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幾個問題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幾個問題

《中國史研究》 2002年01期 林梅村

内容提要:19年山西太原發現了隋代的虞弘墓本文從語言學和民族學的角度作了考察認為墓主虞弘的種族實際上是步落稽而步落稽之名則應來自突厥語的“魚(balaq)”。所謂的魚國則可能出自于中亞的比千部落。作者還認為墓志中提到的“尉纥”城本為中國北方草原一個地名或部落名。北魏的“木來”唐代的“墨離”元代的“篾克鄰”明代的“麥克零”或“乜克力”都是“尉纥”的異譯。而該城可能就是新疆東境伊吾縣的下馬崖古城。

稽胡是十六國至隋唐時期活躍于甘肅東部至山西北部的雜胡之一最先關注稽胡史迹的周一良教授在《燕京學報》第39期(1948年)上撰《北朝的民族問題與民族政策》一文首次對其進行系統研究。此後唐長孺、馬長壽、林、周偉洲、蒲立本(E.G.Pulleyblank)等中外學者相繼加入讨論。

19年7月山西太原發現一座隋代浮雕石棺大墓。墓主人虞弘字莫潘家出魚國。祖父曾任北魏領民酋長父親改仕北方草原柔然汗國任莫賀去汾達官。虞弘本人曾代表柔然出使西域通路過波斯、吐谷渾諸國。北齊文宣帝時虞弘回到中原相繼在北齊、北周和隋三朝為官。北周時曾職掌祆寺和外交事務最後死在并州晉陽府第葬于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20年7月北京大學召開“漢唐之間文化互動與交融國際學術研讨會”。張慶捷、姜伯勤、榮新江在會上分别介紹了他們對虞弘墓志和石椁浮雕圖像的研究成果。20年夏應山西省考古所張慶捷所長盛情邀請我到太原實地考察虞弘墓。據我初步研究虞弘家族實乃十六國以來活躍于中國北方的稽胡族源或與中亞突厥系統民族有關。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幾個問題
稽胡史迹考——太原新出隋代虞弘墓志的幾個問題

一、虞弘之種族

虞弘墓發現後太原虞氏究竟屬于什麼種族?引起中外學人的普遍興趣但迄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虞弘墓志說:“公諱弘字莫潘魚國尉纥城人也。”我們找到一些證據說明虞弘實乃十六國以來活躍于甘肅東部至山西北部的雜胡之一北魏稱“步落堅”北周稱“步落稽隋唐稱“部落稽簡稱“稽胡。《周書·異域上·稽胡傳》記載:

稽胡一曰步落稽蓋匈奴别種劉元海(劉淵)五部之苗裔也。或雲山戎、赤狄之後。自離石(今山西離石)以西安定(今甘肅泾川)以東方七八百裡居山谷間種落繁熾。其俗土著亦知種田。地少桑蠶多麻布。其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與中夏略同。婦人則多貫蜃貝以為耳及頸飾。又與華民錯居其酋帥頗識文字。然語言類夷狄因譯乃通。

虞弘墓石椁外部造型基本采用漢式建築結構為磚砌單室墓帶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邊方形長寬各3 8米并使用漢文墓志幾乎無異于漢族墓葬。這和稽胡“丈夫衣服及死亡殡葬與中夏略同……其酋帥頗識文字完全相符。

十六國至隋唐時期中國西北少數族可按語系分為四個系統:月氏、塞人、粟特、羯胡屬于西胡講印歐語系的語言;氐、羌、黨項、吐蕃屬于西羌講漢藏語系的語言;匈奴、烏桓、鮮卑、柔然、吐谷渾屬于東胡講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的語言;鮮虞、丁零、敕勒、高車、鐵勒、突厥、回鹘、黠戛斯屬于北狄講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的語言。既然稽胡“語言類夷狄稽胡語當屬突厥語族。稽胡的族名“步落稽古音可讀buo-lak-kiei疑為突厥語balaq(魚)之音譯。在突厥語中其名亦作bal q或baluχ(魚)。而虞弘恰為魚國人恐非偶然。

隋初一度依靠稽胡抵禦北方突厥人《隋書·高祖本紀上》記開皇元年四月“發稽胡修築長城。一些稽胡将領是以立下赫赫戰功而載入史冊。虞弘時代稽胡著名将領有魚俱羅和虞慶則《隋書》和《北史》有二人列傳。

史載開皇十八年突厥達頭可汗犯塞以楊素為靈州道行軍總管出塞讨之。楊素“路逢(魚)俱羅大悅遂奏與同行。及遇賊俱羅與數騎奔擊目大呼所當皆披靡出左入右往返若飛。以功進位柱國拜豐州總管。初突厥數入境為寇俱羅辄擒斬之自是突厥畏懼屏迹不敢畜牧于塞上”。魚俱羅是馮翊下(今陝西渭南市東北)人。西晉以來馮翊就是北方遊牧人頻繁出沒之地。《晉書·北狄傳》記載:

惠帝元康中匈奴赫散攻上黨殺長吏入守上郡。明年散帝度元又率馮翊、北地羌胡攻破二郡。自此已後北狄漸盛中原亂矣。

稽胡遷入長城以南後一部分人慕義中原文化而逐漸漢化改用漢姓。虞慶則就是這樣一位漢化稽胡。《隋書·虞慶則傳》記載:

虞慶則京兆栎陽人也。本姓魚。其先仕于赫連氏遂家靈武代為北邊豪傑。父祥周靈武太守。慶則幼雄毅性倜傥身長八尺有膽氣善鮮卑語身被重铠帶兩左右馳射本州豪俠皆敬憚之。初以弋獵為事中便折節讀書常慕傅介子、班仲升為人。仕周釋褐中外府行參軍稍遷外兵參軍事襲爵沁源縣公。

唐人林寶對靈武虞氏的族源已不甚了解。《元和姓纂》卷二靈武回樂縣說:“狀雲本自會稽徙焉。後周有沁源公虞祥;生慶則隋右仆射、魯公。孫操唐長江令。”岑仲勉先生已指出其說有誤。虞慶則善騎射通鮮卑語自然和會稽虞氏無涉。從虞慶則本姓不難判斷此人當系稽胡。虞弘是魚國人他和虞慶則一樣本該姓魚氏二人皆因慕中原文化而改姓虞氏。

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步落堅胡劉阿如等人在汾、肆二州(今山西隰縣和忻縣)作亂後被肆州秀容酋長爾朱榮派兵鎮壓這是步落稽首次見于史籍。

據美國突厥學家波佩(N.Poppe)研究古阿爾泰語詞彙常帶有一個不穩定的尾音/n/。這個尾音有時可釋為複數語尾相當于突厥語複數語尾-lar。例如:蒙古語mori(馬)複數作morin(馬群);突厥語bod(部落)複數為bodun(諸部落)。又如:鐵勒亦稱“丁零”茹茹或稱“柔然”結骨又作“堅昆”;三者分别為“鐵勒”、“茹茹”和“結骨”的複數形式表示“鐵勒族”、“茹茹族”和“結骨族”。同理“步落堅”實乃突厥語balaq(魚)的複數形式意為“步落稽族”或“步落稽部落”。

史書對北朝胡姓采用兩種處理方法一般采用音譯如柔然姓氏“郁久闾”(首秃);有時也采用意譯魚國即為“步落稽”的意譯。此外北朝人姓氏與其氏族或所在部落名稱基本上是一緻的。《魏書·官氏志》說:“姓則表其所由生氏則記族所由出。”是以從姓氏往往可以找出該姓所出氏族或部落。

據墓志介紹虞弘祖先遷入黃河流域後首先“徙赤縣于蒲坂”。蒲坂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鄉。這個地方曆史上是否有魚氏史無明載。不過蒲坂以西不足百公裡的馮翔卻早有魚氏入居。《元和姓纂》卷二九記載:“魚姓馮翔下邳。苻秦(公元351—394年)有魚遵元孫經後魏吏部尚書生徽、俊、代略。”馮翔系“馮翊”之訛。下邳即“下”之誤因避拓跋諱改作“下封”或“下邳”故地在今陝西渭南市東北。隋初魚俱羅即為馮翊下人後來下魚氏在唐代居然發展為馮翊郡八大望族之一。

虞弘和虞慶則皆從魚氏改為虞氏似屬同一家族那麼虞慶則的家族史或許能向我們披露一些虞弘祖先的活動軌迹。《隋書·虞慶則傳》說“其先仕于赫連氏(公元407—431年)遂家靈武代為北邊豪傑。”可知魚氏家族從蒲坂、馮翊一帶北遷靈武約在5世紀初。志文提到:虞弘祖父魚奴栖早年任魚國領民酋長。領民酋長是北魏賜予不在編戶的北方部落酋長的一種官職。史載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北魏破薄骨律城。而魚奴栖改任北魏魚國領民酋長疑在是年。《魏書·楊播傳附弟椿傳》又載:

初,顯祖世有蠕蠕萬餘戶降附居于高平、薄骨律二鎮。太和之末叛走略盡唯有一千餘家。太中大夫王通、高平鎮将郎育等求徙置淮北防其叛走。诏許之慮不從命乃使椿持節往徙焉……遂徙于濟州緣河居之。

靈武原名薄骨律所謂“顯祖世有蠕蠕萬餘戶降附”當指獻文帝皇興四年(公元470年)擊柔然降萬餘人之事。那麼虞弘之父改仕柔然疑在公元470—49年之間他們一家很可能是随柔然降戶從靈武亡命漠北的。

總之稽胡屬于講突厥語的北狄系統民族至少在4世紀中葉就從歐亞草原某地遷入黃河流域最初在山西永濟至陝西渭南一帶定居。5世紀初魚氏祖先入仕夏國赫連氏遷到薄骨律城。北魏破薄骨律後虞弘祖父任北魏領民酋長。大約5世紀末虞弘之父離開薄骨律城随柔然降戶亡命漠北改仕柔然汗國。

二、尉纥與b(a)krīn

虞弘墓志的第二個謎是尉纥城于今何處?虞弘之父改仕柔然後曾以“茹茹國莫賀去汾達官”身分出使北魏。公元520年柔然發生内亂同時受到高車汗國的沉重打擊柔然可汗阿那一度逃到洛陽避難。此後柔然分裂為二部。西部以婆羅門為主東部以阿那為主。

據《北史·蠕蠕傳》記載正光二年(公元521年)二月“婆羅門遣大官莫何去汾、俟斤丘升頭六人将兵二千随具仁迎阿那”。大官當即達官譯自突厥官号tarqan。虞弘之父以“莫賀去汾達官”身分出使北魏疑為婆羅門所遣“大官莫何去汾”等六位使臣之一。

虞弘早年也在柔然效力“年十三(公元546年)任莫賀弗銜命波斯、吐谷渾轉莫緣”。那麼尉纥城必在柔然境内虞弘在該城出生故稱“尉纥城人”。

柔然乃遊牧民族“無城郭逐水草畜牧以氈帳為居随所遷徙”。不過《梁書·西北諸戎傳》提到:柔然于“天監(公元502—518年)中始破丁零複其舊土。始築城郭名曰木末城”。丁零又稱鐵勒這裡當指高車汗國王庭在今新疆吐魯番交河故城附近。

《資治通鑒》稱沃野鎮(今内蒙古河套北)北有“木賴山”突厥科羅可汗在此大破柔然鄧叔子。日本學者松田壽男認為木賴山也可譯作“木來山”故疑木末城實乃“木來城”之訛。周偉洲教授不同意這個說法。他認為“柔然築此城是為了控制和防禦高車故可能在王庭的西南。”盡管松田壽男将木末城置于沃野鎮之北有誤但是他對木末城系“木來城”的判斷可能是正确的。

木來古音作muk-leg。吐魯番出土粟特語地名表(T.ii.D.94)也提到這個地名寫作mykryk(部落名)。英國伊朗學家亨甯懷疑:該部落就是波斯史家拉施特(約14世紀初)《史集》所言m(a)krīn部落。據《史集》介紹維吾爾人邊境有個叫b(a)krīn(别克鄰)的部落“又稱篾克鄰(m(a)krīn)。他們的營地在畏兀兒斯坦的險峻山嶺中。他們既非蒙古人又不是畏兀爾人。因為他們生活于山嶺特别多的地區是以他們慣于走山路他們全都擅長攀登崖壁”。在古代西北方音中漢語“伏”(b’iuk)有時譯作“尉”(jwei)如唐代于阗王尉遲信或譯“伏信”。我們懷疑尉纥城很可能來自b(a)krīn部落之名。

金興定四年(元太祖十五年/公元120年)禮部侍郎吾古孫仲端通路漠北成吉思汗大帳後由蒙古草原出訪中亞。據劉祁《北使記》記載他們一行“曆城百餘皆非漢名訪其人雲:有磨裡奚、磨可裡、纥裡纥斯、乃蠻、航裡、瑰古、途馬、合魯諸番族居焉”。德國學者布列茨施奈德爾認為文中所謂“磨可裡”就是《史集》提到的“蔑克鄰”。

如前所述古阿爾泰語族名尾音/n/有時表示複數而磨可裡城的胡名疑即m(a)krīn的單數形式m(a)krī。同理b(a)krīn的單數當為b(a)krī。我們還發現這個族名似即敦煌吐蕃文獻(P.T.1283)《北方若幹國君之王統叙記文書》所載北方部落ba—ker(部落名)。中央民族大學的王堯、陳踐教授譯文如下:

往昔回鹘王頒诏:北方究竟有多少國君?命五名回鹘人前往偵察。此即其回封包書系取自玉府也。

某地漢語稱為室韋(ji-vur)突厥語稱之為莫賀婆力(ba-ker-pa-lig)。以此為主體在其上有突厥默啜(vbug-chor)十二部落。

默啜是後突厥汗國的第二代可汗天授二年至開元四年(公元691—716年)在位。從語言分析地名ba-ker-pa-lig(莫賀婆力)是由ba-ker和pa-lig兩詞組成。前一詞為b(a)krīn的單數形式而後一詞pa-lig則為突厥語bal q(城)相當于蒙古語balgasun(城)。那麼其名意為“b(a)krīn城”。在以往的研究中b(a)krīn常與突厥魯尼文碑銘的b kli(部落名)相混淆。然而兩者在這份敦煌吐蕃文獻中同時出現ba-ker相當于b(a)krīn(别克鄰)而b kli相當于mug-lig(高句麗)不可混為一談。

另一個問題是室韋偏處大興安嶺一隅而默啜可汗南庭在黑沙城(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北)其下(南)不可能有室韋部落。吐蕃文ji-vur是否指室韋?需要重新考慮。

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室韋和鮮卑實乃同一詞的不同音譯。那麼敦煌吐蕃文獻中相關文字似應譯作:

某地漢語稱為鮮卑(ji-vur)突厥語稱之為b(a)krīn城。以此為主體在其上有突厥默啜(vbug-chor)十二部落。

這個記載相當重要說明b(a)krīn有城郭。此城或即虞弘出生地—尉纥城也即柔然所築“木來城”。柔然人屬于鮮卑族是以尉纥城人亦被稱為ji-vur(鮮卑)人。

三、尉纥城與墨離城

柔然可汗社侖統一漠北之後“其西則焉耆之地東則北韓之地北則渡沙漠窮瀚海南則臨大碛”。東魏興和三年(公元541年)天山北麓的高車汗國被柔然所滅。木來城本是柔然人為防備天山北麓高車人(即鐵勒人)東山再起而築。據周偉洲教授考證木來城當在柔然王庭西南。史載柔然汗庭在今内蒙古額濟納河以北某地其西南則為今新疆哈密北山。東漢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耿秉出張掖居延塞擊匈(句)林王到沐樓山度莫(漠)六百餘裡絕無水草。得生口辭雲匈(句)林王轉北逐水草。”度漠指度過居延之西的莫賀延碛那麼沐樓山應在居延以西六百裡哈密北山東端。木來城大概地近沐樓山而得名。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地志屢次提到哈密北山有墨離城而“墨離”古音作mek-ljie疑為木來城之别稱。《新唐書·地理志四》瓜州晉昌郡記載:“有府一曰大黃西北千裡有墨離軍。”唐代邊鎮或曰軍或曰守捉。墨離城地處邊陲故稱“墨離軍”。《元和郡縣圖志》卷四○涼州條亦載:“墨離軍瓜州(今甘肅安西縣瑣陽城)西北一千裡。管兵五千人馬四百匹。東去理所(今甘肅武威市附近)一千四百餘裡。”

從瓜州到伊州治所伊吾(今新疆哈密市附近)不過90裡而瓜州到墨離城卻長達10裡比瓜州到伊吾還要遠10裡。從墨離城養有40匹馬看該城隻能在适于畜牧的哈密北山草原地帶。

唐代文獻将哈密北山分為兩個部分西部稱“俱密山”東部稱“折羅漫山”。《元和郡縣圖志》卷四○伊州條說:“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羅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裡。”如果加上從伊州到折羅漫山的120裡瓜州到折羅漫山凡1020裡正是《元和郡縣圖志》所載瓜州到墨離城的裡程。

折羅漫山亦作“時羅漫山”由伊吾和柔遠縣分管。據《唐光啟元年(85)書寫沙州伊州地志殘志》柔遠北部天山有“源泉水(原注:縣北十裡)、第二水(原注:縣東北五裡)、第三水(原注:縣東北九裡)凡三水皆臨崖湧出南流入碛即絕”。源泉水《元和郡縣圖志》稱“柳谷水”。該書伊州柔遠縣條說: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置。縣東有柔遠故鎮因以為名兼置守捉。天山在縣北二十裡。柳谷水有東西二源出縣東北天山南流十五裡合。

據鐘興麒先生調查唐代柔遠縣在今哈密市東北95公裡的沁城附近。“沁城北有大天生圈小天生圈二水至南城合流與《元和郡縣圖志》所說相符。”柳谷水或稱“甘露川”即今伊吾河唐代景龍年間曾在此地設伊吾軍。這些都是正确的。

隋末唐初伊吾一度在東突厥統治下。貞觀四年唐朝才得以收複伊吾。《資治通鑒》卷一九三貞觀四年載:“九月戊辰伊吾城主入朝。隋末伊吾内屬置伊吾郡;隋亂臣于突厥。颉利(東突厥可汗)既滅舉其七城來降因以其地置西伊州。”與此同時柔遠北部天山被西突厥處月部占據。《資治通鑒》卷一九三貞觀四年七月記載:“西突厥種落散在伊吾诏以涼州都督李大亮為西北道安撫大使于碛口貯糧來者赈給使者招慰相望于道。”西突厥種落指西突厥處月部亦稱沙陀。《新唐書·沙陀傳》記載:

沙陀西突厥别部處月種也……處月居金娑山之陽蒲類之東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雲……龍朔初(公元61年)以處月酋沙陀金山從武衛将軍薛仁貴讨鐵勒授墨離軍讨擊使。

有學者将沙陀碛置于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北庭故城)西北不一定正确。沙陀碛是指伊州、瓜州之間的莫賀延碛漢代稱“沙頭”。《漢書·地理志》記“酒泉郡縣九……玉門、會水、池(沙)頭、綏彌、乾齊”。敦煌懸泉出土漢簡記酒泉郡有“沙頭縣”不見“池頭縣”。文中說:“玉門去沙頭九十九裡沙頭去乾齊八十五裡乾齊去淵泉五十八裡。”可知池頭系“沙頭”之誤。《漢書·地理志》酒泉郡乾齊縣本注:“西部都尉治所西部障”。據李并成先生考證西部障在今甘肅玉門市北石河十二墩西南障城。那麼沙頭縣約在漢代西部障之東85裡今玉門市東北。沙陀碛則因在漢代沙頭縣而得名。《新唐書·沙陀傳》提到的蒲類是指唐代蒲類縣城故址在今新疆巴裡坤縣大河古城。蒲類之東則為折羅漫山漢代稱“祁連山”今新疆伊吾縣北哈爾裡克山。山上有大草原水草豐美本系月氏人牧地。《漢書·霍去病傳》記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騎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連山捕首虜甚多。上曰:“票騎将軍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揚武乎鳐得得單于單桓、酋塗王……”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戶賜校尉從至小月氏者爵左庶長……漢代居延澤在今内蒙古額濟那旗的蘇古淖爾(東居延海)。霍去病對匈奴作戰的路線是:首先經過蘇古淖爾再到小月氏牧地然後到祁連山。這個地方今天仍有大片草原中國最大的軍馬場—伊吾軍馬場就建在此地。

《唐會要》卷七八:“墨離軍本是月氏舊國武德(公元618—626年)初置軍焉。”再次表明墨離城在月氏故地。從處月酋長被授予“墨離軍讨擊使”看處月牙帳或在墨離城。

墨離城近在伊州北部天山但歸瓜州統轄墨離軍使亦由瓜州刺史(或都督)兼領。例如:景龍四年(公元710年)李思明任“墨離軍使、瓜州都督”;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張守任“瓜州刺史、墨離軍使”;景福元年(公元892年)索勳任“瓜州諸[軍事、瓜州刺史]、墨離軍押蕃”。

關于墨離軍的方位P 2625《敦煌名族志殘卷》陰氏條又載:

守忠……充墨離軍副使……蒙涼州都督郭元振判奏:謀略克宣勤勞久著當王(五)涼之西面處四鎮之東門。

安西四鎮東界在柔遠縣東境陰守忠駐守的墨離城應在柔遠與瓜州分界處瓜州一側。據考古調查新疆伊吾縣下馬崖鄉西南3公裡有一座古城。該城平面呈正方形邊長101—103米高約4米城牆為兩次築成下部牆基高約2 5米厚約4米;上部築女兒牆高約1 35米厚0 5米每隔3米有一個城垛。南北各開一門門寬5米。城牆四角分築角樓。城内尚存部分房屋遺迹布局以南北城門為軸心東西兩側有房屋房屋多為長方形有回廊相連。出土物很少偶見清代錢币。古城東北1 5公裡處有烽燧遺址。調查者将下馬崖古城定為清城不一定正确。從古城附近有烽燧看該城疑為唐代邊鎮沿用至清。關于伊州東界杜佑《通典》卷一七四《州郡四》記載:

北至伊吾郡界三百裡北戎界。東南到敦煌郡碛無行路馬道……西北到折羅漫山一百四十六裡其山北有大川連大碛入金山哥羅祿住處。東北到折羅漫山三百四十裡其山北有大川入回纥界馬行三十日無裡數。

其中“西北到折羅漫山一百四十六裡”指伊州北界;“北至伊吾郡界三百裡”指伊州東北界;“東北到折羅漫山三百四十裡”則為伊州到柔遠縣的裡程。故知柔遠縣到伊州東北界不過60華裡。而柔遠縣(沁城)和下馬崖古城之間皆為沙漠兩地交通須繞道而行先北行小堡、大石頭再東行下馬崖全程至少20華裡。那麼下馬崖古城已不在唐代柔遠縣境内。

另一方面《新唐書·地理志》說瓜州府(今甘肅安西縣)“西北千裡有墨離軍”。今甘肅安西縣西北10裡正是新疆伊吾縣下馬崖鄉所在地。從自然環境看下馬崖乃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氣候溫暖冬夏季均飲川泉水及灌溉農田為利非鮮”。這個地方既可從事牧業亦适于屯墾戍邊。唐代墨離軍疑在此城。

下馬崖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漢武帝時霍去病“涉鈞耆濟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連山”就在此地。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南朝高僧昙無谒從南朝到青海吐谷渾國北上西海郡(今額濟納河)渡流沙到高昌。昙無谒所渡流沙當即下馬崖附近的莫賀延碛隻是此地當時尚未建城。

北宋王延德出使高昌時途經下馬崖。《王延德使高昌記》記載:“次曆拽利王子族有合羅川(今内蒙古額濟納河)唐回鹘公主所居之地城基尚在有湯泉池……次曆阿墩族經馬山望鄉嶺(今甘肅西境馬鬃山)嶺上石龛有李陵題字處。次曆格美源西方百川所會極望無際鷗鹭凫之類甚衆。次至托邊城亦名李仆射城城中首領号‘通天王’。次曆小石州(今伊吾大石頭鄉)。次曆伊州(今哈密)州将陳氏其先自唐開元二年領州凡數十世唐時诏敕尚在。”小石州似在唐代伊吾軍城而托邊城則為唐代墨離軍城—今下馬崖古城。

一部分墨離城人後來從哈密北山遷到額濟納河流域。《明實錄》宣德五年(公元1430

年)記載:“麥克零部屬今居亦集乃遷徙無時恐為邊患。上命遣人招谕如其歸來即與官賞擇善地處之。”亦集乃系西夏威福監軍司的城名在今内蒙古額濟納河旗哈拉浩特古城。麥克零就是《史集》的m(a)krin明代亦稱“乜克力”。《明史·罕東左衛傳》記載:“聞罕東左衛居哈密之南僅三日程野乜克力居哈密東北僅二日程。是皆唇齒之地利害共之。”由此可見明代仍有墨離人在哈密北山至額濟納河一帶遊牧。

總之尉纥本為中國北方草原一個地名或部落名北魏稱“木來”唐代稱“墨離”元代稱“篾克鄰”明代稱“麥克零”或“乜克力”。柔然可汗曾在此地建城名曰“木來城”或“尉纥城”曆代沿用直至明清。結合考古資料分析該城很可能就是新疆東境伊吾縣的下馬崖古城。

四、稽胡之族源

關于稽胡的族源史書有三種不同說法。其一匈奴說“稽胡一曰步落稽蓋匈奴别

種劉元海五部之苗裔也”。其二赤狄說“或雲山戎、赤狄之後”。其三白翟說“今其俗雲丹州白室胡頭漢舌其狀似胡其言習中夏。白室即白翟語訛耳。近代号為步落稽胡自言自翟後也”。“石州……春秋時屬趙亦為白狄之地今步落稽其胄也”。

現代研究者對稽胡的族源亦無統一認識。周偉洲教授認為“稽胡應是以南匈奴五部後裔為主體融合了西域胡及山居土著(包括漢族)而形成的一種雜胡”。這個看法基本代表了目前學界對稽胡族源的主流意見。蒲立本的看法有所不同主張稽胡主體與陝北和晉西土著居民義渠、山戎或北狄的關系更為密切。虞弘墓志的發現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稽胡先後依附于南匈奴後裔劉淵和赫連勃勃自然和南匈奴有所融合但是族源似與匈奴無涉。匈牙利人是從東方遷到歐洲的并被視為匈奴後裔。如果稽胡源于匈奴語言應和匈牙利語殘留的匈奴詞彙保持一緻但是兩者卻明顯有别。例如:稽胡族名“步落稽”譯自突厥語balaq(魚)但匈牙利語卻将魚稱作szalka(魚骨)相當于蒙古語zagas(魚)。又如:稽胡将奴隸稱作“庫利”源自突厥語qul或kul(奴隸);而匈奴人将奴隸稱作“赀虜”或“赀”相當于匈牙利語szloga(奴隸)或蒙古語zarts(奴隸)。正如陳寅恪指出的現代漢語“苦力”就來自古突厥語的“奴”字。此外稽胡将城堡稱為“可野”來自突厥語qoruq(圍牆)相當于突厥語圖瓦方言kerem(堡壘)。盡管匈牙利語也有類似的詞彙含義卻不是“城堡”。換言之匈奴屬于講蒙古語的東胡稽胡屬于講突厥語的北狄不可混為一談。蒲立本将稽胡歸入北狄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是他把稽胡和先秦時期遷入陝北和晉西的赤狄、義渠等古代遊牧人混為一談則不可取。

虞弘墓志明言魚氏祖先“奕葉繁昌派枝西域”說明稽胡主體來自中亞。盡管我們目前仍不十厘清楚稽胡的确切來源可是無論族名還是習俗都可表明稽胡原為漁獵兼畜牧的部族。虞慶則之子虞孝仁“性奢華以駱駝負函盛水養魚而自給”而稽胡“婦人則多貫蜃貝以為耳及頸飾”一直保持着古老的漁獵傳統。是以稽胡主體不太可能源于匈奴。

虞弘祖父曾任北魏領民酋長這是北朝授予散居長城内外不在編戶的部落酋長的一種封号。據周一良教授分析“領民酋長皆鮮卑或服屬于鮮卑之敕勒、匈奴、契胡族”。敕勒即鐵勒而中亞鐵勒确實有漁獵部落。《隋書·鐵勒傳》說:

鐵勒之先匈奴之苗裔也種類最多……康國(粟特)北傍阿得水則有诃、曷、撥忽、比幹(千)、具海、曷比悉、何嵯蘇、拔也未渴達等。

比幹之“幹”因與“千”字形近而訛也即拜占庭史家所載9—10世紀活躍于歐亞草原的鐵勒pecˇeneg部。俄國突厥學家克利亞什托爾内發現比千人的經濟非常獨特屬于“那種半定居的原始經濟已經把畜牧業、農業和捕魚業結合起來”。因為阿拉伯地理學家伊德利西《地理志》說比千牧地附近有大湖“這是個很大的湖……裡面有很多魚它是該民族的主要食物……湖畔有許多屬于比千的牧場和肥沃的土地。這種古斯人經常攜帶武器他們對待毗鄰的突厥種是異常小心而又勇敢的”。既然虞弘祖先“派枝西域”來自中亞某“魚國”有可能源于中亞靠漁獵為生的比千部落。

比千人一度在康居統治下兩者互有融合。東羅馬皇帝康斯坦丁七世(Constantinus VII公元91—959年)的《帝國行政論》稱比千八族中有三個族屬于kangar(康居)人。正如日本學者松田壽男指出的kangar人就是突厥魯尼文碑銘提到的kangaras漢代稱“康居”唐代稱“弓月”或“康曷利”。康居本是錫爾河北岸講東伊朗語的斯基泰部落南與粟特以錫爾河為界北與丁零(即鐵勒)為鄰。漢代以來粟特一度在康居統治下故粟特人亦被稱為康居人。

此外康居聯盟中還融入不少中亞北方草原的鐵勒部落。《資治通鑒》卷九四晉成帝鹹和五年(公元30年)記載:“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後徙中國。至是入朝于趙。”丁零即鐵勒。趙指後趙。既然前秦時(公元351—394年)黃河流域始見稽胡魚氏那麼虞弘祖先或許随3—4世紀中亞粟特、鐵勒向東方遷徙的浪潮從西域展轉遷入了中原。

五、虞弘之宗教信仰

關于北朝人姓名周一良教授分析說:“北朝人往往先取胡名其後更取漢名則以胡名為小字。”例如:周明帝“諱毓小名統萬突太祖長子也……永熙三年太祖臨夏州生帝于統萬城因以名焉”。虞弘墓志說:“公諱弘字莫潘魚國尉纥城人也。”那麼莫潘應是虞弘的胡名。許多粟特人或鐵勒人叫這個名字。例如:吐魯番文書中有“何莫潘”和“曹莫盆”等。我們懷疑其名來自伊朗語相當于婆羅缽語bayaspān(主使、神使)像是個火祆教徒的教名。

北周時虞弘任“檢校薩保府”。薩保府是北周管理火祆教的機構。虞弘之是以擔任這個職務與他本人信仰火祆教不無聯系。據文獻記載唐代并州晉陽郡(今山西太原)有魚、儀、景三大姓。而虞弘墓志首揭太原魚氏信仰火祆教。這将有助于了結火祆教研究史上一段公案。唐開元年間太原一度流行棄屍飼狗的陋俗。《舊唐書·李傳》:

太原舊俗有僧徒以習禅為業及死不斂但以屍送近郊以飼鳥獸。如是積年土人号其地為“黃坑”。側有餓狗千數食死人肉因侵害幼弱遠近患之前後官吏不能禁止。到官申明禮憲期不再犯。發兵捕殺群狗其風遂革。

岑仲勉教授認為“此實祆教之習俗所謂黃坑西人稱曰無言台”。韋節《西蕃記》中也有關于中亞祆教葬俗的一段記載:康國(今烏茲别克撒馬爾幹)“俗事天神崇敬甚重……國城外别有二百餘戶專知喪事别築一院院内養狗。每有人死即往取屍置此院内令狗食之肉盡收骸骨埋殡無棺椁”。由于《新唐書·李傳》将“僧徒”改作“為浮屠法者”是以有些學者對岑仲勉之說表示懷疑。這個習俗則被釋為天竺古法印度式野葬。虞弘墓的發現可證岑仲勉的判斷是正确的。

并州以犬食人的陋俗可能在北齊年間業已流行。《隋書·五行志上》毛蟲之孽條說:“武平末并、肆諸州多狼而食人。《洪範·五行傳》曰:‘狼貪暴之獸大體以白色為主兵之表也。又似犬近犬禍也。’”并、肆二州是稽胡主要聚集地之一稽胡曾在肆州作亂。信仰火祆教的稽胡采用棄屍飼狗的葬俗結果導緻餓犬食人。是以武平末年這場狼災或許與稽胡棄屍飼狗而引起的犬禍有牽連。

據前文讨論稽胡主體屬于講突厥語的北狄系統民族源于中亞鐵勒。受中亞粟特文化影響許多鐵勒人信仰火祆教。而突厥系統民族信仰火祆教後将火祆教傳統葬具—納骨器加以改造出現了帳篷式的納骨器。新疆博物館藏有這樣一件納骨器。據日本學者影山悅子調查這件納骨器出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薩爾附近長62.5厘米寬45厘米高4厘米呈帳篷形器蓋上有人頭塑像(保護神)器内盛有人骨。類似的葬器在中亞屢有發現年代約在7—8世紀皆為突厥系火祆教徒葬具。

鐵勒遷入中國後或以“翟”為氏并把中亞祆教帶入中原。洛陽出土《翟突娑墓志》曰:

君諱突娑字薄賀比多并州太原人也。父娑摩诃大薩寶。薄賀比多日月以見勳效右改宣惠尉;不出其年右可除奮武尉拟通守……春秋七十。大業十一年(公元615年)歲次乙亥正月十八日疾寝。卒于河南郡洛陽縣崇化鄉嘉善裡。葬在芒山北之翟村東南一裡。

翟突娑即鐵勒人而薩寶譯自粟特語s′rtp′w(商團首領)亦表示“祆主”。翟突娑出身祆教世家他的胡名“薄賀比多”譯自伊朗語相當于婆羅缽語mgwpt’(祆教牧師)。既然突厥系民族信奉火祆教那麼魏文成帝時高車五部“合聚祭天”之“天”或許也是胡天神—阿胡拉·瑪茲達。此外信仰火祆教的鐵勒人還有伊州(今新疆伊吾)祆主翟陀。敦煌寫本S O367《沙州伊州地志殘卷》記載:

時羅漫山(原注:與柔遠縣分管)……火祆廟中有素書形象無數。有祆主翟陀者高昌未破以前陀因入朝至京即下祆神。因以利刀刺腹左右通過出腹外截棄其餘以發系其本手執刀兩頭高下絞轉說國家所舉百事皆順天心神靈助無不徵驗。神沒之後僵仆而倒氣息奄七日即平複如舊。有司奏聞制授遊擊将軍。

耐人尋味的是這所祆祠距離虞弘出生地—尉纥城不遠。

1923年陳垣教授首次系統研究了祆教入華問題提出“中國之祀胡天神自北魏始”。不過《晉書·石季龍載記》記載為鎮壓冉闵的反叛“龍骧孫伏都、劉铢等結羯士三千伏于胡天”。唐長孺教授援引這條史料提出後趙石勒所奉“胡天”當為中亞粟特敬奉的祆神。上述考證對後來的研究影響至巨以至于一些本來和粟特無關的祆教史料亦被比附為波斯或粟特祆教。虞弘墓志的發現提醒我們火祆教不單為波斯人或粟特人所獨有中亞鐵勒以及講突厥語的稽胡也曾信仰火祆教并為祆教傳入中國做出了重要貢獻。

〔作者林梅村1956年生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