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4位開國少将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工作都一樣

在1955年被授予軍銜的解放軍将領中,原國民黨軍隊起義和投誠的将領,頗為因為矚目。

據統計,當時共有3098名這類軍官被授予軍銜,其中将官10人。上将三人:陳明仁、陶峙嶽和董其武;中将三人:曾澤生、孔從洲和韓練成。少将4人:鄧兆祥、張世珍、林遵和魏鎮。

其實,還有一類被授予軍銜的軍官,他們比起義和投誠的軍官還要特殊,他們原在國民黨軍隊裡,後來在戰鬥中被俘,毅然加入革命隊伍,成長為開國将軍。

對于這類将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今天,我們就跟大家分享四位這樣的将軍,他們的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從事的工作都一樣。

這4位開國少将是誰呢?他們分别是姜齊賢少将、戴正華少将、孫儀之少将和李治少将。

這4位開國少将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工作都一樣

姜齊賢少将

說到姜齊賢少将,我們就會想到賀炳炎上将,他們在55年授銜及後來,都一直被特别關注,因為,他們是一對翁婿。賀炳炎上将的夫人姜平,是姜齊賢少将的女兒。

姜齊賢是學醫出身,他是湘雅醫學專門學校護士班畢業生,如果到醫院工作,就是一名男護士。

但在他畢業那年,被征召入伍,成為湘軍3師12團1營的一名軍醫。那時候,部隊緊缺醫護人員,護士班畢業的就可以當軍醫了。不像現在,護士班的,隻能當護士,不夠格當醫生。

在湘軍姜齊賢隻幹了一年多,就毅然投奔了國民革命軍,在第1師2團,還是幹老本行,當軍醫。在此期間,他随部隊參加了北伐。他進步很快,到1931年,已經是第9師的中校軍醫主任了。

就在這一年,姜齊賢的命運發生了逆轉。1931年8月,國民黨對紅軍進行第三次圍剿,姜齊賢作為軍醫主任随部隊行動。在老營盤戰鬥中,姜齊賢被紅軍俘虜。

被俘後,姜齊賢親眼看到紅軍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受到老百姓的熱誠擁戴,對他觸動很大。他當即參加了紅軍,成為紅軍隊伍裡的一名軍醫。

參加紅軍的第二年,姜齊賢已經晉升為紅3軍軍醫處處長了,就在這個時候,他見到了老鄉主席。主席是到紅三軍檢查傷員救治情況的,得知他是湖南婁底人後,用鄉音跟他親切交談,消解了他心底裡一直背負的包袱——因為是被俘人員,總是擡不起頭。

主席告訴他,革命不分先後,要看革命後的貢獻。姜齊賢無論是作為軍人還是醫生,絕對不含糊。長征途中,他救治了無數傷病紅軍,沒有他,楊成武将軍的一條腿也就沒了。

有一次,主席召開軍團幹部會議,發現姜齊賢遲到了。詢問原因才知道,一軍團衛生部有5名傷病員掉隊了,他親自帶隊尋找。原來是一名傷員拉肚子,其他四人因守護他而掉隊。

姜齊賢找到他們後,立即讓其他4人追趕部隊,自己背着這位拉肚子的傷員趕路,也就遲了。

主席聽說後,站起身來對他表示敬意:“好樣的,了不起!”

姜齊賢在紅軍裡進步更快,全面抗戰爆發時,他已經是中央軍委總衛生部部長了。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擔任八路軍總衛生部部長。他不但醫術高超,為将士救死扶傷,更重要的是,他創辦軍醫學校,為我軍培養了大量的醫護人員。

新中國成立後,姜齊賢擔任中央軍委衛生部部長,後調任軍委進階後勤學校副校長、教育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這4位開國少将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工作都一樣

戴正華少将(左)

戴正華少将

姜齊賢是在第三次“反圍剿”時被俘的,戴正華是第二次“反圍剿”時被俘的。

那時候,戴正華是國民黨第56師的少校軍醫。當時,56師三個團被紅軍殲滅,戴正華被俘。

其實,在此之前,他已經很苦惱了,他看到的都是互相傾軋,軍隊裡腐敗叢生,他想離開,又不知道該去哪裡。

這次被俘,倒是讓他看清了自己未來的路。他親身感受着紅軍對俘虜的态度,看到老百姓為紅軍連性命都可以不顧,他一下子明白過來了,這就是他要找的軍隊,于是,他主動要求參加了紅軍。

戴正華特别厲害,他在上海南洋學校學習,不僅學習醫學,還學習了好幾門外語。這在紅軍中派上了大用場。

那時候,西藥都是國外進口的,是以在戰場上,紅軍經常繳獲到一些進口藥品,說明書都外文,别人都看不懂,也就不知道藥品該怎麼用,是治療什麼疾病的。

每當這個時候,都送到戴正華這裡,他把外文說明書翻譯成中文,其他醫護人員也就能正确使用這些藥品了。

戴正華當年在國民黨部隊裡,起點比較高,從南洋學校畢業後,在黃埔軍校當軍醫,後來在廣東國民黨總醫站醫院内科主任,其後就是44軍衛生隊隊長,調任56師少校軍醫後,幸運地被紅軍俘虜了。

加入紅軍後,他一方面救治紅軍傷病員,一方面在軍隊開辦教育訓練班,教育訓練醫護人員,不久就被任命為湘贛軍區司令部醫務主任。

戴正華是随紅六軍團北上長征的,作為軍團衛生部部長,部隊配給他一匹馬,但是他從來沒騎過,每次都是讓給傷病員,自己步行随軍,随時救治傷員。

長征結束後,戴正華被提拔為中央紅軍總衛生部醫務主任。

抗戰時期,戴正華是120師衛生部政委,他親手建立了120師醫院,治愈了大批負傷抗日戰士。

全國解放後,戴正華擔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抗美援朝時,他雖然不是志願軍,但他多次率領醫療隊入朝,實地解決了志願軍衛生醫療上很多困難,救助了不少志願軍戰士。

1955年,戴正華被授予少将軍銜。

這4位開國少将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工作都一樣

孫儀之少将

用現在的話來說,孫儀之學的是中西醫結合醫。他父親早逝,在兄嫂資助下讀完中學後,進入一家中藥房當學徒,學習中醫。後來得到機會,進入青島教會醫院學醫,學的是西醫。

孫儀之從教會醫院學成後,先是在其哥哥主持工作的醫院工作,後來為了個人發展,到國民黨軍隊當了一名軍醫。

孫儀之是在第四次“反圍剿”中被紅軍俘虜的,當時其身份是52師6團衛生隊隊長。被俘後,他就參加了紅軍,被安排紅軍衛生學校,擔任教員,教學病理和内科。

紅軍長征後,孫儀之調到幹部休養連當醫生,這是組織上對他極大的信任。顧名思義,幹部休養連裡,都是黨和紅軍受傷生病的幹部。

當時,董必武、鄧穎超、徐特立、謝覺哉等都在這裡休養連裡,孫儀之負責他們的健康保健。

那一次,敵機轟炸,賀子珍被炸傷腹部,就是孫儀之和下文我們将要說到的李治,冒着被敵機掃射的危險,為賀子珍做的手術。

紅軍到達陝北後,孫儀之被任命為紅軍衛生學校副校長。

抗戰時期,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孫儀之擔任軍委衛生部代部長。遺憾的是,這次“代部長”沒能成為部長,因為衛生部丢失了1200元,作為部長,被記大過。後來擔任八路軍前方總指揮部部長。

解放戰争開始後,孫儀之随部出征東北,擔任東北民主聯軍衛生部副部長,改為第四野戰軍後,任四野衛生部部長。

新中國成立後,孫儀之被任命為軍委衛生部副部長。

這4位開國少将經曆猶如複制: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連工作都一樣

李治少将

讀過主席詩詞的人,都知道張輝瓒,他是唯一一個進入主席詩詞、被紅軍活捉的國民黨将領。

李治,當時就在張輝瓒的18師6團任上尉軍醫,跟張輝瓒一樣,在第一次“反圍剿”中,當了紅軍俘虜。

李治跟戴正華将軍一樣,是在上海南洋醫科大學學習的醫學,他本無從軍志願,畢業後開了家私人診所。

但亂世之中,身不由己,他被迫從軍,當了一名軍醫。他也沒想到,才幾個月的時間,就成了紅軍俘虜。

出于醫生的人道主義,被俘後他立即投入了救治紅軍傷病員的工作之中,1000多名傷員,僅有2人因傷勢過重而犧牲。

在救治紅軍戰士過程中,他認識到了紅軍的英勇無畏,思想産生了劇烈變動,改變了隻想當一名診所醫生過平靜生活的想法,毅然加入了紅軍。

紅軍對李治非常信任,第二年,他就被任命為第一醫院醫務主任,沒多久就提升為院長。他醫術高明,跟傅連璋、戴濟民、陳義厚被尊為醫界“四大金剛”。

紅軍長征時,他跟孫儀之一樣,負責幹部休養連工作,擔任幹部休養所醫務主任。曾經跟孫儀之一起,冒着被敵機掃射的危險,為賀子珍做手術。

抗戰時期,李治擔任軍委衛生部衛生學校校長,解放戰争時期,他在第一野戰軍供職,擔任一野衛生部副部長。

建國後,李治被任命為軍事學院衛生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少将軍銜。

對比一下姜齊賢、戴正華、孫儀之和李治少将的經曆,我們發現真的很有意思,他們開始都是在國民黨軍隊中當軍醫,分别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中被俘,然後毅然加入紅軍,為我軍衛生醫療工作作出了重要貢獻,成為開國少将。

四人的經曆猶如複制一般,戰場被俘,加入紅軍,都是從事軍隊衛生醫療工作,最後都是解放軍少将。

對于這4位開國少将,大家都有何看法呢?

繼續閱讀