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第一座長城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長城是我國建築規模最宏大的建築,它橫亘在山地之間,為中原王朝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長城有萬裡之長,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實際上真實長度要遠超萬裡的,這是因為中國曆史上曆朝曆代都在修建長城,所有朝代的長城全都加在一起,其長度早就難以估計了。回歸正題,曆史上第一座長城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曆史上第一座長城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确切的答案是西周時期。在夏商時期,由于人口密度沒有那麼大,數量衆多的王國散布于華夏大地之上,人們居住于城郭之中,以城郭自守,是以沒有修築長城的必要。後來随着中原正統王朝的影響力逐漸增加,再加上農耕文明随着人口增加逐漸向遠離城郭的方向擴充,是以給了北方遊牧民族劫掠的機會。故此,建立抵禦遊牧民族的城防事關重要。

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俨狁的襲擊,就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我們知道的烽火戲諸侯這件事,就與這些“列城”有關。雖然這些城堡起不到阻擋遊牧民族的作用,卻也能快速有效傳遞戰事資訊,諸侯之間互相配合,能夠有效阻止遊牧民族進一步掠奪财富。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争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

曆史上第一座長城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這些長城,分布于華夏王朝内部,是以起不到防禦遊牧民族的作用。而起到防禦北方遊牧民族作用的長城,則是秦、趙、燕三國修建的長城。三國和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以後曆代君主幾乎都加強增修。這時長城的特點是東、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長度較短、從幾百千米到1000—2000千米不等。為了與後來秦始皇所修萬裡長城差別,史家稱之為“先秦長城”。

從實際意義上來說,西周建立起來的是中國曆史上的第一座長城。但按照現代長城的樣式和規模,先秦長城才算是現代長城的雛形,而秦長城算是這個雛形的完成版。此後兩千多年,曆朝曆代仿照秦長城修建防禦工事,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

實際上,長城防禦遊牧民族劫掠隻是其作用之一,另一個作用則是對遊牧民族的削弱。一座萬裡長城,阻隔了農耕文明與遊牧民族的經濟往來,嚴格控制了物資的流出,尤其是鋼鐵的流出。沒有鋼鐵流出,北方遊牧民族的軍用器械數量就變得稀少,沒有軍用器械,他們的戰力就會低上很多。這樣,在正面交戰過程中,遊牧民族士兵的戰鬥力總要低于中原士兵的。

曆史上第一座長城是什麼時候修建的?

不過,中原王朝也因長城的存在,失去了作戰的另一項重要物資,那就是腳力強悍的戰馬。沒有腳力強悍的戰馬,軍隊的機動性将會大打折扣。遊牧民族雖然作戰器械匮乏,但是機動力遠超中原軍隊,是以每次遊牧民族入侵時,中原王朝都隻能疲于應對,難以徹底将其剿滅。

不管怎麼說,長城的存在的利還是遠遠大于弊的。在兩千多年的曆史中,它擋住了數之不盡的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為華夏文明的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如果沒有長城,華夏文明不知道要多面臨多少苦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