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1867年11月19日:東撚軍受挫于江蘇贛榆,首領任化邦被部下潘貴升刺殺。

曆史上,有什麼将軍死于無名之輩的手中?

撚軍少年士兵殺死的僧格林沁,就是其中一個。

撚軍同太平軍完全不同,屬于另一種性質的農民軍。

撚軍是活動在安徽、江蘇、山東、河南四省的農民武裝,強盛了16年,才被李鴻章和左宗棠平定。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太平軍是一支以客家人為骨幹,帶有神秘宗教色彩的反清武裝。總體來說,太平軍組織嚴密,有着完整的軍政體系,有着自己的種種制度,

簡而言之,太平軍是清軍的縮小版,是接近于政府軍的成熟軍隊。

而且太平軍很快就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以此為基礎四面作戰。

撚軍則完全不同。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本質上說,撚軍隻是一種半匪盜、半地方武裝的流民武裝力量。

由于年年災荒,人民無法生活,年輕力壯者為了活命就投靠撚軍。撚軍沒有統一的組織,各有各的地盤,各自為政。他們隻是形式上的聯合,也曾同太平軍合作,卻隻是類似于匪盜的流民團夥而已。

客觀來說,撚軍的威脅遠遠不如太平軍。他們是烏合之衆,沒有明确的政治或者宗教主張,内部一盤散沙,一般不同清軍正面對抗。

即便全盛時期,撚軍不過10萬規模,騎兵1萬多人。但撚軍仍然有一定戰鬥力,更難以徹底消滅。這是因為撚軍的兵源來自貧苦老百姓,災難越多撚軍就越多,殺之不盡。

1853年太平軍北伐期間,淮河附近的撚軍紛紛響應,一起作戰。此後,清軍開始重視撚軍,出動大部隊圍剿。

撚軍騎兵機動性很強,縱橫馳騁于皖、豫、魯、蘇、鄂、陝、晉、直(冀)八省十餘年,很難抓住他們的主力。

在僧格林沁時代,采用尾随追擊的錯誤戰略,也就是使用大量騎兵追擊撚軍,直到将他們消滅為止。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1864年,僧格林沁率領上萬騎兵,追擊撚軍到河南魯山附近。趁着清軍部分騎兵渡過沙河,撚軍突然發動猛攻。

此戰僧格林沁的心腹,翼長恒齡被撚軍擊斃,還有多名将領被殺。

此戰中,僧格林沁領教了撚軍騎兵的厲害。

資料中這麼說:撚軍騎兵與傳統的滿蒙騎兵注重騎射不同,他們的騎兵作戰勇猛,慣于使用馬刀長矛進行沖擊敵方戰陣的近身作戰,由于撚軍騎兵的拼死沖鋒,對清軍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曆史上有記載撚軍騎兵善于使用長矛,曾組織手指數米的長矛騎兵結陣對清軍的陣地發動突擊。清王定安《求阙齋弟子記》中記載為:“賊尤善用長矛,巨者逾兩丈。我軍以槍炮轟擊,賊馬聞槍聲騰撲愈猛,瞬息已逼陣,槍不得再施。”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另外,撚軍騎兵戰術變化多端,很難對付:撚軍一個騎兵加一個步兵的方式一起交錯緩步前進,進入清軍火槍射程後,騎兵沖鋒,快速沖擊清軍火槍部隊,步兵也随即快速推進,等清軍步兵上來打擊撚子騎兵的時候,撚子騎兵從兩翼撤退。這時候撚子步兵已經靠上來了,雙方步戰,撚子騎兵再傳回來從兩翼包抄清軍。《求阙齋弟子記》中記載為:喜以一步夾一騎團陣滾進,官軍以此以畏之。“曾國藩語:以勁騎從兩翼抄襲我軍,馬呶人歡,慓疾如風雲”。

有意思的是,撚軍也很喜歡西洋武器,裝備大量洋槍:蓋昔日之撚,裝旗有時,衆皆烏合;今則飄忽無定,習于鬥争;昔日之撚,多屬徒行,又鮮火器。今則疏于騎戰,且多洋槍。

可見,撚軍不但頗有戰鬥力,還很善于學習,并不好對付。

此戰失敗以後,僧格林沁惱羞成怒,決定不惜代價追擊撚軍。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經過4個月的連續追擊,僧格林沁連續同撚軍幾次交手,頗有些戰績。但撚軍主力尚存,從河南進入山東境内。

僧格林沁指令部下追入山東,然而将領們大多反對。僧格林沁騎兵連續追擊多月,一路上糧食補給匮乏,道路艱難,官兵累死、病死就有數百人。晝夜不停追趕,清軍官兵們都疲憊至極,不願意再追。況且,河南、山東地區很多地方本來就陷入饑荒,根本無法供應軍糧,僧格林沁騎兵還需要忍饑挨餓作戰。

如果說僅僅是作戰一二個月,騎兵們還能夠堅持。此時追了4個月,還要追多久誰也不知道,官兵們都不想這麼打仗,部隊怨氣很大。

可是,僧格林沁認為撚軍已經接近崩潰,隻要再堅持作戰1個月就可以将其全殲。

自認為必勝,僧格林沁強行指令部隊追擊,違令者斬首。

誇張地是,此時也有部分撚軍小頭領來投降,竟然被僧格林沁斬殺以報複。這讓撚軍認為投降時,隻能拼死一戰。

這樣又了1個多月,撚軍再次進入河南。至此,僧格林沁部下已經憤怒到了極點。這些騎兵連續追擊幾乎有半年,晝夜不停,數日之内就要作戰一次,糧食補給又經常斷絕。

當時軍心浮動,騎兵們士氣低落。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相反,僧格林沁則認為撚軍馬上就要覆滅,決定加速追擊,一勞永逸。

在僧格林沁的心目中,從沒有想到撚軍還敢于大規模進攻,認為他們已經潰不成軍了。

5月18日,僧格林沁約萬人騎兵,追擊到高樓寨地區,人困馬乏,戰鬥力降到最低點了。

他不知道的是,撚軍領袖張宗禹早就制定了拖垮敵人,再進行一次決定性伏擊的計劃。

之前張宗禹判斷僧格林沁騎兵還有一定戰鬥力,不能随便進行主力決戰。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此時他認為時機已到,決定在高樓寨進行伏擊,一舉殲滅僧格林沁騎兵集團。

此時僧格林沁在高樓寨的騎兵,有9000多人。

于是,張宗禹仔細設定了伏擊圈,甚至驅趕當地老百姓協助,挖掘了長長的困馬溝,随後派少量騎兵誘敵深入。僧格林沁早就沒有把撚軍放在眼裡,認為他們已經潰敗。他迅速中計,指令主力追趕進入高樓寨。

做夢也沒有想到會被伏擊,僧格林沁各部散亂地追上去。突然之間,數萬撚軍從四面八方殺了出來。

僧格林沁的騎兵本來就疲憊不堪,鬥志低落,這下頓時吓破了膽。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好在僧格林沁畢竟身經百戰,立即派各部分為三隊迎戰,準備反敗為勝,一舉殲滅撚軍主力。

然而,撚軍官兵此刻都是拼着性命厮殺的,士氣比清軍高太多。加上撚軍本來就是以逸待勞,準備充分,又有兵力優勢,很快就占據上風。首先是僧格林沁的中路副都統常星阿部被擊敗,騎兵紛紛向後潰散逃命。此刻另外兩路清軍,還在同撚軍激烈厮殺,不分勝負。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張宗禹也是個将才,判斷局勢後指令獲勝的中路撚軍,立即夾擊西路清軍。西路清軍本來就支援不住,搖搖欲墜,被夾擊後頓時全線潰敗。随着兩路清軍敗退,僧格林沁的部隊徹底崩盤。

此時僧格林沁才考慮率領部隊撤退,但是唯一可以撤退的道路上,又有很深的困馬溝,無法突圍。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這樣從中午激戰到晚上,僧格林沁所部9000多人傷亡殆盡。内閣大學士全順、總兵何建鳌、額爾經厄全部戰死,餘部失去組織四散逃走。

到了這個地步,僧格林沁也隻能先顧自己了。他率領少量親兵,騎馬快速突圍。但沒多久,這隊騎兵就被撚軍騎兵追上,雙方在夜間田野上激烈厮殺。混戰中,僧格林沁的小股騎兵被殺了個精光,少數幸存者為活命,迅速騎馬逃走,也顧不上掩護王爺了。此戰中,僧格林沁中刀受重傷,墜馬倒在田埂中。

當時撚軍騎兵隻顧追趕,倒也沒有檢查僧格林沁死了沒有。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過了一會,一股撚軍來打掃戰場。年僅15歲的撚軍小兵張皮绠,發現一個大胖子還在呼呼喘氣,一刀将其砍死,奪走了身上佩戴的三眼花翎和念珠。

可笑僧格林沁打了一輩子仗,經曆了無數慘烈戰鬥,最終竟然死于一個半大孩子之手。張皮绠沒文化,并不知道自己殺掉的是僧格林沁。後來回到大部隊中,将繳獲的三眼花翎上交,上級才判斷他殺死的是僧格林沁,給予重賞。

在撚軍戰敗後,這個張皮绠逃回老家種地,在8年後才被清廷抓住,搜出了僧格林沁日常佩戴的念珠。于是,張皮绠被淩遲處死。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如果說僧格林沁死于一個無名少年之手,實在是窩囊。

那麼,蘇聯的瓦圖京大将就更慘了。

瓦圖京是蘇軍最會打仗的幾個将領之一,完全可以同朱可夫平起平坐。

他早在1920年就參加紅軍,戎馬生涯20多年,經曆數百次戰鬥不死,從排長幹起, 1943年獲大将軍銜。

擔任大将的瓦圖京,隻有42歲,可見前途無量。

瓦圖京是斯大林的心腹愛将,被委以重任。他指揮過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10月,他又擔任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指揮了第聶伯河戰役、基輔戰役。

甚至斯大林告訴瓦圖京,可以讓他代替不太聽話的朱可夫去攻打柏林,享受最高的榮譽。

就在瓦圖京一帆風順的時候,意外突然發生了。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1944年2月29日,蘇軍占領區的羅夫諾州奧斯特羅赫區,瓦圖京乘車趕赴前線指揮所,突然遭到伏擊。

襲擊者并不是德國人,也不是什麼特種部隊,而是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的遊擊隊。

這支遊擊隊實力非常弱小,隻有十幾人而已。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他們看到2輛蘇軍吉普車路過,就用沖鋒槍對準車上胡亂掃射了一通。

混戰中,瓦圖京背部和腿部中彈。

其實,這兩處槍傷并不是重傷,然而中彈後卻意外出現了嚴重的感染。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瓦圖京體質很好,并沒有像普通人一樣迅速死去。他苦苦堅持了差不多2個月,最終在4月15日不治而死。死前,瓦圖京是非常痛苦的,真不如被一發子彈當場打死。

無奈之下,斯大林在3月任命朱可夫為烏克蘭第1方面軍司令。然而,朱可夫上任以後,該方面軍的傷亡開始迅速增加。

瓦圖京的死亡雖是意外,也有自己過于大意的因素。當時英美的情報機構,曾告知這一帶有烏克蘭反蘇遊擊隊。正常來說,瓦圖京應該至少帶着幾輛裝甲汽車或者機車開道,作為坐車的護衛隊。然而,瓦圖京認為遊擊隊都是膽小鬼,隻敢晚上出來打黑槍,才在白天堂而皇之地乘坐吉普車趕路,根本沒有攜帶衛隊。

曆史上有什麼大将死于無名小卒之手?

瓦圖京沒有被幾百萬德軍幹掉,竟然死于十幾名裝備低劣的烏克蘭遊擊隊之手,真的比關羽還要冤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