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熱氣騰騰的涮羊肉

剛出鍋的餃子混沌

才起鍋的煎炸食品

……

“滾燙”的美食

才是這個寒冷冬天的标配

殊不知,

國内外相關研究證明:

長期食用太燙食物的人患癌風險

會更高。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01

什麼溫度才算燙傷?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通常我們口腔和食道的溫度範圍是36.5~37.2℃之間,口腔和食道能承受的食物溫度就在10~40℃之間,最高能承受的高溫也就在50~60℃之間。65℃屬于一個最高保守的分界線了。是以,一般來說,65℃以上的食物就能算燙。

長期吃過燙食物,造成黏膜損傷,對身體造成的危害可就不是鬧着玩的了。

02

長期吃燙的食物或飲料

易産生以下五大危害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 危害1損害牙齒,引發牙痛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破壞牙齒組織,引起牙龈腫痛、過敏性牙痛等。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 危害2損壞味蕾,造成口味越來越重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破壞舌面味蕾,造成味蕾神經遲緩,使人口味越來越重。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 危害3損害口腔黏膜,引發口腔癌

人體口腔和食道表面覆寫一層柔軟黏膜,正常情況下,口腔食道的溫度維持在體溫水準。人體口腔黏膜極薄,但有着保護功能,抵禦機械傷害和微生物、病毒入侵。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口腔黏膜還有感覺功能,對外界造成疼痛等及時作出反應,能夠感覺到味道。口腔黏膜不耐熱,極易被燙傷。而吃燙食溫度有可能達到60℃~70℃及以上,可把口腔燙壞,導緻起泡、脫皮、潰瘍、疼痛等口腔問題,長期反複,難以愈合,誘發黏膜質的變化甚至引發口腔癌。

★ 危害4損害食管黏膜,引發食管癌

對一般人來說,口腔都覺得有點燙的時候,食物的溫度其實起碼是70℃左右了,遠遠超過了食管能承受的溫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長期持續性的刺激就很可能會導緻黏膜發生病變,從淺表性發炎、潰瘍發展成惡性增生,增大患食管癌的風險。《柳葉刀惡性良性腫瘤學》雜志在2016年發表過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一個報告,其中明确警告飲用65℃以上的熱飲,可能增加罹患食管癌的風險。

★危害5損害胃黏膜,引發胃癌

燙的食物或飲料會對胃造成極大的損害。胃黏膜耐熱溫度一般在40℃,是以常常會出現入口不燙,卻會把胃“燙傷”的情況,進而造成胃黏膜的損害、流血等狀況産生。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同時胃部不停地分泌消化液,胃黏膜受損後,更容易受到消化液的腐蝕,胃黏膜長期反複遭受損害,繼而易引起胃潰瘍、胃炎、胃痛,甚至引發胃癌。

03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正确的姿勢如下:

(1)飯菜出鍋後要涼一會兒再吃

。為了安全起見,我們可以将所有食物先從鍋裡取出放置一會兒再端上桌吃。吃東西時,先将食物放在嘴唇上感受下溫度,如果覺得不燙再吃下。切記,剛出鍋的食物不要吃。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2)吃火鍋時,要謹記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不要吃剛從鍋裡撈出來的食物,一定要在蘸料碗裡放一會兒,或準備一個空盤子,将食物撈出先放一會兒再吃,這樣會更安全些。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3)每時每刻都喝上溫水的秘訣:恒溫水壺。對于不喜歡喝涼水的人,備個恒溫水壺,水溫控制在40 ~ 45℃之間,家裡備着适宜溫度的水,就可以喝上溫水啦!

【營養與食品】千萬别再呼喚家人和朋友 “趁熱吃”或“趁熱喝”啦!

(4)改變喝燙飲料的習慣。有些人很喜歡喝熱茶和熱咖啡(燙嘴那樣的),真的不是好習慣,要改改了。如果你硬要說這個溫度還好,完全可以接受,那你真的要認真考慮考慮一下,是不是因為你的口腔食管胃都已經受傷受習慣了?!

參考文獻

[1] Islami F , Poustchi H , Pourshams A , et al. A prospective study of tea drinking temperature and risk of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2020.

[2] Loomis D, Guyton K Z, Grosse Y, et al. Carcinogenicity of drinking coffee, mate, and very hot beverages[J]. Lancet Oncology, 2016, 17(7): 877.

[3]冷雪. 太行山食管癌危險因素Meta分析及發表偏倚檢驗方法的改進[D].天津大學,2018.

[4]譚麗,王茜,景學安.環境因素與食管癌發病關系的研究[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0,31(5):376-378.

[5]王延群,袁宏彥.冬訓歸來“趁熱吃”害處多[J].解放軍健康,2021(1):14.

供稿:市疾控中心營養與食品衛生所

黃梨煜 趙耀

編輯:Suki

圖檔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