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玉帝曾有一次“雄起”的機會,可是,他的腦回路沒有轉過來,機遇生生化為災難。

也許,你們要說,玉帝高高在上,是天上地下最尊貴的人,他還要怎麼雄起?

就《寶蓮燈》世界來說,玉帝還真不是最大的,傳說玉帝昊天是道祖鴻鈞的門童,當然,寶蓮燈裡沒有提及,這一點就不算了,但是,幾位聖人是存在的,而且對玉帝陽奉陰違,根本不把他當回事。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玉帝為何要定立天條?就是為了增加天庭威嚴,對于幾位壓在頭頂的聖人,他郁悶至極,又無可奈何,好在幾位聖人一般不出面,他隻需能扛得住幾位聖人的門人就可以了。

說起來,玉帝也是悲劇,名義是天界執掌者,下屬稱大天尊,但是他實力不足,手底下當時也沒發展起來,大貓小貓三兩隻,所謂的天庭,隻是空架子。

當時聖人林立,每一尊聖人都是他惹不起的存在,他這個玉帝當的實在憋屈,是以,他急立威,定下嚴苛的天條,如何增加天庭的威嚴,讓他陷入魔怔,所有有損天庭威嚴的事情,他會盡最大盡量毀滅。

不得不說,他有些本末倒置了,一位偉人說過:“槍杆子裡出政權!”玉帝活過無量量劫,還是沒整明白這個道理,整天隻會整一些虛有其表的東西。

當時看《寶蓮燈前傳》,楊戬劈山救母,玉帝震怒,下令十大金烏擺下金烏大陣,活活燒死楊戬和瑤姬,結果,瑤姬固然燒死了,卻燒不死法力高深的楊戬,楊戬震怒之下,把天庭鬧了一個天翻地覆。玉帝得到他想要的尊嚴了嗎?啥都沒得到,倒是把本就不多的臉面丢了一層又一層!

玉帝雖然明面上是最為尊貴,但一直缺少帝王威嚴和底氣,他訂立的天條,就像佛門不能娶親一樣,好像沒什麼意義,又必須要執行。

天仙配裡的玉帝說了一句話:“不管天規律法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在沒有更改之前,都不可逾越。”

這句話幾乎就是明說了,我訂的天條是不合理的,但不執行就是你的錯。寶蓮燈世界,玉帝也是一樣的道理。

而瑤姬身為玉帝妹妹,是最該支援他的,卻首先帶頭違反天條,她執掌的是情欲司,卻自己先動了情欲。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雖然對她來說,事出有因,有無奈,亦無悔,但她在玉帝最需要尊嚴的時候,把玉帝的臉丢到了地上,玉帝豈能不怒,這種事情說不上誰對誰錯,立場不同而已。

他若不處罰瑤姬,三界都要看他笑話,本就存在感不強的天庭,隻怕更要被當成笑話。

是以,他擒拿瑤姬,并下令滅其滿門。是不是很殘忍?但玉帝确實做的沒錯,這是一個正常帝王都會做的事情。

他讓妹妹活着,已經是很看情面了,其他人又沒感情,沒交情,自然要拿來立威的。

于是,他下令大金烏和天蓬擒拿瑤姬,并将楊天佑及三個孩子處死。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隻是,沒想到的是,天蓬元帥敢私自耍手段放走楊戬和楊婵,最終釀成大禍(對玉帝來說)

玉帝察覺楊戬和楊婵還活着,下令大金烏繼續追殺,這本身沒有問題。隻是,楊戬和楊婵分别成了元始天尊和女娲聖人的徒子徒孫,這就比較麻煩了,要追殺也可以,但必須遠離兩位聖人的地盤,這也給了二人喘息的機會,否則天下之大,兩人也無處可逃。

在一次次追殺中,兩人實力大進,尤其是楊戬,區區數年時間,法力突飛猛進,遠遠超過師傅玉鼎真人,稱為三界頂級大神,至少天庭裡能擋住楊戬的人不多了。

楊戬修為有成,第一件事就是要劈山救母,這也是他修行的動力和法力的源泉,他修出的就是守護的力量。

在他劈山救母的時候,玉帝知道了,非常憤怒,指令十大金烏擺下金烏大陣,要活活燒死瑤姬和楊戬。

楊戬雖然能抵擋金烏火焰,瑤姬卻不行,眼看就要被燒死,楊戬跪下求玉帝:

原文:楊戬痛苦失聲:“不一一陛下,父親和大哥的仇我可以不報。隻要放過我母親,楊晉可以終生給你為奴為仆,也可以萬劫不複、永堕地獄,絕無怨言。”

此時玉帝若赦免瑤姬,不僅能顧全兄妹之情,還能得到一個超級打手,玉帝卻被他固有的思想迷住了眼,此時他隻需寬恕瑤姬,就可以換來楊戬這個頂級天神的效忠,對于目前實力不足的天庭來說,至關重要。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什麼是威嚴?實力就是威嚴,天庭有了楊戬的加入,實力可以再上一台階,有了楊戬,就有了楊婵,楊婵實力自然不算什麼,但加上女娲至寶寶蓮燈,那就不一樣了,天庭實力可以再上一個小台階。

玉帝做了什麼?他對楊戬的請求無動于衷,一心要處死瑤姬,那是他的親妹妹啊,是凡人時期陪着他,曆經無數歲月的親人,面對親情,面對實力的誘惑,他自然堅持處死瑤姬,他對天庭威嚴已經着了魔,迷了心竅了。

而且,收服楊戬好處還不止于此,寶蓮燈世界裡,楊戬的實力已經遠遠超過師傅玉鼎真人,那麼在元始天尊門下,也有很大的地位了,有實力就有話語權。

在此之前,雖然元始天尊門下名義上也歸他管,實際沒人鳥他,如今卻可以通過楊戬調動一部分勢力,

女娲那邊也是一樣,他可以通過楊婵調動一部分勢力,想想看,放過瑤姬,收服楊戬和楊婵,和元始天尊門下及女娲門下有了實質的關系,是不是有了聲勢發張,如日中天的感覺。

同時,還保全了親情,他又不是鐵做的,瑤姬死了,他不心痛嗎?

玉帝的損失還不止是失去楊戬楊婵的效忠,楊戬因為母親慘死,瘋狂報複玉帝,玉帝手裡并沒有楊戬這種級别的高手,天界當然高手多多,但都不是玉帝能調得動的。

這也使得玉帝的明面最強戰力,十大金烏被暴怒的楊戬殺了九隻,隻剩一隻小金烏,還是天蓬和嫦娥保下來的。

十大金烏可是玉帝嫡系中的嫡系,是他的兒子,對他忠心耿耿,他們的死,對玉帝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玉帝處死瑤姬,本來震懾了一些人,看到了玉帝的狠辣無情,本來是有一定效果的,但他被楊戬殺上淩霄寶殿,整的灰頭土臉,反而丢了一個更大的臉,此時已經勢成水火,若不能徹底打殺楊戬,他這個玉帝也不用幹了。

他最終打開天閘,放出了“核武器”—弱水,弱水是不可控的終極武器,沒能殺死楊戬,反而把下界整的一團糟,對他的威望又是一個打擊。

玉帝燒死瑤姬損失了多少?

大家都了解,沒到手的好處沒了就沒了,頂多歎息一聲,不會太過在意,是以,玉帝對于争取楊戬這件事情,是不會太放在心上的,雖然我覺得這才是最大的損失。

對玉帝來說,實力的損失,尊嚴的損失,就是最大的損失。

而瑤姬的死,玉帝暴怒的時候不覺得,事後是很心痛的,十大金烏死了九個,僅剩的小金烏也和他斷絕父子之情,隻願稱臣,他的心也是抽搐的。再加上金烏大陣和弱水造成的三界動蕩,他威望被連番打擊,在處置楊戬的事情上,他可謂一敗塗地。

小金烏問玉帝:“我的九個哥哥都死了,你的心不會痛嗎?”

玉帝沉默好久,才意識到自己的身份不該有痛這種情緒,是以強撐着說“他們為維持天規而死,朕不心痛!”

再看《寶蓮燈前傳》,玉帝的一念之差,将雄起的機遇化為災難

可是當所有人都離開時,他放下所有的僞裝,淚水都湧了出來,痛苦地說:“難道真的是我錯了嗎?”

玉帝可以威懾所有人,卻騙不過自己的心,他終于發現,自己有錯了方向,一直都是渴望威嚴,但似乎所作所為有些南轅北轍了。

雖然他事後很快重整心情,繼續追殺楊戬和楊婵——以他的身份,當然不可能被一時的情感所左右,但這一番悔,就是後來接納楊戬和楊婵的契機。

隻是,一切都晚了,雖然最終楊戬做了司法天神,但貌合神離,不可能是一條心,可以說,一個不安好心,一個别有用心,他對楊戬的掌控不足,效果已經大打折扣。

總得來說,玉帝燒死瑤姬,想得到的沒得到,失去的,也回不來了,白白錯過了一次雄起之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