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南宋愛國詩人有名句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解放軍開國将領,大多注重偵察,擷取敵人的準确資訊,知己知彼,方能做到百戰不殆。例如粟裕大将,1930年底任紅65師長時,親自化裝成敵排長,摸清了敵張輝瓒的情況,紅軍在龍崗設伏,殲滅了張輝瓒的18師并活捉張輝瓒。又如聶鳳智中将,當了師長、軍長後還親自偵察,或農夫、或小販、或災民,扮誰像誰,為戰鬥決策提供了準确的情報。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張愛萍上将也是這樣喜歡親力親為的人。但他偵察不是為了某一次戰鬥,而是為了建立敵後抗日根據地。

1938年10月,延安召開了六屆六中全會,會上糾正了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決定黨的主要任務是在戰區和敵後,放手發動和武裝群衆,擴大人民軍隊和敵後抗日根據地。

1939年春天,時任豫東省委書記的張愛萍根據六中全會精神,向中原局提出:越過津浦路,進入路東,進而挺進蘇北廣大地區發展遊擊戰争。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這時,地處津浦路東的中共安徽宿縣縣委派劉子吾同志來彙報情況:日軍由于兵力不足,隻在沿路及沿線的一些重要城鎮設了據點,但路東的廣大農村,以至于整個洪澤湖地區,都還在中國人手上。

張愛萍聽後非常興奮,他想:路東是幾方力量都未控制的難得的空隙地帶,是我軍大顯身手,大展宏圖的好舞台。于是,他向新四軍遊擊支隊黨政軍委員會主席、司令員兼政委彭雪楓請戰:自己先帶個小部隊去偵察偵察,摸摸情況,打個前站。

彭雪楓贊同張愛萍的想法,但是他不贊同剛擔任省委書記的張愛萍親自前往。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張愛萍覺得目前沒有比真實掌握路東情況更重要更迫切的了,自己跑一趟,哪怕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于是他提出:帶一個人,再帶一部電台,以便一旦有情況可以随時報告,免得徒勞往返。

彭雪楓說:“你去當然好,不過,你的行動要報告中原局,我個人決定不了。”但他認為帶電台反而容易暴露,更不安全。

張愛萍于是隻帶上遊擊支隊民運科長劉作孚,跟着劉子吾出發了。

張愛萍一行3人在一個深夜越過了津浦路封鎖線,次日來到了泗縣地區,這是皖東北的中心地帶。他們找到了國民黨泗縣縣政府。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泗縣縣長黎純一是張愛萍的四川同鄉,在這裡,張愛萍一行受到了熱情接待,黎純一設便宴招待。從黎純一口中,張愛萍打探到國民黨在皖東北各派的軍事實力,他們的政治态度及互相關系等重要情況。

但是意外來了。

就在推杯換盞談興正濃之際,外面突然響起了槍聲。黎純一的手下慌慌張張跑來報告:鬼子來了!剛才還彬彬有禮、談笑風生的黎純一聽到“鬼子”兩個字,驚恐萬分,趕忙帶了幾個人偷偷溜走了,把張愛萍這個友軍兼同鄉的貴客撂在一邊。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張愛萍久經沙場,鎮定自若。他細聽了一會兒槍聲後,問劉子吾這一帶有沒有國民黨正規軍。

劉子吾回答:沒聽說有正規部隊。

張愛萍覺得奇怪,因為聽槍聲,這槍打得很有章法,絕不是一般的遊擊隊或自衛軍所為。于是招呼劉子吾和劉作孚一起去看看。循着槍聲,張愛萍他們向北走去,大概20多分鐘後,迎面看見一座土山,槍聲就是從土山上傳來的。在山腳下,他們遇到了一群士兵,穿的是土黃色軍裝。

抗戰時期,除了中央軍的着裝較為統一外,不管是八路軍、新四軍還是國民黨的地方雜牌軍,着裝都是五花八門的。是以張愛萍他們根本認不出這群士兵是哪一路的。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經詢問,士兵的回答出乎張愛萍的意外:他們是八路軍蘇魯豫支隊的。

再問這裡帶隊的首長是誰,對方說出的名字更讓張愛萍興奮不已——原來是老熟人梁興初!

張愛萍急忙上山,見到了梁興初。梁興初見到張愛萍也感意外。梁興初告訴張愛萍,685團是在去年下半年由山西進入微山湖以西地區的,後來與當地抗日武裝合編為八路軍蘇魯豫支隊,梁興初任副支隊長。這次南下,是為向敵後挺進作戰略偵察,今晚就要回魯南。

張愛萍單槍匹馬搞偵察,路遇槍聲,原來是老熟人!

幾天後,梁興初派來部隊護送張愛萍“周遊”了皖東北各縣鎮。在此次偵察中,張愛萍探訪了皖東北各方面的人物,尋訪了散布在各個角落的遊擊隊,還造訪了皖東北國民黨的代表人物盛子瑾。

然後,張愛萍他們便在路東地區紮了根,在洪澤湖邊建立了八路軍、新四軍辦事處,團結了各方抗戰力量,在這塊戰鬥紛繁的戰略要地上,隻用3個月,就建立了包括5縣16區的皖東北敵後抗日根據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