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1916年7月的奉天市,正是一年中最為美好的季節,奉天大東門外小河沿的重明女子學校内熱鬧非凡,因為一年一度的重明女子學校畢業典禮正在舉行。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重明女子學校舊照

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正是東北地區的最高軍事與行政長官張作霖,有人要問,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長官,為何到一個小小的女子中學參加中學生的畢業典禮呢?這當然與張作霖的經曆有關。

張作霖于1875年3月19日出生在奉天省海城縣北小窪村,也就是今天的遼甯省盤錦市駕掌寺鄉馬家房村西小窪屯。

張作霖自幼出身貧苦農家,參加過中日甲午戰争,後投身綠林,勢力壯大,清政府無力征剿,将其招安。張作霖協助清廷剿滅杜立三等土匪勢力,後又消除蒙患。其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号稱“東北王”。

1916年初,張作霖被任命為盛武将軍督理奉天軍務兼奉天巡按使,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大總統,改任張作霖為奉天督軍兼省長。

從張作霖的經曆,我們可以看出,張作霖沒有讀過書,但是在亂世中國卻混得風聲水起,從中可以看出張作霖的悟性。

張作霖雖然沒有上過學,但是他看出教育的極端重要性,是以他與一般的軍閥不同,他非常注重教育。

1912年,張作霖被任命為民國陸軍第二十七師師長時,他感到東北要想發展,就必須重視教育,為此他向當時的袁世凱政府提出意見,要好好地發展教育。

不過袁世凱認為如果教育太發達,群眾文化水準提高後,不利于自己當皇帝,是以他對教育事業并不怎麼關心。

沒有袁世凱的支援,張作霖就利用自己的資金在東北建立了一所師範類的學府,可以說是當時國内并不多的師範大學其中一個佼佼者。

張作霖主政東北後,他大力發展教育事業,當時的很多制度都是向着教育傾斜的,财政收入的很多都用來興建學校,對于那些敢拿教育投入的資金A錢的官員們,處罰的力度更是前所未有的。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

張作霖發展教育令日本人十分驚慌,日本人對張作霖說在東北發展教育根本沒有必要,可以去日本的大學讀書,但是張作霖不為所動,他在創辦東北大學時說過一句話:

甯少養5萬精兵,也要創辦東北大學!

張作霖雖然重視教育事業,但是本質上還是為其反動統治服務的。

因為張作霖對教育非常重視,是以對于各個學校的開學、畢業典禮等其他重大活動,他都盡量參加。是以1916年7月,當東北重明女子學校畢業典禮時,他應邀參加。

張作霖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行政長官,參加一個女子中學的畢業典禮,這令女子中學蓬荜生輝,上至中學校長,下至普通學生都非常興奮。

畢業典禮有一項活動,請學生代表上台講話,暢想未來。女子中學標明的學生代表名字叫壽懿。

當時壽懿隻有18歲,她身材高挑,聲音清脆,雖然衣着樸素,但仍難掩映她那與衆不同的氣質,一下子就引起了張作霖的關注。

張作霖一見傾心,他當時就決定要娶這個漂亮的女中學生回家。畢業典禮結束後,張作霖沒有向往常一樣離開,而是把中學校長叫到一邊問壽懿的情況。

見張作霖對壽懿如此感興趣,中學校長當即就知道了張作霖的用意,張作霖愛娶姨太太盡人皆知,中學校長就把壽懿的情況做了彙報。

壽懿出身于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她的父親在抗擊沙俄戰争中犧牲了,與母親相依為命,靠母親唱戲的微薄收入維持生活和讀書。

正常情況下,以壽懿的身份是進入不了女子中學讀書的,這與女子中學的定位有關。因為女子中學的學生非富即貴。

奉天重明女子學校是一個英國婦女在大清王朝的同意下于1900年創辦的,校址在奉天大東門外小河沿,這所學校主要教授地理、曆史、英文。其招生的對象主要是富貴人家的女兒。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與張壽懿

不過壽懿長相秀麗,口齒伶俐,學校便破格招收了她,壽懿知道她的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學習非常努力,各門功課都名列前茅,是公認的品學兼優的人物,也是公認的校花,是以她才作為學生代表上台發言。

聽了校長的介紹,張作霖又是喜歡又是心痛,更加堅定了娶她的決心。張作霖回去後,立即命人帶上1000大洋找到壽懿的家,向她提親。

在那個年代,一個人一個月有三塊大洋就足夠夠溫飽了。大洋是足銀的硬通貨,不受通貨膨脹影響,一個銀洋約抵現在五六百塊,一千個值五六十萬。1000大洋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财富。

壽懿作為校花級别的人物,雖然家庭環境不好,但是漂亮的美女從來不缺追求者,而另一方面,壽懿知道母親唱戲維持生活不容易,還堅持送她上學,她不想母親再受苦了,她心裡決定要找就要找一個有錢、有權、有勢的人。

正是這樣的心理定位,是以壽懿回絕了很多求親的人,現在張作霖來求親,既令壽懿感到意外,也使她感覺驚喜。

因為誰都知道張作霖呼風喚雨、有權有勢,雖然張作霖已經41歲,但是能夠給缺少父愛的壽懿一個無可比拟的安全感,她一下子覺得那些奶油小生不夠看了。

女人即使容貌再美、能力再強也畢竟是女人,漂亮的女人從來都是權勢和财富的俘虜,古今中外皆是如此,壽懿也不例外。

是以當張作霖第一次派人求親時,壽懿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她也知道過了這一村就沒有下一個店了。

很快,一頂花轎就将壽懿擡進了張作霖的大帥府,張作霖就這樣花1000大洋娶回了漂亮的壽懿。

張作霖大宴賓客,給足了壽懿的面子。在壽懿享受風光的同時,她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何況她還隻是張作霖的第5房姨太太。

壽懿嫁進大帥府後,她就改名為張壽懿,張壽懿是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人,她認真地分析了張作霖前4位姨太太的情況:

張作霖的原配夫人叫趙春桂,這個趙春桂年輕的時候長得特别漂亮,而且通情達理,是個不可多得的賢内助,在人際關系處理上很是到位,她常常為張作霖排憂解難,處理張作霖與兄弟間的關系。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及夫人們

然而等到張作霖功成名就時,趙春桂已經人老珠黃,而且張作霖不缺女人,是以不可避免地出現喜新厭的情況,趙春桂對此非常不滿,兩人沖突不斷加深,而趙春桂也終在郁郁寡歡中于1912年去世。

張作霖的二夫人叫盧壽萱,她是一個教書先生的女兒,也算是出身于書香門第。當時,張作霖駐地在北鎮,而盧壽萱是北鎮公認的美人,張作霖知道後,就運用強硬手段把她娶了過來。

盧壽萱知書達禮,性子較為柔和,對于趙春桂所生的張學良姐弟也是盡心照顧,因而頗得張作霖的喜愛,她在婚後為張作霖生了兩個女兒張懷英、張懷卿。

盧壽萱雖然沒有生男孩,但是張作霖還是很疼愛她,每當後院産生糾紛時張作霖也很是喜歡往她屋裡跑。

但是随着時間的推移,盧壽萱人老珠黃,而且她受的是舊文化的教育,不算新女性,當不斷有新女性出現在張作霖身邊時,盧壽萱就被張作霖冷落了,并逐漸放在了一邊。盧氏後來移居到天津,直到1974年因病去世。

張作霖的三夫人叫戴憲玉,這個戴憲玉長得非常漂亮,而且性格剛烈,非常強勢,在嫁給張作霖之前已經有婚約在身,張作霖通過強勢手段把她娶進了門。

因為戴憲玉性格強勢,是以與張作霖争吵不斷,婚後連個孩子都沒有留下。兩人最終鬧得不可開交。後來張作霖槍決了戴憲玉犯錯誤的弟弟。兩人從此成為陌路,戴憲玉就此離開帥府,削發為尼,遁入了空門,直到1916年因病去世。

張作霖的四夫人叫許澎陽,她是當地出名的美人,張作霖看在了眼裡,也就娶進了家門。兩人婚後生有二女二子,張懷瞳、張懷曦、張學曾、張學思。

許澎陽為人平易近人,絕不恃寵而驕,影響到自己子女身上,就是絕不會因為張家勢力去欺負人。張作霖被炸死後,許氏就帶着子女搬到了天津居住,後來又跑去了香港、美國。等到解放後,她又搬回了國内居住,直到1976年去世。

也就是說張壽懿嫁進大帥府時,張作霖雖然名義上有4房姨太太,但是趙春桂早已過世,三姨太戴憲玉早已離開大帥府削發為尼,聽說重病在身。隻剩下二姨太盧壽萱和四姨太許澎陽和一大堆孩子。

二姨太盧壽萱和四姨太許澎陽性情溫和,如果把她們比作 舊女性的話,張壽懿就屬于新知識女性了。張壽懿的優勢很快就展現出來:年輕漂亮、有知識有文化。

張壽懿的原則是:對二姨太盧壽萱和四姨太許澎陽尊重有加,對孩子們關懷倍至。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本來張作霖還擔心張壽懿年輕不懂事,處理不好各種複雜的關系,時間一長,張作霖發現張壽懿将各種關系處理得很好,孩子們也很喜歡這位年輕的阿姨。

張作霖讓張壽懿執掌大帥府和各種大小事務,有時還陪着張作霖出現在重要的社交場合,是大帥府後院的重要人物。

而且張壽懿非常争氣,她給張作霖生了四個兒子:張學森、張學俊、張學英、張學铨。很快大家都知道大帥府有一個聰明能幹、美麗漂亮的五姨太。

張壽懿得勢後,很多親戚、同學等各種關系前來找她辦事,對于力所能及、又無傷大雅的事,她都盡力去辦,對于辦不了的事,她也會說清楚,是以親戚和同學對她的評價都不錯。

1928年,皇姑屯事件發生,張作霖被炸成重傷,回到奉天的時候,他就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他首先想到的便是張壽懿,張作霖向張壽懿交代:趕快把張學良叫回來。

張壽懿本來看着丈夫受了重傷很難過,但她也清楚張作霖的傷情影響着整個局勢,她當即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對外宣布張作霖隻是受了點小傷,并不礙事,同時私下趕緊發通知給在關外的張學良。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景視劇中的皇姑屯事件

當天下午,張作霖就因受重傷不治去世。日本人為了打探張作霖的消息,當天晚上便派人來到大帥府。此時的張壽懿痛哭不已,神情十分悲傷。

她一聽日本人要來探聽虛實,自己趕緊收拾打扮,一如平日穿着豔裝的華服出來接待。并且顯得紅光滿面,和日本人談笑風生。

張壽懿告訴日本人,大帥隻是受了點皮外傷,受了驚吓,不友善見客。她還喊下人打開香槟與日本人舉酒幹杯,并說張作霖大難不死,必有厚福。

日本人見她這樣,就相信她的話,不敢輕舉妄動,為張學良争取了回奉天的時間。

張學良接到消息後,喬裝成夥夫的模樣,藏在一趟列車裡,回到奉天大帥府,順利接手了張帥府的事宜,暫時確定了東北局勢穩定。

張壽懿高超的政治智慧使衆人對她刮目相看。日本人得知事情真相後大罵張壽懿太狡猾了。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作為亂世枭雄的張作霖也有其過人之處,那就是眼力很準。

張作霖死後,張壽懿去了天津定居,從此淡出了曆史的舞台,1948年她又去了台灣,直到1966年去世。

張作霖參加中學畢業典禮,看上一漂亮女學生,花1000大洋将其娶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