能忍,但是不能忍又能怎樣。看着李煜這時候的詞,都能感受到李煜的心在滴血。中國曆史從唐朝形成了一個習慣,後代為前代修史,負責寫南唐的是宋,是歐陽修。李煜在開封的日子,歐陽修在《五代史·南唐·李煜傳》中隻字未提,李煜的死歐陽修也隻字未提。或許歐陽修不敢吧,同為一代大師的歐陽修不知道對李煜是何種感情。關于李煜的死是來自于宋人王铚的《默記》。

時間到了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思念故國,遭受了莫大羞辱的李煜,寫出了名篇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顔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趙光義很快就看到了這首詞,李煜懷念故國,這是要造反啊。賜毒酒--牽機藥給李煜。牽機藥: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佝偻相接而死。可想而知,李煜死的時候是多麼的痛苦。生于七夕,死于七夕,奈何生于帝王家啊。

不知道該怎樣稱呼李煜,皇帝?亡國之君?詞帝?還是宋朝追谥的吳王?這些稱呼都是後人強加給李煜的,或許李煜自己一個都不喜歡,随性就好,随性就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