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生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不管是誰,人生十足純粹的愛情隻會有一場,那就是情窦初開時喜歡的那個人,和他談的那一場。
就像童年隻有一次一樣……三歲的時候可以穿着開裆褲在田間玩泥巴,要是三十歲的時候還穿着開裆褲在田間玩泥巴那别人就會覺得你是個神經病了。是以稚嫩的年紀比對稚嫩的感情,這是很合理的事情。
但愛情不分年紀,甚至不分性别……
十八歲的時候會好奇香煙的味道,也同樣會好奇和異性相處的感覺,那個年紀還沒有太多的邪惡,也還沒經曆過生活的曆練……放了學回家叫家長給點零花錢然後興沖沖的跑去買兩根雪糕,分一個給喜歡的人……這是愛情嗎?
這當然是愛情,但更像是童年般友誼的化身……兩個剛告别少年的青年,一起壓壓馬路,都覺得這是世上最浪漫的事。
日本作家春上春樹寫的《失樂園》裡,一對雙雙有家庭的中年男女,發展了一段難舍難分的婚外情,他(她)們之間的感情純粹嗎?如果隻是遵循内心的話确實純粹,沒有利益的牽扯,也無需負什麼責任……純粹但是不符合道德。是以最後相約在一個溫泉窺探雙雙殉情……結果第二天被人發現時,男的死了,女的被搶救了回來。後來女人隐姓埋名一個人生活直至死去……
這位作家還寫了一本暢銷全球的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書本的男女主角都是情窦初開的小年輕,裡面關于愛情的描述也十分的純。但是作者好像是一個悲劇愛好者,他喜歡塑造一些充滿唯美而又悲傷的結局……我并不是很欣賞這種晦澀的愛情。
愛情不應該是甜蜜而美好的嗎?但過于美好的愛情又不符合實情。真正被歌頌的愛情往往都發生悲劇的那一刻,就像《梁山伯與祝英台》《羅密歐與朱麗葉》《泰坦尼克号》《牛郎織女》似乎隻有能經曆得了生死的愛才更讓人刻骨銘心,而那些可以輕易分開和輕易放棄的愛,那也許隻是為了還某一世的債……了某一世的緣罷了。
都說有緣才會相遇,相知容易相守難……
如果投胎前真的看過了自己已一生的劇本,那相遇之人必定也是我們命中注定要遇見的人,或許是有恩情,或許是有相欠,或許是有遺憾……那些讓我們辛苦受盡磨難的,也必定是我們欠了人家的,是以還完就得轉身走了。那些我們打不走罵不散的,也必定是跟我們有很深的淵源。
當冷清秋捧着一盆百合花站在花店門口時,清晨的陽光灑在冷清秋的身上,像一層聖潔的光……金燕西看的眼睛都不肯眨一下,一瞥驚鴻,更是激起了這位富家少爺的春心。順利的結了婚,但是卻沒有像王子和公主一樣從此過上幸福的生活。最後也是鬧得離婚收場。
一時興起折回家的花,始終有一天會凋謝。真正愛花的人是把家搬到花的旁邊,天天給它澆水,看着它成長,陪着它經曆開花,花開,凋謝……陪它經曆春夏秋冬,愛它嫩綠的新葉,愛它美麗的花瓣,愛它凋零後光秃秃的花杆……
真正美好的相遇,天時地利人和一樣都不可以少,一旦有一個沒到位,結果都是散……靈魂伴侶也好,知音知己也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感情,走不遠,很難長久。
人是情感的衍生物,地球上幾十億人,這個人口密度看上一個人并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而彼此都看上的就需要緣分了,彼此看上還能心意相通的更是難能可貴。或許人生隻會碰到一次,或許人生到死也不會碰到一次。如果能遇到就好好珍惜吧!唯有珍惜,才不負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