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海倫妮”剛走,“米爾頓”又來了。

在半個月的時間裡,兩場飓風先後來襲,見證了美國今年風災季節遭遇的兇險和無情。

然而,受災地區救援工作的進展緩慢、受災群眾的困苦無助、對立政客的借題發揮和互相攻讦,卻讓人看到了這場和美國大選季不幸重合的天災更為兇險和無情的一面。

“我感覺被遺忘了”

當地時間9月26日,四級飓風“海倫妮”登陸佛羅裡達州,随後一路北上席卷北卡羅來納、佐治亞等州,在美國東南部引發山洪和泥石流災害,造成超過236人死亡,成為2005年“卡特裡娜”飓風以來在美國本土大陸緻死人數最多的飓風。

就在災區救援工作緩慢進行、大量廢墟仍待清理的同時,當地時間10月9日晚,飓風“米爾頓”以三級強度在佛州西海岸中部登陸。在全州範圍内,這場風暴已導緻至少17人死亡。佛州州長德桑蒂斯稱,傷亡人數可能還會持續上升。

随着“米爾頓”來襲,一些災區的情況雪上加霜,樹倒橋斷、房倒屋塌、缺水斷電的情況比比皆是。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今日美國報》報道截圖

飓風來襲後,拜登政府照例像往年一樣宣布災情嚴重的各州進入重大災難狀态,授權國土安全部及其下屬的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協調救災工作,并為所需的緊急措施提供适當援助。

但無論是聯邦政府還是當地政府的援助遲遲沒有到位,導緻災區各項救援工作進展緩慢。

在政府一會“趕緊撤離”、一會“原地避難”的通知下,受災地區不得不開展自救行動。不少災民哀歎,“我感覺被遺忘了”。

政府的反應遲緩和應對不力招緻批評,而這在美國總統選舉前夕也給緻力于黨争的政客提供了新鮮素材。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稱,這兩場毀滅性的飓風可能會擾亂關鍵搖擺州如佛羅裡達州、北卡羅來納州和佐治亞州的投票,在距離美國大選隻剩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引發美國政治上司人之間的激烈交鋒。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文章列舉稱,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哈裡斯指責佛州共和黨籍州長德桑蒂斯沒有接她的電話,是在玩“政治把戲”;德桑蒂斯則怒稱,哈裡斯過去從來沒有對佛州受災表現出任何興趣,這次“關心”隻是因為競選才做做樣子。

與此同時,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及其支援者借機抨擊拜登和哈裡斯把錢都用在了對外軍援和幫助非法移民上,導緻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救災經費嚴重不足,而且“故意不援助”共和黨選民集中的災區。

哈裡斯和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局長克裡斯韋爾則抨擊特朗普的言論“不負責任”和“麻木不仁”,稱這類說辭對受災群眾毫無益處,“将玩弄政治手腕置于救助災民之上堪稱恥辱”。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操弄災情政治是美國總統選舉政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年的飓風季屬于美國常态化的災害天氣。在今年7月至9月,飓風“貝麗爾”“黛比”“弗朗辛”相繼登陸美國,給美國多地帶來極端降雨并引發洪水,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

按理說,美國政府理應做好充分預案,但從“毒火車”脫軌到佛州住宅樓坍塌,從毛伊島大火到日益頻繁的極端天氣,美國各級政府對群眾生命财産安全的冷漠和輕視、救援行動的遲緩和混亂給受災群眾造成的二次傷害早已司空見慣。

正如《今日美國報》所說,在美國,操弄災情政治并不是什麼新鮮事。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今日美國報》報道截圖

《華盛頓郵報》發文稱,接連不斷的飓風的到來不僅挑戰着美國政府全面應對的能力,也在考驗美國的政治結構。而兩黨的互相攻讦在美國選民準備參加投票之際,放大了美國最尖銳的政治分歧。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事實上,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之是以在面對兩場飓風時焦頭爛額,很大原因是政府沒錢了。

本月以來,該局已花費了約90億美元進行赈災工作。目前,災難救助基金餘額僅剩110億美元。該局官員稱,該機構在8月份已暫停所有其他正在進行的災難恢複項目義務,為飓風“海倫妮”和“米爾頓”造成的影響提供赈災資金。

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馬約卡斯本月初曾明确表示,目前的政府預算“根本撐不過今年6月1日至11月30日的飓風季”。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美國廣播公司報道截圖

諷刺的是,正是因為共和黨保守派的掣肘,在美國國會上個月通過的為期三個月的聯邦政府短期支出法案中,把原本要撥發給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的100億美元額外救助資金剔除了。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美國《國會山報》報道截圖

有智庫專家就發文揭批稱,比起美國的窮兵黩武和對外軍事幹涉,美國國内的災害遠不是政客們的優先關切:與距離美國6000英裡的中東危機不同的是,阿巴拉契亞山脈南部(“海倫妮”飓風災區)的危機甚至沒有登上《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或《華爾街日報》網絡版的頭版,而官方對這場災難的反應也相對有限。

文章稱,雖然來自全國各地的6700多名州國民警衛隊已經部署到災區,但相比之下,美國有多達2.7萬名國民警衛隊隊員駐紮在國外。“海倫妮”飓風造成巨大損失,但聯邦政府隻投入了區區2000萬美元救災資金,還不到美國最近向以色列提供的87億美元一攬子軍事援助的0.25%。與美國軍隊相比,處于災難應對第一線的美國救災機構資金嚴重不足。

文章直言,美國當權派忽視飓風災難的最可怕之處在于,這會造成更多的災難。“如果當權派繼續把對外戰争置于本國公民的生命之上,那麼它将無法通過群眾對它的考驗。”

美式“風暴政治”:不隻是一場災難

美國智庫“昆西治國方略研究所”官網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撰稿丨李皓

編輯丨林維

簽審丨原丁 鄒浩宇

監制丨關娟娟

編輯:束孟卿

來源:環球資訊廣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